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力营销能力的提升与思考
曹琦琦 史晓蕾 陈玲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琦琦 史晓蕾 陈玲玲,. 新时代电力营销能力的提升与思考[J]. 电力技术学报,2021.2. DOI:10.12721/ccn.2021.157014.
摘要:
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电力行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新一轮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发电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和市场营销工作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积极维护电改新时代发电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立足发电企业市场营销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我省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电力市场营销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电力市场营销工作的思考3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新时代电力营销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有思想意识转变、营销体系建设、营销队伍培养、激励机制完善、增强保障能力等,提出形成市场经营意识、完善电力营销体系的建设、培养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激励考核机制和加强内部管理协同提升保障能力可有效促进发电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提升,希望为发电企业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力体制改革;市场交易;发电企业;营销能力
DOI:10.12721/ccn.2021.157014
基金资助: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在提高生产生活效率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电力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电力行业运营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数量大、关系复杂等显著特点,适合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可以为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撑,符合该行业的智能化、现代化发展方向,也符合广大电力用户的现实需求。

1电力企业做好电力营销及优质服务的重要性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用电需求量及对其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行业的市场改革,尤其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加快了改革速度。电力企业为获得市场发展空间,就供电需求间矛盾进行定位与认识,通过制度优势、模式创新、优质服务等途径推进改革进程,满足广大用户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经济、安全的用电环境,进而在同性质企业中脱颖而出,得到较高满意度。对此,电气企业电力营销及优质服务是获得市场地位的关键因素,也予以格外重视。首先,行业外部环境形势的严峻性。电力企业自身内部存在诸多矛盾之外,社会舆论等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同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社会进步发展,很多新兴能源被开发使用,传统供电模式与服务方式受到时代考验,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经济型、服务型供电企业,综合选择绿色能源无污染形式,对传统电力企业产生极大影响。对此,重视电力营销模式与优质服务,通过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以此获得更多客户资源,是电力企业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其次,企业内部现状的紧迫性。早期电力行业是垄断性质,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弊端,未全面、清晰地认识内部管理矛盾,工作人员也缺乏积极性,进而导致服务缺乏创新性,致使矛盾升级,影响了电力企业稳定发展。而电力营销模式作为电力企业的必要运作方式,电力服务与产品之间的联系不可忽略。对此,电力企业常常把优质服务作为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最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电力用户更加关注非物质形态需求,如电力服务与产品多元化等,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对电力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客户满意度成为电力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与服务理念,成为树立企业形象的评价指标之一,同时也是增强电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2加强电力营销工作的思考

2.1设计产品,提供服务套餐,实现商业创新

基于客户画像构建用电用能产品体系。一是整合停电抢修、客户服务等传统供电业务和电能质量治理、能效服务等增值业务,将业务中公共的、通用的、稳定的业务能力以标准化模式沉淀,挖掘更多的业务价值;二是围绕电力供应拓展增值业务,建立包括综合能源供应、能效服务、电能替代、电能质量治理、电动汽车服务、市场化售电、智慧运维、商业保供电、临电共享租赁、用能规划涉及咨询等业务的增值服务基础产品库;三是根据前台传递的客户需求,基于后台的数据与算法支撑建立客户画像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不断完善与能力相适应、符合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产品体系;四是分行业、分客户类别提供服务套餐。深入开展行业客户调研分析,在构建“行业+价值”的多维度、多层级客户分群、分类管理体系的基础,开发定制化增值服务套餐,提供差异化客户服务。积极拓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主动与各级政府、大型园区、企业客户合作,推出不同的用电产品和服务套餐。如专门针对大型物流园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发展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针对产业园区,提供涵盖综合体节能改造、电能替代、能效诊断、用户侧储能、智慧运维等服务;针对用电量大的工商业客户,以市场化售电为入口,提供“售电+”业务模式,例如若用户负荷峰谷差大,可提供“售电+储能”或“售电+储能+代运维”的服务。此外,还可适时地开展基于电力大数据的数据合作和数据变现增值业务,整合计量、客户服务、市场交易等数据,开展购、供、售电量以及开工率/负荷率、用户用能、行业电量等数据分析,以合法合规的方式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2.2完善电力营销组织体系建设

电力市场改革进程相较于其他省份较为落后,大多发电企业的营销体系建设均落后于其他省份,营销队伍力量相对薄弱。2020年全国8个省份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开启现货试点,江西省也将在未来的两年内实施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现阶段建立好与市场改革相匹配的电力市场营销体系和电力营销队伍是发电企业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建立高效的营销、生产、经营、保障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是市场营销工作的当务之急,更是当下应对电力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2.3构建新型电力营销体系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建立新的营销体系是在大数据时代开展营销工作的前提,营销体系主要完成数据管理、数据开发和数据挖掘等工作。其中,数据管理主要完成数据收集与整理等基础性工作,工作人员主要经过信息技术、信息管理及市场营销等专业的训练。数据开发工作主要基于用户缴费、电力报警以及客户关系等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相应的算法深入地分析用户行为特征,全面了解用户的用电特点。数据挖掘工作建立用户的信息档案,挖掘用户的电力价值,实现电力综合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

结语

当前我省电力市场环境已发生巨大的变化,现货市场全面提速,当下如何积极主动应对电力市场改革形势,如何持续提升市场营销工作硬实力、做强售电巩固区域竞争优势是发电企业应对未来“中长期+现货交易”的基石,也是电力营销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新时代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传统思维向市场经营意识转变、完善电力营销体系的建设、培养强有力的营销队伍、建立完善的电力营销激励考核机制和加强内部管理协同提升保障能力等方面。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是电力系统改革发展的必然逻辑,是新时代发电企业必须面对的巨大的挑战与现实。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提升电力营销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以“产品订单”为引领的思维导向,探索集“电量合同、计划生产、燃料采购”统筹互为一体的经营协同理念,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切实提升电力市场营销工作能力,是发电企业决定未来经营效益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武建东.深化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绿皮书纲要[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EB/OL].(2015-03-15).

[3]安徽省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暨中长期交易视频会议[EB/OL].(2020-09-3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