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临床上,眩晕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该症状会使患者的视觉出现空间上的障碍,导致患者的眼前出现错觉,在这种症状的影响下,患者大多会出现站立不稳、耳鸣呕吐的现象,严重的话甚至会出现神经系统的病变,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在正常情况下,眩晕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目眩眼花、头晕摇晃等,眩晕的类型包含多样,如全身疾病眩晕、神经精神眩晕等,不同类型的眩晕所呈现的症状存在很大不同。对此,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的时候,医护人员需要综合患者的整体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方法、治疗措施,既要确保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也要使患者的眩晕情况得到缓解。本文主要是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方法展开研究,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从医院的神经内科中选择88例存在眩晕症状的住院患者,这些患者的年龄是在21-77岁之间,男性患者的数量为49例,女性患者的数量为39例。结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所选患者划分至两个小组中,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均为44例,其中一组患者是采用医院普通的方法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是结合自身症状来展开针对性治疗,这两组患者被本次研究定为普通组与针对组。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基本情况符合本次研究要求;②患者不存在精神性疾病;③患者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均处于正常状态;④患者对本次研究事宜均已知悉,且患者自愿参与其中。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器官性疾病等;②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疗;③患者存在精神病史;④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问题。
1.2方法
普通组:这组患者的治疗是以普通方式为主,医护人员主要是结合医院常规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患者眩晕症状的控制与改善。
针对组:这组患者的症状治疗是结合患者的情况来针对性开展,具体的治疗分为三个步骤:
①患者信息的获取。在患者治疗之前,医护人员需要获取到患者的个人信息,像患者的病史信息、患者的家族病史、患者的家庭背景、患者的工作信息等。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取,医护人员可以判断出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也可以对病因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对患者的发病时间、体位特征、眩晕症状等具有客观性的了解。在这些信息获取完成之后,医护人员需要安排患者进行身体情况的检查,从而进一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特征。
②患者情况的检查。在患者入院之后,医护人员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患者接受检查,像体格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彩超检查、CT检查等,同时医护人员也要对患者进行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的判断,并给出相应的评分。通过这些方面的检查,医护人员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动脉情况,也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因进行分析总结,进而以患者的疾病为基础选择合适的、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③患者疾病的治疗。在进行患者疾病治疗的时候,医护人员要结合主治医生的判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1]。就治疗方法来看,主要是分为两种,一是药物治疗,指的是通过药物服用的方式来进行患者眩晕症状的控制,主要包括磷酸川芎嗪,盐酸倍他司汀,异丙嗪,药物的服用需要以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准;二是手法或仪器复位,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前庭定向手法来帮助患者纾解压力,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放松,进而使患者的眩晕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在进行手法按摩的时候,医护人员要慢慢移动患者的头部,弯曲患者的颈部,防止在按摩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眩晕加重、过度疼痛的现象。
1.3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观察指标是分为两点,一是治疗效果,二是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处理分析均是结合SPSS版本的软件来推进,计数资料是以“%”的方式来呈现,计数资料的验证则是采用X2的方式来完成,两组患者数据上的差异情况是以P的方式来体现。
2.结果
在治疗效果上,普通组患者的有效性较低,为72.8%,针对组患者的有效性高达97.7%,两组患者的有效性存在明显的对比,具体的对比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

在满意程度上,普通组中只有28例患者表现为满意,满意性为63.6%,针对组中满意的患者有42例,满意性达到了95.4%,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存在差异,数据的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的对比

3.讨论
就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眩晕症状发生的概率较高,在一般情况下,眩晕的发生率在25.0%左右,该症状的出现主要是与人体的前庭系统功能相关[2]。从部位上来看,眩晕是分为两种,一种是周围性眩晕,另一种是中枢神经性眩晕,这两种眩晕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治疗的方法与措施需要适当调整。
在进行眩晕治疗的时候,大部分医院是采用普通的方式来推进,这种治疗方式存在一定广泛性,很难起到应对性的效果,对此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以患者的眩晕症状、身体承受情况为基础,针对性地采取治疗方法,这样才可以使治疗的效果得到保证,进而使患者的眩晕情况得到明显好转。
参考文献:
[1]彭俊琦.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6):33-35.
[2]王万林.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眩晕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000(03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