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鲜云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鲜云 ,. 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儿科杂志,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8109.
摘要: 观察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于 2022年1月-2023年1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新生儿作为样本来开展此次研究 ,样本采集例数为90例,将这90例新生儿按照单双号分发法进行分组处理, 其中45例单号新生儿被划分至一组,小组命名常规组,组内新生儿采用股静 脉采血法干预,另外45例新生儿被划分至另一组,小组命名为研究组,组内 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干预,之后对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哭闹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经不同采血方式干预后,研究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78%,常规组 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2.22%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为4.44%,常规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0%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哭闹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低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新生 儿的疼痛程度低于常规组 (P<0.05); 研究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评价指标评 分高于常规组 (P<0.05)。 结论:对于新生儿来说,应在其护理中实施外周动 脉采血干预,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改善其
哭闹情况,并提升其家属满意度与一次穿刺成功率,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外周动脉采血;新生儿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DOI:10.12721/ccn.2023.158109
基金资助:

新生儿是指出生时间低于28天的胎儿,新生儿属于一个特殊群体,其身体 发育以及健康状况是家属最为关心与关注的问题,因此对于新生儿来说,需开 展早期的各项疾病筛查,用以排除疾病风险¹¹ 。在为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期间  最为常用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即为血液检查,但由于新生儿年龄较小,其血管不

够充盈且细小,因此在为其进行采血时难度较大,并且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

多次穿刺不仅会增加新生儿的痛苦,还会导致其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增加出现 医患纠纷的风险。为了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还需在为新生儿 采血时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采血方法,目前临床上采用的采血方法则为外周动脉采血法。为了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外周动脉采血的应用效果,本次研

究选取了90例新生儿进行研究,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定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之间 选定的研究样本 为这一阶段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共计90例,将这90例新生儿置于单双 号分发法中做分组处理后形成研究组与常规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常规组内45

例新生儿的男女比例为23:22,胎龄介于38-42周之间,平均胎龄(39.32±

1.12)周,日龄10-27天,平均日龄为(16.43±1.22)天,研究组内45例新 生儿的男女比例为22:23,胎龄介于37-42周之间,平均胎龄(39.28±1.19)  周,日龄11-28天,平均日龄为(16.45±1.21)天,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对

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纳入标准:  (1)新生儿家属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在同意书上签字;  (2)新生

儿各项生命体征较为稳定。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脏器功能疾病者;  (2)合并先天性疾病者。

1.2方法  

常规组新生儿采用股动脉采血法干预:将新生儿调整至仰卧位,将其臀部抬高 并使用尿布将其会阴部进行包裹,防止在穿刺时新生儿排尿。穿刺期间护理人 员可以使用约束带来约束新生儿肢体,以免因新生儿躁动导致穿刺失败。在进 行穿刺时,护理人员需严格恪守无菌操作的原则,需在对手部以及新生儿穿刺 部位皮肤进行消毒后再进行穿刺。穿刺点的选择应在新生儿髂前上棘与趾骨结 节连线的中心位置,并在动脉搏动较为明显的点位进行穿刺,穿刺5mm 左右

之后再进行提针,穿刺完成后通过无菌棉签进行穿刺点的按压止血。

 

研究组新生儿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干预:将新生儿调整至仰卧位,使其双手自 然伸直并置于身体两侧,护理人员使用一只手将穿刺侧的手肘关节托起,使用 拇指来绷紧前臂,通过另一只手来触摸新生儿的肱动脉,选择其中较粗的一个 点做按压痕迹标记,穿刺前要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有效消毒,进针角度 为与皮肤呈20°-45°左右夹角,待抽取血液满足检查所需用量后进行拔针,穿

刺完成后通过无菌棉签进行穿刺点的按压止血。

1.3评价标准

1.3.1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

对两组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情况进行记录,并计算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行组间

对比3。

1.3.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记录两组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有标本凝血、 标本溶血、呼吸暂停以及血肿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标本凝血+标本溶血+

呼吸暂停+血肿)145×100%4。

1.3.3哭闹情况对比

对两组新生儿的哭闹情况进行记录,其中包括有哭闹次数以及持续时间等5。

1.3.4疼痛情况对比

使用NFCS 量表来对两组新生儿针刺时、针刺后30s、针刺后60s 以及针刺后 90s 等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此量表中包含伸舌、缩唇、面颊颤动、舌 双侧向内卷起、横向咧嘴、纵向咧嘴、双唇张开、鼻唇沟加深、双目紧闭以及 皱眉等具体指标,存在上述表现计1分,无上述表现计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

痛程度越严重。

1.3.5家属满意度对比

对两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评分,具体指标包括有穿刺方式、穿

刺效果、护理质量以及穿刺技能等,分值越高表示家属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 t和 X²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

资料、计数资料,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组间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新生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 (n,%)

截图1741830604.png2.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详情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截图1741830650.png2.3组间哭闹情况对比,详情如表3所示。

表3两组新生儿哭闹情况对比(x±s)

截图1741830688.png2.4组间疼痛情况对比,详情如表4所示。

表4两组新生儿疼痛情况对比(x±s, 分)

截图1741830718.png2.5组间家属满意度对比,详情如表5所示。

表5两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对比(x±s, 分)

截图1741830748.png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及三胎政策的不断开放,新生儿的数量也明显提升,同 时受到优生优育政策的影响,大部分新生儿均需进行各项检测,用以了解其身 体健康状况以及发育情况。血液检查属于新生儿身体健康中应用最为广泛且 有效的检查方式之一,这种监测方式可以对新生儿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在为新生儿进行血液检查期间发现,由于受到年龄因素以及疼痛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穿刺时容易出现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的情况,从而影响穿刺效果以及家 属满意度,并且如果无法改善新生儿的疼痛情况还会对行为能力以及生理健康 产生一定影响,并影响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健康,这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 不良影响°。为了提升新生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还需为其选 择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血方式,临床上常用的采血方式包括有股动脉采血法以及 外周动脉采血法等具体方法,其中股动脉采血法在以往的临床检查过程中应用 较为广泛,但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 时由于股动脉属于一种大血管, 一旦进行多次穿刺极易导致各种不良反应的发 生,因此目前临床上主张以外周动脉采血法来为新生儿进行采血。与股动脉采 血法相比,外周动脉采血法的采血部位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操作人员的视野更 加清晰,同时止血方面也更加容易,因此这种采血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有 效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外周动脉采血法进行干预的研究组中,新生儿 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哭闹情况、疼痛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

等指标均明显优于采用股动脉采血法干预的常规组。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来说,应在其护理工作中使用外周动脉采血法进行干预

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胡慧慧,傅香梅,廖青慧.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

,2022,43(05):1424-1426.

[2]张艳秀,梁莹莹.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城乡企业卫

生,2022,37(03):22-24.

[3]刘宜玲,鄢建华,杨佳.划线定位斜刺法对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4):3544-3545.

[4]罗旋旋,刘芳芳,刘跃,等.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

,2020,15(15):159.

[5]陈伟珍.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

,2020,49(03):219-220.

[6]徐雪兰.新生儿桡动脉、股静脉采血方式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9,17(21):161-163.

[7]陈惠开.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3(14):205-207.

[8]罗乔芬.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两种穿刺方法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

志,2019,6(35):51+54.

[9]潘婷.外周动脉采血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4(14):8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