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2020年5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中抽取100例,根据床号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36~67岁,平均(50.3±1.3)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35~65岁,平均(50.0±1.0)岁。
1.2方法
对照组对于本次研究中患者仍然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与疏导工作
恶性肿瘤患者对自身疾病都存在很大心理压力,并且不乐于对别人表达。所以,医护工作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当与患者进行主动交流沟通,从而及时消除患者存在的负面情绪。同时,护士人员要积极接纳患者所提合理建议, 主动给患者解释清楚相应的治疗方法与相关医护人员的信息情况等,尽力缓解心理层面的上下波动,增强患者对于本院治疗成效的信心。医护人员也应主动与患者的亲戚朋友联系,从侧面掌握患者的客观真实心理和生活情况,比如家庭情况、患者心理情绪等信息,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患者予以安慰与鼓励[1-2]。
(2)改善恶性肿瘤的护理环境
在患者疾病的恢复过程中,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十分重要。所以,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的住院环境进行科学的安排布置, 做到让病房始终处于适宜的温湿度中,要有适度的阳光,保证室内的空气流通顺畅,要使患者在医院内能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这有利于让患者维持良好的恢复状态和心理情绪,从而使院内患者得以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接受本院的治疗和护理[3-4]。
(3)对患者开展健康方面的科学讲解
这是做好人文关怀护理的关键环节,医护人员应将科学讲解细致、具体地落实到日常护理工作当中。例如,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将有关病症方面的知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讲解,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服用的各类健康药品、补品进行细致讲解,保证患能者充分了解这些药品的服用方法、时间、剂量、次数等详细数据,同时也保证患者能够及时、正确的服用这些药品,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同时,在开展治疗之前, 需要对院内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机能指标检测。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说明相关检测的重要意义,让其明白检测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主动接受相关检测[5-6]。
1.3评判标准
(1) 满意度主要分为三个级别:总分110分,90~110分为非常满意;65~89分为满意;<65分为不满意。(2)患者情绪参照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状态,SAS≥50分即存在焦虑;参照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抑郁状态,SDS≥53分即存在抑郁[7-8]。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2两组患者情绪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同时点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差占比为12.00%,对照组为1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情绪比较(x̄±s)
3讨论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可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知,部分患者认为恶性肿瘤无法治愈,一旦患病即意味着死亡,加之经济拮据、治疗不良反应、治疗疗程长、效果不明显等因素影响,治疗期间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易出现抵抗治疗行为。对此,在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其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人文护理是常规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完善。人文护理理论的有效实施以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前提,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消除患者对医院及医生的陌生感,减轻其对治疗的排斥;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恶性肿瘤的认知,纠正其错误治疗观念,增强治愈信心;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帮助其建立积极治疗心态;疼痛护理减轻其癌痛反应,提高其舒适度;睡眠护理可纠正患者睡眠障碍,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多种护理措施综合应用,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改善治疗结局、促进疾病转归、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均有积极作用[9-10]。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恶性肿瘤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席小焕.优质护理结合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6):739-741.
[2] 林琳.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6(6):684-985.
[3] 冯娟娟,刘林莉,杜倩.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5(80):82-83.
[4] 王娟娟,李丽,刘永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持续改进工作模式或降低药品报损率的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15(6):45-46.
[5] 陈金秀,秦玉花,赵红卫,等.治理用药差错的非惩罚性策略探讨[J].中国药房,2020,23(45):4228-4229.
[6] 张炜霞,隋颖,黄求进,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风险因素评估及防范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28(18):54-56.
[7] 郭玉娟.人文关怀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1,17:183-184.
[8] 霍艳飞.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21,38:282-288.
[9] 毛希虹,金丽娟,施春香,等.优质护理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1203-1206.
[10] 李芳,秦月兰,向前.人文关怀护理对血液肿瘤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4(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