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补充对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骨钙素、降钙素、钙磷代谢及代谢性骨病的影响
边兆敏 彭波(通讯作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边兆敏 彭波(通讯作者),. 维生素D补充对早产儿血清25-(OH)D水平、骨钙素、降钙素、钙磷代谢及代谢性骨病的影响[J]. 中国儿科杂志,2023.8. DOI:10.12721/ccn.2023.158102.
摘要: 探讨对于早产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对血清25-(OH)D水平、钙磷代谢及代谢性骨病影响。方法:选取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12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63)、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或肠外营养支持、给予补充维生素AD滴剂1粒(维生素AD滴剂,每粒含维生素A15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厂家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公司),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充维生素D3 400IU(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每粒含维生素D400单位,厂家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公司)。比较两组在出生后7d、14d、30d的血清25-(OH)D水平、出生后不同时间的维生素D状况、出生后不同时间的钙磷代谢情况、不同孕周的血清指标、出生后3个月内代谢性骨病(MBDP)的发生情况以及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结果:出生后14d与30d,观察组血清25-(OH)D水平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出生后14d、30d的维生素D充足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儿出生后14d、30d的Ca、P代谢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中,胎龄32-33周、34-36周早产儿的血清Ca、P、25-(OH)D水平均是高于胎龄28-31周的早产儿(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MBDP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7.42%(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BGP)、降钙素(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临床分娩的早产儿,早期给予足量维生素D补充,可以提高血清钙、磷、骨钙素、降钙素及25-(OH)D水平,调节早产儿的钙磷代谢,降低代谢性骨病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产儿;活性维生素D;25-(OH)D;钙磷代谢;代谢性骨病
DOI:10.12721/ccn.2023.158102
基金资助:

近年来,早产儿发生率已经从原本5%上升到8.1%,同时出生胎龄越来越小,此外出生体重也越来越轻,逐渐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1]。早产儿因为机体各个系统以及器官尚且发育成熟,因此也容易罹患各种疾病,而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死亡率也更高[2]。此外早产儿在胎儿时期,也存在钙、磷、维生素D的储备不足,在出生后维生素D摄入不足、追赶性生长因素,使得早产儿骨矿物质含量下降,骨皮质变薄,容易发生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MBDP)[3]。MBDP患儿往往身材矮小,临床常出现佝偻样表现,患儿容易发生骨折。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给于早产儿合理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预防MBDP发生[4]。本次研究中,探讨给予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对患儿血清指标,钙磷代谢、代谢性骨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125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是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63例、对照组62例。观察组男40例,女23例;胎龄28~36周,平均(31.25±1.36)周;顺产36例,剖宫产27例。对照组男42例,女20例;胎龄28~36周,平均(31.15±1.41)周;顺产33例,剖宫产29例。两组早产儿的性别、胎龄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的患儿胎龄均是<36周;②家属对研究知情,早产儿均是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③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①严重先天畸形或者消化道穿孔者;②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者,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者;③孕妇患肝功能衰竭或甲状旁腺疾病者;内分泌疾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或者退出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对照组给予补充维生素AD滴剂1粒(维生素AD滴剂,每粒含维生素A1500单位,维生素D500单位,厂家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公司)。

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充维生素D3 400IU(维生素D滴剂胶囊型,每粒含维生素D400单位,厂家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公司)。

1.3 观察指标

1.3.1维生素D状况

两组早产儿,均是在出生后7d、出生后14d以及出生后30d,抽取早产儿静脉血液2ml。将采集的血液,经离心机下以3000r/min速度,持续离心10min分离血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而同时根据25-(OH)D水平分成以下几个不同情况,其中25-(OH)D浓度>50.0nmol/L为充足,25-(OH)D浓度在30-50nmol/L为不足,25-(OH)D浓度<30nmol/L为缺乏,25-(OH)D浓度≤12.5nmol/L为严重缺乏。

1.3.2钙磷代谢状况

两组早产儿均是在出生后7d、出生后14d、出生后30d,应用偶氮胂Ⅲ法测定血清钙(Ca)水平,血清Ca参考值范围2.10-2.60mmol/L;应用磷钼酸紫外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磷(P)水平,血清P参考值范围0.96-2.10mmol/L。

1.3.3MBDP发生情况

对比两组患者MBDP发生情况。借助磷酸对硝基苯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速率法)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血清ALP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在42-240U/L(正常值参考范围42-240)。

1.3.4骨钙素(BGP)、降钙素(CT)测定

晨起空腹采血,分离血清后,暂存于-70℃。待全部标本收集全,分批测定,分别采用BGP和CT放免测定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 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分位数图和概率图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时采用LSD检验,等级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5-(OH)D水平

两组患者在出生后7d,测定在血清25-(OH)D水平,组间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14d与30d,测定血清25-(OH)D均是相较出生后7d的水平更高,而观察组在出生后14d、30d的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生后不同时间的25-(OH)D水平比较(mmol/L,)

截图1741770153.png注:与本组出生后7d比较,*P<0.05。

2.2 维生素D状况

早产儿在不同时间的维生素D状况,结果显示在出生后7d,维生素D状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出生后14d、30d的维生素D状况存在差异,观察组的早产儿在出生后14d、30d的维生素D充足率占比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出生后不同时间维生素D状况比较[n(%)]

2.3 钙磷代谢情况

调查患者在钙磷代谢情况,两组早产儿出生后7d,在血清Ca、P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在出生后14d、30d的血清Ca、P水平均是较出生后7d升高,而对照组出生后14d的血清Ca、P水平同出生后7d,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后30d的血清Ca、P水平则高于出生后7d。观察组的早产儿出生后14d与出生后30d的血清Ca、P水平均是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截图1741770290.png注:与本组出生后7d比较,*P<0.05。

2.4 观察组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后30d指标

针对观察组早产儿给予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的胎龄情况,胎龄32-33周、34-36周早产儿的血清Ca、P、25-(OH)D水平均是高于胎龄28-31周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不同胎龄早产儿出生后30d指标结果对比(mmol/L,)

截图1741770379.png注:与28-31周比较,#P<0.05。

2.5 MBDP发生情况

观察组的早产儿,出生后3个月内,发生MBDP的人数7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早产儿发生MBDP人数17例,发生率为27.42%。观察组早产儿MBD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2.6骨钙素、降钙素水平

治疗前,两组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两组治疗前后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比较(x̄±s)

截图1741770343.png3 讨论

维生素D属于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其功能主要是能预防佝偻病发生,其中主要为组成包括维生素D3、维生素D2[5]。其中维生素D3是人皮下7-脱氢胆固醇经由紫外线照射而成,而维生素D2则由于植物或者酵母中含麦角固醇经由紫外找照射成,维生素D3重要功能在于促进小肠粘膜细胞对于钙磷的吸收[6]。同时维生素D也能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并调节免疫功,婴幼儿群体尤其早产儿,若是不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可引起生长发育迟缓以及引起佝偻病的出现[7]。既往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会增加新生儿患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疾病风险,而维生素D能够调节钙磷代谢,经由肠道吸收-肾脏排泄-回吸收这个过程,调控PTH分泌,继而影响骨转化以及调节骨骼多种基因表达,促进骨骼矿化,因此给予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结果显示同常规给予配方奶喂养的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增加维生素D的补充,在出生后14d与出生后30d的血清25-(OH)D水平,观察组指标高于对照组。表明给予早产儿补充充足维生素D对提高25-(OH)D的效果满意。体内维生素D合成以及分泌均是受到25-(OH)D调节,25-(OH)D在血液中的水平最高、稳定并且半衰期也长,可以通过测定这一指标反映体内维生素D营养状况。在早产儿群体中,在配方奶喂养的基础上,给于维生素D补充,保持25-(OH)D在合适范围,这样也有利于早产儿骨骼发育[8-10]。在早产儿维生素D状况,显示在出生后不同时间的维生素D状况存在差异,出生后14d、出生后30d在维生素D充足占比,均是表现为观察组的占比要高于对照组。表明对于早产儿,早期给予补充维生素D能维持25-(OH)D范围,配合配方奶,也长期维持相对良好维生素D水平,这样对于早产儿发育有重要帮助。

钙磷代谢主要是指通过食物中摄取钙与磷,使得在体内可参与分解、合成以及代谢过程[11]。钙是骨骼构成的重要物质,对于新生儿这一群体,充足的钙离子对于骨质的生成以及骨骼发育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钙能够参与到神经递质合成以及释放过程,人体缺钙时候,神经递质释放会受阻,人体兴奋机制、抑制机制受到破坏,钙也能参与肌肉收缩过程,在骨骼肌收缩中起到触发以及调控作用[12]。磷元素能够增强细胞膜,保护人体细胞,参与骨骼形成,磷也是人体细胞膜成分之一,能够增强人体细胞膜及保护人体细胞,促进部分化合物合成以及分泌,并且让部分激素、营养素在体内发挥作用、钙与磷能共同作用骨骼,促进骨骼发育以及牙齿正常生长,若是磷元素缺乏很容易导致骨骼或者牙齿发育不全[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降钙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出生后14d、出生后30d的血清钙与血清磷均是提高,而观察组的早产儿促在出生后14d以及30d的指标高于对照组。表明给予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能调节早产儿的钙磷代谢,对于早产儿防范疾病有重要帮助。而进一步针对观察组给于维生素D补充但是胎龄不同早产儿,经血清指标的分析,显示胎龄28-31周的血清Ca、P、25-(OH)D均是最低,在早产儿出生3个月内MBDP发生上,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主要是母体内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微生物D能够经胎盘输送给胎儿,但是胎儿年龄比较小,从母体中获得钙、磷以及维生素D也少,因此对于年龄较小的早产儿,应早期给予补充维生素D,纠正钙磷代谢以及补充机体所需维生素D[14-15]。同时维生素D对方法MBDP也满意,主要是机体99%以上的钙以及85%以上的磷都是以羟基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维生素D能维持骨骼中矿盐浓度在理想范围,有助于羟基磷灰石在骨基质中的沉积,保证骨骼的正常矿化,这与MBDP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这一群体,在给于相应的配方奶喂养或者肠内外营养的同时,早期给予补充足量维生素D,能够提高早产儿血清钙、磷、骨钙素、降钙素及25-(OH)D水平,维持维生素D的充足状态,同时胎龄较小的早产儿对于维生素D需求更高,应积极补充,以调节钙磷代谢及降低早产儿MBDP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黄丽密, 梁雅琴, 金茜茜,等. 早产儿补充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19, 41(2):168-172.

[2] 金宏娟, 谢丽清, 吴小颖,等.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相关性[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20, 27(5):388-391.

[3] 雷冰, 栗文娟, 蔡瑞瑞,等. 早产儿血清25-羟维生素D和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9, 34(4):259-263.

[4] 于华鹏. 维生素D辅助干预对早发型子痫前期血清25-(OH)D水平、血脂代谢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 34(16):3664-3667.

[5] 徐潜, 杨宏, 王璇,等. 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VLBW早产儿血清磷钙,碱性磷酸酶及25羟维生素D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 海南医学 ,2022,33(2):192-194.

[6] 王玉芳, 邓庆先, 林梅芳,等. 不同时间补充维生素D对极低出生体重婴儿骨碱性磷酸酶及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分析[J]. 中国卫生统计, 2019, 36(5):751-753.

[7] 李雪琴, 汤淑斌, 胥巧萍. 骨密度及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对早产儿代谢性骨病的诊断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29):30-31.

[8] 黄莹, 陈志凤, 卢珍通. 早期补充甘油磷酸钠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骨代谢及体格发育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11(17):235-238.

[9] 杨婷婷, 李珊. 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骨代谢指标的影响[J]. 安徽医药, 2018, 22(10):1986-1989.

[10] 程巧林, 周艳玲, 龚姣娥, 等. 早期口服维生素D对感染性疾病早产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 29(23):3655-3660.

[11] 郑琬丽, 李莉, 林丹,等. 不同剂量维生素D对早产儿钙磷代谢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12):20-22,27.

[12] 刘艳平, 张丽萍, LIU,等. 早期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IL-2,IL-4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 39(4):422-425.

[13] 齐林君, 庞丽华, 项黎霞, 等. 孕母补充维生素D后血25-(OH)D值变化及对新生儿的影响[J]. 中国妇幼保健 ,2019,34(5):1056-1058.

[14] 潘晓, 陈熙光. 探讨妊娠早期孕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及其对新生儿结局与发育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15):18-18,24.

[15] 张芳, 王彤, 田渤,等. 不同胎龄早产儿维生素D受体基因特点及其与骨矿化水平、25-羟维生素D-3相关性[J]. 临床军医杂志, 2019, 47(8):781-783,78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