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车孟巧 孟珍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车孟巧 孟珍珍 ,.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 交叉科学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43.
摘要: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有利于幼小衔接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够促进幼儿未来更好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 幼小衔接;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043
基金资助:

一、幼儿园教育中培养现状

(一)幼儿独立能力培养现状

为了让幼儿拥有更好的独立性,我们需要让他们获得生活自理和独立操作的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幼儿们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包括进食、排便、洗澡等。这不仅是幼儿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独立操作的能力大多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和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的能力。通过使用工具、独自解决问题,进行劳动满足了幼儿内在成长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现状

同伴交往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活动,是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内容。幼儿期培养幼儿的同伴合作与分享意识对其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三)幼儿管理能力培养现状

幼儿的管理能力是需要注意培养的,在幼儿园中教会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

二、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限制幼儿的自由活动

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设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则,比如:午休时,幼儿应该立即闭上双眼,禁止发言;吃饭时,应该自觉遵守,不得说话;上厕所时,应该按顺序排队。

案例:天天在下午吃完加餐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老师,我们能玩一下玩具吗?老师看了看天天,然后断然地回答:不行。每次让你们玩玩具,你们都会互相抢夺,玩完了就随便一扔,也不整理。谁都不许玩。

案例中尽管幼儿们渴望游戏,但却遭到老师的拒绝,因为他们缺乏良好的物品管理能力。因此,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掌握自身的物品使用,教师应该认真检讨,找到在什么方面存在着缺陷,而非仅仅通过禁止幼儿游戏的方法。

教师经常说“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和“我应该怎么样”,“我可以怎样”,导致幼儿无法正确地采取行动,从而导致了这类问题的出现。因此,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幼儿,让他们明白正确的行为方式,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二)教师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认识不足

在访谈中,许多教师都来自幼教专业,但他们的学历并不高。他们主要来自中专,这会影响他们的专业能力,并导致他们的专业素养不足。我们还发现,许多幼儿教师都认为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但他们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这种能力的理解却相当模糊。

(三)教师之间缺乏专业沟通

日常生活中教师之间的沟通不多,但是如果能够加强专业沟通,就可以更好地解决幼儿面临的社会适应问题,并且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系统的培养计划。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更加有效地实施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在班级秩序的维护上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在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们经常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挑战。由于大多数的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往往会过分宠爱他们,尤其是那些年龄大的父母。小朋友受了一点点小伤,家长就找幼儿园。因此,教师会极其关注幼儿的安全,并将工作重点集中在班级秩序的维护上,来保障幼儿的安全。

(二)教师之间教育观念不统一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之间缺乏沟通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教育观念不同。这种观念的差异可能导致他们在教学方式、手段和成果方面存在显著的分歧,并且会影响到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每个老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都会遵循自己的方法。

四、 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

(一)教师树立科学理念

有些教师认为上班之后就不再需要学习了,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就够用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职业竞争力。一个教师如果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它就能自觉的学习,也愿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教学活动中。想要成为一名专业能力强的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

(二)幼儿园注重教师研修提升

幼儿园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教师对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认识。幼儿园可以邀请权威人士进行演讲、举办小组讨论、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课程等,向教师传递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知识,更新教师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理念,丰富社会适应能力素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实践知识。

在幼儿园的培训中,我们应该重视解决教师在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们培养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培养内容方面,幼儿园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满足教师的需求。使教师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在培养方法上面,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如观摩教学、案例分析、专家培训等。培训要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在培训结束后,应该采取一定的考核评价方式,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教师的评优体系中。通过实践操作来评估教师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评估方式不仅限于书面形式,还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进行。其次,教师培训后要及时进行巩固。如每次培训后,教师都要及时将培训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明确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促使教师在下—次培训中加强自己薄弱环节的学习。

(三)幼儿园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平台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专家指导、团队协作和自我反省。尽管专家指导在幼儿园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但通过团队协作和自我反省,可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马拉古齐是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领袖,他强调教师之间应该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放弃孤立、沉默的工作模式”提倡团队协作,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激发、碰撞,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见解。研究显示,教师之间的交流是基于彼此的知识背景,通过多次互动,使双方的观点相互融合,从而不断构建新的认知框架,并最终形成新的思想和观点。

幼儿园提供应为教师提供多种交流平台,例如经验交流会,这些平台旨在帮助教师们分享他们在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些平台,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并且相互借鉴,从而更好地指导幼儿。通过专题讨论会,我们可以就教师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交换思想,从而不断丰富自身,达成共识。此外,我们还举办了一场读书报告会,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阅读的优秀书籍和文章,并且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能力的共同提升。此外,幼儿园还应该积极鼓励老师为新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以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并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魏园园.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研究述评[J]. 中国校外教育, 2017.

[2]颜洁,庞丽娟.论有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环境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1997,(4).

[3]殷秀兰.谈托班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J]. 淮安市实验小学幼儿园, 2009.

[26]张春海,王悦悦,叶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幼儿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探源、内涵及时代价值[J].[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21.

作者简介:

车梦巧(2001-)女,汉族,本科,山东协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孟珍珍(1987-)女,汉族,山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