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陈星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星君 ,. 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儿科杂志,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8107.
摘要: 观察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袋鼠式护理的观察组(34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4例),观察患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情况、满意度、负性情绪。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行为评分高,体格发育情况好,满意度评分高,负性情绪评分改善好,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护理中应用袋鼠式护理,能改善神经行为,促进体格发育,提高家属满意度,且减轻负性情绪,值得借鉴。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新生儿窒息;效果
DOI:10.12721/ccn.2023.158107
基金资助:

新生儿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在其出生后必须各方面的人员必须对其加倍呵护。新生儿容易出现窒息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认为该情况的发生与生产前或分娩时各种因素引起的胎儿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1]。患儿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面部以及全身皮肤青紫色,同时又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常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对于患儿而言,在临床干预中不仅要开展有效的治疗,还应该加强护理干预,使其预后得以改善[2]。在常规护理中,主要了解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然后再开展各种自主呼吸措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新生儿具有特殊性,在常规护理开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的不足,认为护理过程中应该重视亲密联系的建立[3]。袋鼠式护理能够符合新生儿窒息护理要求,进一步促进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够使得患儿个性系统健康发育,对其心理以及智力发展均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选取我院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观察袋鼠式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选取我院新生儿窒息患儿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男20例,女14例,胎龄37至42(40.28±0.83)周,头围30至38(34.28±1.74)cm,观察组34例,男21例,女13例,胎龄38至42(40.54±0.97)周,头围31至37(35.11±1.25)cm。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保持侧卧位,对其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出现异常时立刻通知医生进行处理,保证其呼吸状态平稳。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并不完全,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做好保暖工作,可以将其至于远红外保暖床上,观察病情情况,恢复良好时置于暖箱中。

观察组:①开展护理前需要向家长说明患儿病情情况,同时进一步讲解袋鼠式护理所存在的优势以及具体的护理内容,说明有关皮肤接触的基本原理,并且为其提供健康宣传手册、视频等,使其能更好的掌握各方面的知识,积极配合临床工作。②开展相关操作前对患儿心率进行有效的评估,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观察皮肤情况,在保证皮肤充盈良好的状况下开始护理干预。指导家长开展袋鼠式护理,在此过程中应该向其详细说明抱患儿的姿势以及体位,使得患儿置于胸前,并且保证其颈部至脚部完全的被包裹,并且贴合家长胸前,同时保证患儿呼吸通畅。③袋鼠式护理时间相对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家长需要长时间的保持同一姿势,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为患儿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会使得家长舒适度降低,因此需要指导家长在护理过程中正确的变换姿势,为更好的观察患儿表情、状态等,可以为其提供一面小镜子,同时要求家长在姿势变化时应该保持动作轻柔缓慢。④护理过程中需要将抢救仪器等准备好,并且对患儿相关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尤其是护理前以及护理后15min,需要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如心率、呼吸、体温等,并且做好保暖工作,使得患儿感受到温暖。为患儿创建轻松、愉悦的环境,需要对室内光线进行合理的调整。

1.3观察指标

神经行为: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查法;体格发育:身高、体重;家长满意度:6个方面,各100分;负性情绪: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x̄±s),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神经行为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神经行为对比(分)

截图1741772428.png注:与护理后对照组相比,*P<0.05。

2.2体格发育情况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体格发育情况对比

截图1741772454.png2.3家长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家长满意度对比(分)

截图1741772501.png2.4负性情绪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负性情绪对比(分)

截图1741772527.png3讨论

在新生儿围产期,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生儿窒息,相比于成人,胎儿以及新生儿对缺氧的耐受力较强,在出现短时间缺氧的情况时会导致轻度窒息的发生,不会对新生儿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也很少有新生儿出现后遗症,但是在窒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就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通常为4min以上,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4]。可见,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必须对其呼吸状况进行密切的监测,一旦出现不良情况应该及时开展抢救,并且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相关症状得以改善,并且尽可能的减少窒息所带来的不良影响[5]。新生儿各方面存在特殊性,其呼吸中枢发育并不成熟,并且存在呼吸不规则等情况,容易导致呼吸暂停的发生,在对患儿进行常规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对其窒息原因进行了解,然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主要为维护自主呼吸等,认为相关护理措施具有一定的考核操作性,但是所取得的整体效果不佳,同时也已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需要考虑到患儿疾病特点提供更加优质、合理的护理措施[6]

对于人体而言,触觉是最为原始的感觉器官,并且在护理过程中也可以将皮肤当做外在的神经系统,通过对其进行相关刺激,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有研究表明,温和的良性刺激皮肤能够使得相关系统获得各种良性反馈,如全身神经、内分泌等,该方式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作用,在与新生儿肌肤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家属的作用,积极开展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虽然新生儿不具备语言交流的能力,但是依然能够使其感到满足与需要,对其各种神经行为发育具有提升效果[7]。袋鼠式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所具备的护理理念较为先进,能够在患儿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要求家长能够与其进行长时间、大量的皮肤接触,在此期间能够促进家长与新生儿之间的交流,增进双方之间的感情,而且能促进触觉以及听觉的传递[8]。该护理模式主要通过皮肤的感觉功能,使得家长温和的皮肤与新生儿进行接触,进而使得分布在新生儿皮肤上的感受器得到进一步的刺激,有利于这类触觉刺激传递至大脑。有研究表明,通过皮肤上的感受器,能够对视觉以及听觉形成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并且到达人体中枢神经系统,进而使得中枢感受点被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对其智力形成也具有积极作用[9]。对于新生儿窒息患儿而言,通过相应的救治能保证其生命安全,但是短暂的窒息也容易引发严重后遗症,如神经行为发育迟缓、脑瘫等,进一步影响智力发育。通过袋鼠式护理的应用,充分发挥家长与新生儿之间天然的亲密感,使其能够进行更多的接触,通过触觉刺激对患儿神经发育发挥积极作用。在该护理模式下,也能够为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室内环境,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休息,促进生理状态的稳定性,减少身体消耗[10]。护理过程中家长能够拥抱以及爱抚患儿,通过双方之间的交流,使得家长与新生儿之间的感情得以提升,也能够提高家长重视程度,对患儿恢复情况进行密切的关注,促进其生长发育。临床认为,袋鼠式护理不仅能够降低神经紧张性,而且对神经递质分泌、胃肠蠕动均具有促进作用,使得生长激素水平等得以改变,进而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护理过程中,能够由专门的人员指导家长进行袋鼠式护理,使得护理内容更加合理有效,充分发挥其作用。

所以,袋鼠式护理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中,有利于神经行为的改善,加快体格发育速度,促进家属满意度的提升,负性情绪改善好,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陆丹琼,王金燕,余霞,等.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窒息患儿的神经行为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2):909-912.

[2]郭朝利.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及多科室协作在复苏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92-894.

[3]章瑶,徐振丽,徐鑫芬.NICU护士袋鼠式护理评估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J].护理学杂志,2020,35(17):40-43.

[4]何东梅,吕志平,林钻好,等.基于FMEA模型的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院内护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22,33(3):402-404.

[5]苏馨,杨银凤,王丹,等.袋鼠式护理模式配合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2):1415-1417.

[6]李皓瑾,彭明琦.高压氧联合袋鼠式护理干预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0,27(1):116-119.

[7]谈永芳,边改维.优质护理风险管理在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2,46(9):1494-1496.

[8]孟俊英,林琳,张晓莉.袋鼠式护理结合音乐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及发育指数的影响[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2):209-210.

[9]魏小燕,何婧.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体格发育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18(1):117-118.

[10]莫雅睿,冯淑菊,王亚静,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袋鼠式护理知识水平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20):1565-156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