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直播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万炜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万炜烨,. 短视频直播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J].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7319.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短视频直播不仅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娱乐内容,也为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短视频直播平台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从短视频直播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短视频直播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 短视频直播;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DOI:10.12721/ccn.2023.157319
基金资助:

引言:

短视频直播作为一种的互联网创新形态,近年来蓬勃发展,深受各年龄层次用户的欢迎。原因在于,短视频直播将视频的高度集中与直播的互动性完美结合,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随之,电子商务领域也紧密结合这一趋势,进一步扩大了电商模式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尽管短视频直播为电子商务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对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传统的电子商务教育可能难以满足短视频直播背景下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调整和创新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是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短视频直播背景下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

短视频直播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利用移动设备或其他终端,实时或录制地向用户展示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视频内容。短视频直播具有互动性强、传播效率高、内容丰富多样、受众覆盖广等特点,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并受到用户的青睐[1]

短视频直播不仅是一种媒体形式,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实现流量变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广告收入。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在视频内容中植入广告,或者在平台上展示广告,从而获得广告主的付费。第二,付费内容。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提供付费观看、付费下载、付费会员等方式,向用户收取内容费用。第三,虚拟礼物。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提供虚拟礼物功能,让用户可以向主播打赏或送礼物,从而获得平台和主播的分成。第四,电子商务。短视频直播平台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让主播可以在直播中推荐或展示商品,从而获得平台和主播的佣金[2]

其中,电子商务是短视频直播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短视频直播电商具有以下优势:

提高商品曝光度:短视频直播可以利用主播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将商品推荐给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增强商品信任度:短视频直播可以让主播通过真实的场景和互动方式,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品质和效果,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感和购买意愿。

降低商品成本:短视频直播可以让主播直接与供应商或生产商合作,省去中间环节,从而降低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丰富商品种类:短视频直播可以让主播根据自己的特色和风格,选择或定制适合自己的商品,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二、短视频直播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决定了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然而,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营销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具体表现:第一,大多数课程可能还在教授传统的网络营销方法,而对于如何在短视频或直播平台上进行营销、如何与观众互动等新的内容则涉及不深[3]。第二,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销售更注重实际操作和互动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但现有的课程可能对此重视不够,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显得力不从心。

(二)教学方法与学习需求不适应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决定了学生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和效果。然而,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法与学习需求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第一,缺乏实践机会:在短视频和直播这样的新兴领域,纯理论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更需要有机会实际操作、拍摄短视频、参与直播等。第二,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可能不再符合现代学生的习惯。他们更喜欢线上学习、互动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三)评价体系与培养目标不一致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之一,它决定了学生所追求的目标和动力。然而,目前高校电子商务专业评价体系与培养目标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首先,评估体系中对于传统考试和书面报告的依赖较强,可能没有充分反映学生在实际操作、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其次,评估标准可能尚未充分涵盖电子商务中与客户的情感连接、品牌建设等软技能,这些都是现代电子商务,特别是短视频和直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

三、短视频直播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针对短视频直播背景下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新兴营销平台接轨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优化课程设置,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加强与新兴营销平台接轨。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增加前沿性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增加与短视频直播平台相关的前沿性课程,如短视频直播技术创新、短视频直播商业模式创新等,让学生通过探究最新的理论和实践,培养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创新思维和方法;第二,增加多元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增加与短视频直播平台相关的多元性课程,包括短视频直播法律法规、短视频直播社会责任、短视频直播跨文化交流等,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知识领域和技能领域,形成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全面视角和素养[4]。例如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某高校增设了短视频直播内容制作课程,使学生能学习到短视频的策划、拍摄、剪辑和后期制作技能,并为其提供与当地短视频直播公司合作的实习机会,从而在真实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此外,学校还引入了短视频直播电商运营课程,涵盖了直播平台的营销策略、直播策划和用户互动等内容,甚至通过模拟直播销售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操经验。而在短视频直播数据分析课程中,学生学习如何收集、分析和解读直播平台的用户数据,并对真实的直播数据进行实际分析,从而做出业务优化的建议。

(三)改革教学方法,寻求多样化与实践并重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特点和要求,改革教学方法,使之与学习需求相适应。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采用创新性教学方法,如:问题导向教学、项目导向教学、案例导向教学等,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案例为参考,自主探究和解决与短视频直播平台相关的问题和挑战;第二,采用实效性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效果和能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采用实效性教学方法,如:模拟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企业合作教学等,让学生通过模拟真实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环境和场景,参与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开发、运营、管理等实际工作,获取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经验和技能[5]。例如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了一个为期半年的项目:“如何利用直播提升小型品牌的知名度”。学生们被分为10个团队,每个团队需要选择一个真实存在的小型品牌,并为其设计一系列直播活动。在项目进行中,某团队选择了一个本地的手工皂品牌。他们遭遇的问题是,与大品牌相比,这个手工皂品牌的产品知名度低、特色不明显,如何在短视频直播中展示其独特之处,并吸引观众购买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采用了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思考:消费者为何购买手工皂?是因为其天然、健康还是独特的外观和气味?接下来,教师邀请了真实的手工皂制作者进入课堂,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了解手工皂制作的背后故事和挑战。基于此,学生团队最后设计了一场直播,邀请制作者展示从选择原材料到手工制作的全过程,并分享皂制背后的故事。同时,为了增加观众互动,直播中还设置了皂制体验环节,邀请观众上台与制作者一起制作手工皂。此外,团队还利用数据分析,找出直播时段中的高峰期,选择该时段进行折扣促销。项目结束后,这个手工皂品牌的知名度和销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通过这种与实际紧密结合的项目导向教学方法,确保了学生能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并解决真实问题。

(三)完善评价体系,更趋向实际行业技能关注

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根据短视频直播平台的要求和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使之与培养目标相一致。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建立质性化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色。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建立质性化评价体系,包括能力测试、素质考核、态度评估等,让学生不仅关注考试成绩、学分绩点等数字指标,也重视能力、素质、态度等方面的指标,从而展现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色;第二,建立灵活性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该建立灵活性评价体系,如:多元化评价、差异化评价、创新化评价等,让学生不仅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评价,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需求进行评价,从而适应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不同环境和情境。例如,某高校在一门关于短视频内容创意的课程中,学生们需要自行制作一段与电商相关的短视频。完成后,除了教师的评价,学生们也将对其他团队的作品进行评分和提出建议,同时,他们也需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们更加投入到项目中,因为他们不仅要确保自己的作品质量,还要对其他作品进行公正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短视频直播的真实应用和市场需求,也学会了批判性思考和自我反思,从而更加明确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为了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应对短视频直播的发展和市场变化,高校应主动创新教学模式。除了强调技术与知识的学习,还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及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将电子商务与短视频直播的独特性结合,这种培养方式将为学生在未来职场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本研究能够为高校在短视频直播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为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铺设坚实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冯金凤.电子商务教学与短视频直播实践[J].电子技术,2022,51(06):79-81.

[2]邢琪. 需求导向的高校电子商务生成课程设置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2.

[3]章雄梅.“短视频+直播”创业模式与路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1):82-83.

[4]刘丹.高职学生“短视频+直播”创业模式与路径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营销界,2020(41):159-160.

[5]张驰.转型发展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0(26):19-21.

作者简介:

姓名:万炜烨 1988.7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江西南昌 最高学历(或最高学位):本科/学士 单位: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职称:助教 双师型教师 研究方向:新媒体营销,电商直播,网络营销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