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要求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省一体化数字政府。按照规划要求,“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成为全省数字政府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作为自然资源系统服务能力体现的重要板块,将为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有效履职提供支撑。
一、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的阶段成效
(一)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部署,及黑龙江省建设“数字龙江”的总体要求,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一张图”和自然资源大数据平台基础上,建设了自然资源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有效降低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数字龙江—自然资源篇”建设,初步构建起“一云(省级政务云)一网(省政务外网)一中心(省自然资源大数据中心)一平台(省自然资源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N应用(覆盖自然资源全业务的各类应用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二)服务事项持续增加
截止日前,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可通过黑龙江政务服务网提供网上办理的事项已达35项。包括行政许可类24项、行政确认类2项、行政裁决类2项、公共服务类4项。均向公众公布了所办事项的基本信息、办理流程(含各阶段时间、审查标准和流程图)、办理材料目录、办理信息、收费标准、设定依据、有无中介服务、常见问题等信息。正按照《黑龙江省“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重点任务责任分工表》《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重点任务责任分工表》《黑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202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要求,积极推进其他事项尽快实现网办。
(三)网办流程逐步优化
在已建成的“数字龙江—自然资源篇”一期工程(2019年完成)、二期(一期)工程(2022年验收)的基础上,实现了信息资源、数据资源配置优化,将各职能部门掌控的数据资源和信息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打破了数据壁垒,实现了数据在省域内有序共享,及网上政务服务的流程化。比如,已建成的互联网+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可提供专窗进行统一受理,第一时间开展项目审批工作,按照填报标准,企业可以简单快速的上传相关项目资料,实现立项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事项的线上全流程办理,并能及时收到项目审批结果,最大限度让企业“少跑路”,加快了项目落地建设。
二、当前“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面临的挑战
(一)基层各业务部门间信息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长期以来,基层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关人员仍以传统的思想观念开展工作,不能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政务服务工作的新要求,以至于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工作无法实现良好的衔接、各个部门之间无法实现良好的衔接,在信息化水平上存在差异。
(二)数据分析能力影响信息决策层面的支撑力度
当前虽然已初步建立起自然资源政务大数据平台,但缺乏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团队作为技术支撑。数据库的建设重点是面向审批服务和业务流程办理,没有独立的后台政务大数据中心,制约了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利用自然资源大数据进行科学决策,影响了精准服务的实现,无法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政务大数据的价值。
(三)尚未建立“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政策体系
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是助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举措,政策环境及政策供给是“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建设及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目前,我省相关政策的类型多数为通知,政策效力层次不高,且多伴随工作目标提出、工作任务部署,时效性较短,政策效力消解程度较大。
三、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的优化策略
(一)提高系统内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
随着自然资源系统内平台建设的逐步完善,网办的政务服务事项将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素养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要不断提升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的质效,就要整体提升系统内从上至下的信息化素养。首先,省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应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责成有关单位或部门,建立一支专业的、过硬的政务平台运维及更新保障队伍,为全省“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其次,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相关政务服务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以掌握互联网+政务服务中所需要的各种技能。最后,电子政务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和智能平台使用操作素养也应提升,相关人员需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对“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的认同感。
(二)提升信息支撑决策的技术保障能力
高水平的大数据团队是政府大数据建设的重要保障,应尽快构建架构灵活的大数据团队。以团队为依托,一方面推动各类业务相关的政务平台、政务系统和大数据库的建设及更新维护,另一方面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以及其他部门人员大数据能力培训工作,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全系统整体的大数据决策能力。
(三)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
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制度、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设是沉淀政策精华、发挥政策长期效应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提高政务数据共享和政务服务的质效;通过法律法规强化管理体制机制;通过标准规范完善技术方面的支撑内容,全面运用综合性政策工具,确保政策符合我省实际,真正落地并发挥实效。
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要求,是自然资源系统深化改革、主动适应新形势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持续推动自然资源管理数字赋能,创新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把“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莎莎.数字政府视角下"互联网+政务服务":成效,困境与优化策略——以甘肃为例[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63-66.
[2]俞小蕾.数字政府建设背景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政策分析[J].中国工程咨询,2021,(01):63-67.
[3]樊博,赵玉攀.当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研究,2020,(03):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