口语交际简单来讲就是和别人打交道。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动态消息,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养,满足其发展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同时联系生活,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地强化口语交际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口语交际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最好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经历了几年的小学生活,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经历了许多精彩的生活,进行口语交流的内容丰富了。另外,在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交往中,慢慢感知了说话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交流,学生逐渐提高了说话的胆量,心理逐渐成熟了,在说话时能有意控制自我。这种自身条件的逐渐成熟,为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奠定了基础。口语交际训练是贯穿学校教学全过程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关键要依据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成长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小学高年级阶段是口语交际培养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段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能让小学生快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创新策略
(一)鼓励学生开口表达,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高年级学生时常会逃避跟别人的交流,尤其是跟老师或者是陌生人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似乎在恪守着一个原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师生都觉得压抑,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为在语文学习中,只有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才能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而且学生一边想,一边说,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的回答又可以给别的同学带来启迪。这是教师所期待的课堂教学氛围。然而,时常因为学生的不说话,课堂变得十分压抑。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表现呢,不是学生有意要对抗老师,而是学生不善于表达,对说话不感兴趣。在平时教师跟学生的交往中,学生也会有这样的表现。教师问一句,学生简单敷衍一句,教师不问,学生就不说。学生从来都不会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更不会主动向老师表露自己的心声。一般情况下,学生能很快写出一段话,可让他针对某个话题说出一段话就比较困难。在学生的心目中,似乎说话比写文章更难。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在平时对说话不感兴趣,没有养成乐于表达的习惯。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不断激发小学生说话的兴趣,积极加强学生说话习惯的培养。例如,当小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捕捉其可圈可点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小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激动,产生下次再努力得到老师夸奖的想法。长期这样训练,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在生活中离不开口语交际,因此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切入,将口语交际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他人,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洞察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弥补自己的不足,在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流。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北京的春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过春节时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年货为背景设计买年货、卖年货活动,为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买家和卖家进行。语文交际活动中学生可进行角色互换,体会不同角色带来的感受。在沟通价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如,很多学生放学时在队伍里嬉笑玩耍,这样是十分危险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个问题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然后让学生讨论影响安全行为的有哪些,怎样杜绝这种行为。在这样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在队伍中打闹是错误的行为,还锻炼了口语交际的技巧。
(三)开展“辩论”活动,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技能
最能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活动当属辩论,辩论比赛也是最具互动性的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不定期地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在如火如荼地争论中发现口语交际的魅力。比如,在六年级口语交际“辩论”中,班干部轮流制有优点也有缺点,是个见仁见智的论题。可以作为学生辩论的主题。首先教师设置三个环节:奇异,明确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自由选择支持的观点,每组选出四名辩手。其二,展开辩论,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双方每位辩手一分钟时间。其三,评议总结,在辩论结束后,由一位辩手对自己小组的观点做出总结。教师对活动中双方的表现做出最终的评价。在辩论的活动中,由于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切入点是什么,存在一定的随机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
情境法的使用在教学中有着明显的效果,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可以更好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保持着新鲜感,针对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可以设计趣味口语交际情境,刺激学生内心表达交流的欲望,提高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而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鲁滨逊漂流记》《骑鹅旅行记》这两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具体情境,要求学生选择这两篇文章中对话的情节,扮演其中的角色。比如学生扮演《骑鹅旅行记》中的“男孩”和“猫”展开对话,深刻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感情,在这样生动的对话情境中,学生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领悟表达的方式。再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即兴发言”的情境,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也可以是书中的,还可以是虚拟的,用“我是……,我要……”的方式表达。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需要作出指导,比如学生的音调、表情等,对于学生音调不准、咬字不清楚、用词错误等问题教师要一一纠正,规范学生的表达。通过这些情境练习,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进行口语表达,提高了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帮助学生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流,减少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通过鼓励学生开口表达;联系生活实际;开展“辩论”活动;创设表演情境等,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关注加强口语训练的每一个细节,扎实开展口语训练,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增强学生说话的信心,提供给学生说话的机会,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学会交流。
参考文献:
[1]刘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方法探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09):58-59.
[2]李淑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于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34):1.
[3]赵玉晓.部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栏目教学实践[J].求知导刊,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