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侯林桢 袁绍坤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侯林桢 袁绍坤,. 浅谈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J]. 哲学研究进展,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405.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科学指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分析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进一步深化理论创新的路径和建议。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新发展
DOI:10.12721/ccn.2024.157405
基金资助: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行动指南。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作为指导自身建设的根本原则,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取得了新的发展,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过程。从党的成立初期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初步探索,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推进,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每一个阶段都为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二、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取得了显著的新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指出,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党对领导权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更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中国的重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必须将其作为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就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保证全党团结统一、步调一致。

通过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我们可以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特点。党中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成了一整套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体系。这一实践创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关于党的纪律和作风建设的内涵。

(三)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通过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我们党才能更好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一工程的实施,不仅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关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内涵,而且也为我们党在新时代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三、深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路径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我们提出以下路径和建议:

(一)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深度融合,第一,我们需要在思想上坚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坚守。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研究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党建工作。

第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论创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因此,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需求,积极主动地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理论指导。

第三,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发展。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实际的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检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

(二)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面对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要求,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的制度体系,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有效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可操作性。特别是要加强党内法规建设,确保党的各项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步骤。

(三)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

作为党的建设的主体力量,党员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党员干部作为一个集体的代表和形象,能够直接影响党组织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影响党的整体形象和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以便更好地推进党的各项事业。第一,党员干部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为党的事业服务。第二,党员干部需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第三,党员干部需要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党员干部,提升他们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党的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发展。通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措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 李君如.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 求是, 2020(1): 23-28.

[2] 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经验启示[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1(2): 4-8.

[3] 张荣臣.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创新与发展[J]. 党的文献, 2022(3): 35-4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