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背景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充分、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学习,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课程标准也在更新迭代,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对教学方式要积极创新优化,在此主要阐述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策略,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知识拥有浓厚的兴趣,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然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自控能力较弱,活泼好动,且精力旺盛,对学习以外的新奇事物极为热衷,表现欲也十分强烈,这就使得学生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在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走神、涂鸦、看小说等行为,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还会破坏课堂秩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断下滑。不仅如此,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学生会逐渐对课堂产生轻视心理,不愿配合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二)学生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自行学习的一种能力。学生具备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通过自主学习夯实自身知识基础,加强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的途径大多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影响了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此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没有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导致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不够深刻,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所学内容,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中获得持续性的提升。然而受成长环境、家庭理念、教育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差异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显现出来,学生难以在统一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将注意力和精力充分集中在学习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需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较强的融合性,能够巧妙地将各类事物或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在情境的推动下学习、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地将学生的兴趣与情境结合在一起,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将思绪融入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和思考,进而完善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动画或视频短片,并根据教学重点及需要对视频内容进行剪辑,同时将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截图,如大臣查看“制衣进度”的片段等。在课堂上,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动画或视频短片,让学生认真地观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如“两名骗子行骗成功的重点是什么?”“大臣和皇帝分别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小孩子敢于说真话?”并利用事先制作的截图引导学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核心内容展开有效的分析和思考,促使学生在思考与学习的过程中各项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实施翻转课堂,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正确的指引下开展有效的学习,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开展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进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并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记忆以及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结合翻转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在课前告知学生会在下一节课以随机的方式选择一些学生当“小老师”,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教师随机选取一些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自主学习成果,同时要求学生阐述课文中“风”“雪”“水”等部分的描述,并说出不同的描绘手法具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完成描述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一定的补充与拓展,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由此,新课标中聚焦学习任务的相关内容得到了落实,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三)优化作业形式,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度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保持端正的态度能够极大地提高作业的质量,使学生在作业的帮助下更好地夯实所学内容。而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情对作业形式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保持精神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进行优化,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能够保持认真的态度,从而巩固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陋室铭》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优化作业形式,促使学生以积极、认真、端正的态度完成作业,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重点内容以及课文中心思想筛选一些练习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这些练习题,如“‘龙’和‘仙’比喻什么?”“开头写山水的作用是什么?”“写‘诸葛庐’‘子云亭’的目的是什么?”“结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之后将这些已经完成的练习题发放给学生,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对这些练习题进行批改,对于其中的错误,要明确地指出并填写正确的答案,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认真审题和思考,对所学内容进行有效运用,进而提升教学有效性,推动新课标的落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学习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基于新课标思想,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统筹所学内容,掌握学习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学习和发展,并拓宽学生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亨容.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2022(7):44-47.
[2]黄艳琼.初中语文阅读方法研究——评《初中语文阅读专题训练》[J].语文建设,202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