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的动因、路径与经验
刘欣欣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欣欣,. 英国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的动因、路径与经验[J].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218.
摘要: 英国作为实施与复兴现代学徒制的典型国家,政策历经多年变更与发展,直至2016年形成了以需求导向的学徒制治理体系。通过不断调整学徒制相关利益方的权利,激励企业雇主的参与,对治理理念进行多元整合,以协调优化达到治理结构的善治良治。政府、企业、行业等社会主体的角色与地位愈加明晰,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的价值理念愈加受推崇。其经验对我国现代学徒制治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英国;学徒制治理;治理路径;启示
DOI:10.12721/ccn.2023.157218
基金资助:

现代学徒制是由传统的学徒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力,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2022年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1]

一、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的动因

 (一)社会主体参与学徒制治理明显不足

英国属于盎格鲁-撒克森系统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经济上英国所采用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坚持经济去中心化、私有财产和自由市场竞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任何干预。文化上,英国崇尚自由,自由主义的传统在英国根深蒂固。英国推崇古典人文主义,倡导“文雅教育”,对职业教育嗤之以鼻。反映在在学徒培训领域表现为政府对企业培训不加干预,主要依靠企业界的“自愿自助”,由此,“搭便车 ”的公共治理困境时常出现,无力破解。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企业集体行动困境 ”,造成公地悲剧的局面。而制度的“成功”恰恰在于其存在能够在规避企业搭便车和逃避责任的诱惑环境中,取得富有成效的结果。[2]正如奥斯特罗姆所述:“没有公共制度作为支持的基础,任何市场都不能长期存在下去。”英国社会主体如行业企业等参与学徒制治理制度供给不足,合法性欠缺,这成为其参与治理消极的重要原因。

(二)英国面临职业技能短缺危机,国际竞争疲软

职业教育对于改善个人和经济繁荣、机会平等的催化剂作用愈加明显,在支持企业创新与发展也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为使得英国抓住新的机遇并实现经济增长,英国亟需一支训练有素的多元化劳动力队伍,并得到良好的商业惯例和正确的政策环境的支持。根据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2015年的报告,与其他国家相比,英国雇主参与学徒制的比例偏低,英国提供学徒制的雇主仅占比15%。英国面临着中等技能短缺困境。由于近五十年产业结构日趋两级分化,去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导致中间技能被空心化,重振制造业,提升职业技能刻不容缓。[3]迈向更高生产力、更高附加值的经济意味着英国将需要更多、更高水平的技能。[4]2019年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对英国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经合组织预测,英国可能是发达国家中受影响最严重的经济体,预计到2020年,国民收入将下降11.5%,这一降幅超过法国的11.4%,德国的6.6%和美国的7.3%。而由于经济低迷,预计失业率将会急剧上升。[5]

 二、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的路径

 (一)治理理念:以需求为导向进行多元整合

现代学徒制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场域,其中涉及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职业学校、以及学徒等。生存在其场域之中的各个主体一直在相互博弈与合作。这意味着,现代学徒制的治理首先应该树立多元参与以及利益整合的理念。英国教育部于2016年发布了《学徒制学院战略指南》和《学徒制问责制声明》,标志着英国需求引导学徒制治理体系的形成。[6]两个文件规定了学徒制的成员组成和各自职责。治理主体包括教育部、国家学徒制服务中心、教育与技能拨款局,学徒制学院,教育、儿童、服务与技能标准办公室,资格与考试监管办公室、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局和学生办公室,他们分别或联合负责政策制定、管理、实施、监督和评价,系统化的分工减少了分头管理和各自为政带来的风险。[7]第三方机构是多元治理体系的“润滑剂”,也是连接教育部门和产业部门的纽带。英国组建了技能咨询小组,并提供经费,将各地雇主、培训机构和高校召集起来,通过合作,调查劳动力市场需求,分析技能差距,制定技能议程,为本地区提供技能发展支持。

(二)治理结构: 协调优化以达善治良治

治理结构是治理理念的外在表现,现代学徒制治理结构就是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下,不同利益主体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协同育人的组织结构和制度安排,反映出利益相关者在学徒制治理中的角色、责任和权力的明确与分配。企业、行会是现代学徒制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将企业放置在驾驶席,提升企业雇主的话语权是英国政府近年来的重要举措。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雇主对学徒制决策起着重要作用。第二、雇主是制定《学徒制框架》的核心力量。第三,雇主对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有较大自主权。雇主在培训的设计、交付和管理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是英国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系统的客户,而且是该系统的所有方面的积极参与者。英国现代学徒制坚持突出企业雇主的主导地位,对于企业雇主理解现代学徒培育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将不断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培育出能够真正满足企业雇主利益与岗位能力需求的现代学徒。

 三、社会主体参与现代学徒制治理:英国的有益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磅文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职业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明确企业、行业是举办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

中国现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特别强调政府的绝对地位,其他利益相关者难以参与并表达需求。如何根据职业教育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并建构政府、社会、学校多元主体互动结构,实现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模式,将会极大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职业治理机构的规范会和科学化要求职业治理模式的建立必须在交流、协作、效率、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并最终形成政府、社会、大学各自独立、相互制衡、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关系框架,校企合作涉及到国家的两个不同属性的机构活动,学校从事教育活动,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企业从事生产服务活动,属于市场经济活动。不同类型主体之间的合作,需要政府参与协调。

(二)健全法律法规为职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横跨产业、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其实施与运转离不开法律与操作层面的明确规定与制度设计。我国法律条文中都没有确切的关于学徒制法律地位、学徒合法身份与基本权益、校企双方权责的规定,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也缺乏具体规定。目前的政策停留在口号上的动员状态,缺乏细化可操作的规定,很难从根本上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发展。这使得我国企业、院校参与现代学徒制既缺乏法律依据,也缺乏操作规范。因此,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现代学徒制的法律地位,厘清学校、企业、师徒的权利与义务,保证各方的合法权利和法律约束,从法律层面确保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地位。

(三)建立多样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

中国职业教育地位地下,古代就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学生不想作学徒,中小企业是英国大学生的主要雇主,支持中小企业英国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经费管理灵活,这对我国构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动态管理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构建动态经费管理机制是我国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激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积极成为职业教育重要办学主体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英国以国家学徒制周的形式在全国宣传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培训的积极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社会声誉,为更多企业参与学徒培训发挥了促进作用。因此,我国也应该构建完善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宣传制度,积极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宣传活动。[8]

参考文献:

[1] 胡海青,朱家德.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1):51-59.

[2] 潘海生,曹星星.同源殊途:爱尔兰、英国现代学徒制治理理念与治理体系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7( 11) : 115-128.

[3] 吴凡.英国层级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

2019(12):79-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