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探究
赵春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春辉,. 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探究[J]. 哲学研究进展,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388.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加强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中政治哲学课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与生命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本文旨在通过探究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为高中政治教师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生命教育;高中政治;哲学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388
基金资助:

前言

当代部分青少年在情感表达上显得日渐匮乏,情感体验日趋荒漠化,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明显不足。因此,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应当成为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高中阶段,是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阶段,在此时期,通过高中政治哲学课开展生命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生命的真谛与价值,更有助于他们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一、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意义
首先,生命教育在高中政治哲学课中的融入,有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珍视生命的价值。在政治哲学课程中,通过引入生命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不仅是个体的存在,更是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载体。这样的认识能够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在政治哲学课程中,通过对生命尊严、生命权利等议题的探讨,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同时,通过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他人的生命和福祉。

最后,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也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将生命教育融入政治哲学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这也有助于推动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这为在政治哲学课中开展生命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时,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社会现象与理论观点相互融合,进而强化生命教育的连贯性和深刻性,有效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他们珍视生命、尊重生命。

例如,在讲授《世界的物质性》章节时,教师可以依托物质世界的起源和生命诞生这一科学事实,引导学生深刻体会生命的珍贵与独特。生命源于物质,其诞生具有极高的偶然性和不可复制性,这种认识将帮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神圣性,从而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之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他们珍惜有限的生命时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用实际行动创造生命的无限可能。

又如,在教授《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事物运动与规律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运动同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是实现人生目标、提升生命质量的关键。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要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善于发掘自身的潜能,不断提升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唯物辩证联系观与发展观”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人生道路上的曲折与前进性,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抗挫折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已经深入高中教学课堂,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备课授课负担,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入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生命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并促使他们珍视生命、关爱他人。为了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精心挑选的视频素材,将生命教育的内容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视听体验中感受生命的伟大与珍贵。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时间播放《感动中国》等节目,这些节目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元素,通过讲述普通人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生命的力量。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以及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生命教育。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从而更加珍惜和尊重生命。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开展生命教育的专题学习。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分析问题本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付诸行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借助生活实例深化教学,简化抽象知识难度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关注时代变迁,积累生活中的政治素材和思想。政治学科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哲学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活哲学内容尤为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借助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知识要点。

例如,在讲授《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事件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将生活实例与哲学思想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转变。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实例中的哲学思想,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唯物论和唯心论等基本概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热点,积累政治素材,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撰写政治小论文等方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升生命教育的效果。

(四)以活动化教学为手段,提升政治思维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使他们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政治思维意识,引导他们深刻领悟生命哲学的思想内涵。

例如,以《生活处处有哲学》这一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生活中的常见场景,组织一场辩论赛。通过选取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辩论方向,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哲学思想展开激烈的辩论。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还能在互动中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思维深度。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深入探讨生活中的哲学知识。他们在辩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断拓宽视野,深化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

结束语

基于生命教育的高中政治哲学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生活的本质与意义,提升他们的政治思维与哲学素养。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与剖析,我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哲学概念,感受哲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深化生命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万腾飞.法治教育方法对法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研究 [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2]柯丹.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主题式教学方法调查研究 [D].武汉:湖北师范大学,20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