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差错容易增加飞机飞行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了保证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应该严格控制人为差错。同时,综合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容易带来的明显影响,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为差错,有利于提升飞机安全飞行水平,保障飞行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
1.引发飞机飞行中人为差错的主要因素
1.1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对于飞机的飞行安全来说,环境条件是重要影响因素,一定程度上容易引起人为差错,环境具体指生活环境及工作环境。由于飞行员的工作环境缺乏稳定性,在飞机室内照明、湿度及温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影响飞行员的操作行为,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容易增加操作失误的发生概率。例如,在室内环境过于嘈杂的情况下,会影响飞行员获取信息的准确性,导致发出错误指令,不利于维持飞行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对于外部环境来说,恶劣的天气环境中,容易导致飞行员的飞行视线模糊,且影响飞行员的驾驶心情,埋下安全隐患。
1.2个人和团队因素带来的影响
除了环境因素外,飞行员自身的生理因素及心理因素也会引发人为差错。且不同的飞行员在个性特征层面存在差异,如性格以及能力等,同时,飞行员的操作状态通常会受到心理承受能力和综合素质影响,如心理状态不好时,容易出现思维逻辑不清晰以及操作失误,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除了需要考虑飞行员的个人因素,还应该提高对团队协作的重视,包含维修人员及地勤人员等,加强对以上人员协助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强化其沟通意识,给予飞行员更多配合,进而保障飞行的安全性。
1.3操作系统及管理制度的影响
引发人为差错的因素还包含飞行员操作飞行系统的科学性等,一旦飞行员操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容易引发操作系统的故障问题。同时,部分飞行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少科学完善的防错对策,会增加操作失误的发生概率,给安全飞行带来不良影响,一旦出现飞行安全事故,避免不了会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经济损失。此外,部分飞机的飞行系统设计缺乏人性化特点,缺少对飞行员生理特点及心理变化规律的综合考量,导致飞行员与操作界面距离不合理,不易于飞行员进行具体操作,容易增加人为操作的发生概率。并且,在缺少完善的飞行管理制度的情况下,飞行操作缺少科学的参考依据,无法保证飞行操作的正确性,也会引发人为差错。
2.减少人为差错保障飞行安全的有效路径
2.1强化飞行员的安全意识,加强高素质飞行团队建设
为了减少飞机飞行过程中的人为差错,保证飞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应该重视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科学完善的培训机制,包含短期培训及岗前培训,目的是提高飞行员的飞行能力及综合素质,进而提高飞机飞行质量。同时,飞行员应该增强锻炼身体意识,确保自身拥有符合行业发展标准的体制条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心理辅导活动,重视参与健康体检,全面掌握自身的生理状况和心理状态。此外,飞行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品质,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而达到提升飞行水平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应该增强飞行员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沟通意识,定期组织此类人员参加专门的活动,构建协同化飞行模式,组建一支高素质、强技能的飞行团队。
2.2加强对环境因素综合分析,减少外部环境带来的干扰
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时,既要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要考虑飞行工作人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加强对飞行员关于四季变换,飞行室的温度湿度的变化等基本常识知识了解,针对不同时期的季节变化,作出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如在冬季由于气温比较低,管理层要注重到对室内进行保温,确保飞行员能够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要对飞行员的生活情况以及其情绪多加关注,及时地对飞行员不良的工作状态作出调整,避免飞行员因为个人情感因素对工作安全呈现出一种漠然的态度,导致操作错误,造成人为差错,引发安全事故。
2.3重视构建高效的操作系统,构建人性化管理体系
操作系统必须要有严密的操作机制,并且要对其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能够有效进行防错的主要措施方案,尽量避免在飞行过程中因为没有及时地意识到小错误而酿成大错的事故发生。在组织管理上要实行人性化管理,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提高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建立科学的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将管理机制落实到每个飞行员身上,增强飞行员对管理机制的理解,有利于提高飞行安全水平,避免人为差错,减少安全事故的产生。
2.4加强基础设施规范建设,优化驾驶舱功能布局
飞行员在驾驶舱中对飞机进行操作,舱内的仪表设备及信息显示是飞行员正确操纵的依据,座椅的舒适程度、手柄的易操作性等都会对飞行员的操作产生间接影响。要不断完善设备的功能模块,提高显示器界面的清晰度,提高座椅的舒适度,合理设置各种开关和操作手柄等,提高人机的匹配程度。确保规章手册易于理解,提高飞机自动化水平,各类规章制度和运行手册是飞行员飞行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准则,相关部门在进行规章手册的制定时,要确保内容的易于理解和操作可行,以便于飞行员按照规章手册执行飞行任务。同时要提高飞机的自动化水平,保证手动操作模式和自动化系统模式不易发生混淆和错乱,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
2.5重视落实信息化建设,搭建多方信息共享平台
为了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应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打破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同时,在飞机起飞前、飞行中、落地前后多个环节融合信息技术,构建高效的信息系统,合理设置系统中的功能模块,确保飞行机组的全部功能均能得到发挥。此外,制定信息化管理流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拓展相关工作人员获取重要信息的途径,强化重要数据信息的共享,为各项工作的高效落实提供可靠依据,确保飞机管理系统的稳定运行,助推航空航天事业的稳定发展。
结语:对于飞机飞行安全来说,人为因素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受到环境及自身心理素质等层面的影响,飞行员容易在具体操作中出现人为差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了降低人为差错的发生概率,降低飞机飞行安全风险,应该加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分析,综合考量飞机飞行需求,定期组织飞行员参加专业化培训,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了解飞机操作要点,做到对飞机内部系统的熟练操作。此外,加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飞行员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强化彼此之间的配合,有助于降低人为差错发生概率,进一步提升飞机安全飞行水平。
参考文献:
[1]赵麟.飞行员人为差错影响民航飞行安全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21,36(05):94-96.
[2]朱川,徐德胜.航空人为差错检测及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研究[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8,29(06):5-9.
[3]张玉虎,樊宇,李庆谊.基于SHEL模型的飞行人为差错研究[J].教练机,2017(0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