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的相关探讨
王建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建民,. 对于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的相关探讨[J]. 哲学研究进展,2024.9. DOI:10.12721/ccn.2024.157410.
摘要: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财富的宝库。在小学课程中加入红色文化元素,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例如,通过讲述中国革命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红色歌曲和舞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通过红色革命地标的参观和学习,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和对祖国的热爱。所以,应该注重小学红色文化教育,进行融合红色文化的校园课程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思想道德影响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小学红色文化课程建设
DOI:10.12721/ccn.2024.157410
基金资助:

前言:

在小学校园课程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举措。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更能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一、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道路上的起点,对他们思想观念和品德修养的塑造至关重要。通过融入红色文化,可以让学生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先烈们为国家、民族和人民作出的伟大牺牲和奉献。比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取红色经典故事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历史课程中,讲述革命斗争的历史,让学生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激励他们传承优良传统,勇往直前。

此外,在小学校园课程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在校园内开展红色主题班会、红色主题读书活动等,可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见贤思齐,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行为规范[1]

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更是对校园教育的一种提升和完善。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让学生在欣赏红色文化的同时,感受其中的力量和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成长。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的相关途径

(一)建立一种红色文化传承氛围

在小学校园中,老师要想融入红色文化到课堂中,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最真实的文化氛围。比如,很多学校的校园墙上都有关于红色文化的板报或绘画,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熏陶的有效途径[2]。鉴于学生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在与红色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甚至采用卡通的方式,加强小学生的红色文化内涵了解兴趣,使小学生对其进行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在学校的墙上,用五星红旗、和平鸽、解放军叔叔等卡通人物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认识,提高他们的情感体验。同时,我们也可以把“潘东子”“王二小”等多种红色文化形象,用来作为小学生的榜样,这样才能有效地凸显学校的红色文化传承氛围,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红色文化传承教育融入课堂

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教师在进行小学课程教学时,往往没有将其纳入到课程中。所以,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根据红色文化的特点,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太浅,无法正确认识其内涵[3]。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我和我的祖国》《我爱北京天安门》等熟悉的红色歌曲融入课堂。可以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内涵的熏陶。当他们有了一定的红色文化认知基础之后,可以参加“我要送粮食”“小小八路军”之类的“红色”活动。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小学阶段发展差异,合理划分学生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内容,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创建个性化的“红色文化课”。

(三)积极进行家校合作,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

家庭也是进行教育的良好场所。而学生思想层面的教育,是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一环。除了在学校接受到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之外,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和家人度过的,所以家庭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就更为重要和关键了。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红色文化传承的教育。在节假日也可以带着学生多去参加红色文化相关的教育活动之类的。只有这样,红色文化的传承教育才能从校园辐射到各个方位,才能培养对社会有益的高素质人才,践行红色文化教育的作用。

(四)利用网络技术,激发红色文化活力

网络技术是推动校园红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课程建设中,可积极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其一,打造红色文化网络平台。比如搭建专门的校园红色文化资源库,便于学校全体成员进行红色文化相关知识的学习;建立校园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微博平台,注册抖音、快手、B站等短视频账号,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定期更新红色文化相关内容,让学生在多渠道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其二,打造红色文化虚拟空间。如打造线上虚拟仿真红色文化展览馆,带给小学生“沉浸式”、真情实感式体验,引发其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共情;开发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闯关益智游戏,增强学生线上线下的互动与参与,提升红色文化融入方式的趣味性和有效性[4]

(五)组建理论社团,展现红色文化魅力

学生社团在小学生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将红色文化融入校园课程建设中,积极打造以弘扬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理论宣讲社团。其一,进行理论宣讲。指导宣讲社团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及喜好需求,将红色文化进行“再创作”。比如采取话剧、快板、相声、小品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红色故事、红色精神展现出来[5]。其二,加强交流学习。定期开展理论社团内部成员学习交流会,也鼓励与其他社团交流学习、加强合作;积极与少先队联动对接,推动红色文化进队、进课堂;组织社团成员前往基层社区、社会福利院等地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其三,组织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社团可开展“行走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前往红色博物馆,感受红色革命圣地的庄严与深沉,在亲临现场触摸历史之余,也可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来进一步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将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建设,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举措。只有通过全面深入地挖掘和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才能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更加丰富和有力的支撑,助力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孙丽.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融入小学校园课程的路径研究[J].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21, 000(001):104-105,112.

[2] 黄国伦. "红色文化进校园"意义重大[J]. 源流, 2022(12):1.

[3] 王云. 创建红色课程 继承革命优良传统[J]. 湖北教育, 2021(25):5.

[4] 金典, 张亦嘉, 林欣,等. 红色文化融入校园课程活动的实践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2(7):4.

[5] 易连云. 坚持红色文化教育 夯实学校育人本位[J]. 中国德育, 2022(8):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