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的难治性慢性咳嗽中医证素特点探讨
潘堃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堃,. 基于因子分析的难治性慢性咳嗽中医证素特点探讨[J]. 当代中医药,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2.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证素探究难治性咳嗽的因子分布特点,为后续该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范畴,完成在这一期间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咳嗽样本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117例,对其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该群体的中医证素特征。结果:难治性咳嗽的中医证素分别为风邪证、阳虚证、湿证、热证、痰证、阴虚证。风邪、阳虚、湿、热为主要证素,病位证素分别为肺、脾、胃、咽,肺为主要病位证素。结论:难治性咳嗽的主要证型为风邪,主要病位为肺,风邪入肺是主要病机,在后续难治性咳嗽干预工作中,需重视不同证素的特征,对症施药,方可达到预期疗效。
关键词: 难治性咳嗽中医证素病位病机
DOI:10.12721/ccn.2023.157102
基金资助:

前言

难治性慢性咳嗽即持续咳嗽时间超过8周、经过系列诊断后咳嗽症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或者治愈的咳嗽症状,属于慢性咳嗽的一种,占比为8.4%[1]。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干咳、咽喉异物感、粘液附着感等,该疾病是个体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影响因素。中医领域将难治性慢性咳嗽归于“内伤久咳”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脏腑失调、内邪干肺、外邪入肺等因素有关,本质为肺失宣降、肺气宣逆。中医证素包括疾病的症状、舌脉、病机等内容,是中医干预工作中辨证施治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指出,难治性慢性咳嗽具有病情复杂,病理病机多样化等特征,单纯采用西医对症干预,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基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中医证素分析该病症的主要病理病机,了解其发展特点以及脏腑功能状况,进行辨证施治,有利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整体干预效用的进一步提升[2]。现代中医学认为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机本质为虚实夹杂,虚即气虚、阳虚、实则为风、寒、湿、热、痰。本文将以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慢性咳嗽患病样本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该病症的中医证素特点,以期为难治性慢性咳嗽干预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式

1.1样本资料

本次研究的时间范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收录在这一期间就诊的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样本共117例,整理收录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纳入标准:符合西医难治性慢性咳嗽诊断标准;进行相关检查后未发现明确病因;接受相关治疗后病情并未好转;符合《咳嗽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1版)》对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年龄≥18岁;临床资料完整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其他肺部疾病所致慢性咳嗽;存在其他器质性重症疾病;2月内存在感染等病因导致症状明显变化。117例难治性慢性咳嗽样本中共包含男性样本59例,女性样本58例,样本的年龄范畴为18-72岁,年龄中位数为(46.8±10.8)岁,患病时长范畴为10周-20年,患病时长中位数为5年。

1.2研究方法

基于咳嗽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完成所收录样本各项临床信息的收录工作,将其纳入数据库之中,进行归类分析,探究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中医证素特点。

2结果

2.1症状分析

完成117例样本症状、舌脉等数据统计工作,根据因子分析原则进行变量选择后,得到30个变量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见下表。

表一 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症状变量频数分布

image.png

2.2证素归纳

利用标准化公式计算公因子得分,计算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性以及病位证素分布规律。经统计后,难治性慢性咳嗽的病性证素包括风邪、阳虚、阴虚、湿证、热证、痰证等,风邪为主要证素,病位包括肺、脾、胃、咽,肺为主要病位。具体见下表。

表二 难治性咳嗽证素归纳结果

image.png

3讨论

难治性慢性咳嗽在慢性咳嗽中的占比为8.4%,相对于其他慢性咳嗽,难治性慢性咳嗽具有病程绵长、病因不明确、诊治困难、预后质量差等特点,是慢性咳嗽干预领域的重点关注对象。中医学领域将难治性慢性咳嗽归于“久咳”“顽咳”这一范畴,早期中医学领域针对难治性慢性咳嗽并未产生明确证素划分,仅主张辨证施治,方可改善难治性慢性咳嗽病情。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中医学领域逐渐朝着多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计量诊断、量表规范辩证、证素核心辩证为中医症候的进一步明确化客观化提供了基础。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将这些变量整合成较少的几个共同因子,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结构和变异。这种方法旨在揭示隐藏在大量变量之间的模式,从而帮助简化数据分析和解释。在疾病的中医证素分析过程中,利用因子分析法整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数据,能够更好地发现不同中医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特点,有利于中医辨证施治准确化以及个体化方案的进一步展开。

本文以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慢性咳嗽患者样本为例,对该疾病的中医证素类型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因子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难治性慢性咳嗽的中医病性证素主要包括风邪、阳虚、阴虚、湿、热、痰,病位证素包括肺、脾、胃、咽。主要中医病性证素为风邪、主要中医病位证素为肺。风邪入肺是指外邪侵袭肺脏,阻碍肺气的宣降,从而导致肺气失调,引发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当风邪入侵肺部后,可能会干扰肺的气机运行,导致气机不畅,痰湿阻滞,从而引发难治性慢性咳嗽,在后续研究中需要重视这一因素,加强对上述病性病机的关注度,制定相应的预防管理方案,加强疾病健康宣讲,降低难治性慢性咳嗽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樊佳佳,张纾难.从虚、风、郁论治难治性慢性咳嗽经验举隅[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3,37(03):176-177.

[2]刘智霖,史利卿,马建岭等.难治性慢性咳嗽的“多维度病机”认识与证治浅探[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05):507-5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