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波艺术在可穿戴时尚中的表达
朱浠艺 刘桢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浠艺 刘桢熙,. 蒸汽波艺术在可穿戴时尚中的表达[J]. 中国艺术研究,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摘要: 可穿戴即是视觉艺术的直观表现,是视觉艺术中最有温度的载体。视觉艺术与可穿戴二者互为茎叶,相辅相成。蒸汽波艺术是一种前卫迷幻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带有科技色彩的后现代视觉艺术,恰巧符合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这一标准。本文以蒸汽波为艺术表现形式以可穿戴为载体,探究蒸汽波元素在可穿戴设计中的表达。
关键词: 蒸汽波;时尚;设计;可穿戴
DOI:10.12721/ccn.2021.157061
基金资助:

一、蒸汽波概述

蒸汽波(Vaporwave)是千禧年之后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和艺术运动兴起的。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风格,它非常理所应当地具有现代艺术的特征:虚幻、拼贴、无秩序。蒸汽波的视觉风格叫aesthetics,是从cyberpunk赛博朋克+synthwave合成器波,这2种风格发展而来的一种诞生于网络的艺术风格,从2010年开始就已经不断的有这种风格的图片、影像、音乐出现,并不断发展,同时通过音乐的形式发扬壮大。风格充满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怀旧元素,并且融合电子合成器元素。以蒸汽波为媒介的艺术不局限于绘画、音乐甚至在时尚领域有重大影响,蒸汽波所有色彩比较绚丽但是主要以霓虹色紫色系为主色,视觉构图通常为散点分布,蒸汽波视觉艺术的画面意义主要进行一种感性的色彩实验和不稳定的画面构图,从形式和单色配置上探索一种新的美学观,即轮廓分明的、霓虹的点、线、面、纯色构成视觉美感的可能性,没有主题、内容、含义,或者说即使给画作冠以某种名称,也只是一种区分作品的功能,蒸汽波表达的主要目的仍是色彩、各造型单元的关系及画面效果等形式感。简而言之,绚丽、不拘束的形式就是其主旨和内容。蒸汽波风格对现代的影响一是拓展了视觉的表现力,二是增加了艺术拓展跨界的可能性,对艺术、时尚、绘画、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蒸汽波对当代时尚的影响

蒸汽波融合复古文化设计、娱乐技术、消费文化和80到90年代的广告。近年,"蒸汽波"style,席卷了朋友圈、INS、甚至各大电商平台广告。蒸汽波风格中其中一-个常见元素 镭射',也可以叫做Holographic (全息渐变)。 不同于金属色,它并不是单一的颜色,在阳光下不同的角度会有不一样的色彩转换,看起来十分绚丽前卫。Maison Margiela 2018ss的高定秀场上,工作人员在秀场前关掉了秀场的大部分灯光,于是嘉宾们能看到衣服在闪光灯下变成了全息渐变的效果。Maison Margiela2018春夏高级定制系列就像是一个通向未来的星际之旅。如今,蒸汽波元素被各大品牌所青睐如CAV EMPT、PALACE、RANDOMEVENT等。蒸汽波运用在服装上的设计,复古又充满趣味, Dior 2019早秋男装,既有赛博朋克的未来机械感,又融入了蒸汽波的迷幻镭射金属渐变元素,而这种风尚也引发了时尚与艺术跨界的风潮。

三、蒸汽波元素在可穿戴中的表达

(1)蒸汽波与数码印花:数码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蒸汽波图案具有单纯性、明朗性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这对于印花的对花精确度、花型和颜色效果有着较高的要求,随着数码印花技术的高速发展,蒸汽波图案在服装上的运用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也为服装艺术的创作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特别是近年来蒸汽波图案与数码印花结合的时装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大秀场上。受到了众多设计师和时尚人士的热捧。

(2)蒸汽波与服装面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于服装功性的需求方面。其中对于服装面料的视觉和触觉要求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而蒸汽波抽象图形以散点的块面图形绚丽,以弧线作为构架的图形柔和优雅。和服装面料的结合就有别样的时尚感,蒸汽波印花服装大块面的图案有着醒目的视觉冲击效果个性而且富有趣味,被越来越多的追求个性的都市时尚人士所追随。蒸汽波在服装面料上的运用让服装的表达更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材料以及工艺的局限往往会限制设计的思维。而蒸汽波于服装的运用在工艺和材料上亦是一个大的挑战。自从3D打印技术运用到服装中,这些问题自然也就临刃而解,目前的3D打印技术原料以近似塑料流体的形式注入3D打印机器内,先融化成流体,再一次浇筑成型,而成型后材质的硬度和挺阔度让蒸汽波图形得以以立体的方式在服装中丰富、自由地呈现。在3D打印服装中,蒸汽波图形以它绚丽动感的块面、极具时尚感和未来感的造型获得了众设计师的青睐。

(3)蒸汽波与服装配饰:蒸汽波脱离模仿自然风格,摆脱单调的视觉形式,以最绚丽的色彩和像素素化图案表达思想和对世界的思考,以小见大。配饰的功能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实用性,二为装饰性。而配饰大体上又可分为头饰、首饰、包等。纵观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这几十年间,世界经济从低迷的状态复兴,个性的解放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人们开始摈弃繁琐的装饰,开始思考从思想的解放回归到身体的解放中,而一些华丽又笨重的配饰犹如一种旧时代的枷锁囚禁了肉体。新事物必将打破旧事物,蒸汽波的设计开始运用到了配饰中,而它以纯粹的并且富有力量感的元素犹如一道轰鸣的闪电,让时尚界为之振奋。

四、总结

本文从蒸汽波与可穿戴设计的表达着手,分析其中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设计语言重构的形式,从蒸汽波的文化背景到蒸汽波对时尚文化的影响再到其在可穿戴时尚中的表达形式去展开讨论,可穿戴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艺术,具有多元跨界性,在结合其他艺术进行表达时往往能擦出别样的火花,所以在进行设计创新时要勇于打破壁垒,敢于跨界尝试。

参考文献:

[1]孟登迎.“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J].外国文学,2008(06):93-102+125.

[2]巩佳星.蒸汽波艺术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价值[J].艺术科技,2017,30(12):309.

作者简介:

朱浠艺(1995-),男,汉,湖南郴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北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服装服饰设计研究。

刘桢熙(1994-),男,汉,河南郑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湖北美术学院,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