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要关注大众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合理展开声乐创作及声乐表演,为人们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1.在声乐艺术中融入审美内涵的重要作用
融入审美内涵能够让声乐艺术与听众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能够全面体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意义。
1.1突显价值
审美内涵可以体现出声乐艺术的价值,促进声乐艺术的发展。声乐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需求,而且涉及很多的内容。不管在声乐创作方面还是在声乐教学方面,都需要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审美内涵在声乐艺术的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会决定着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另外,审美内涵是声乐艺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审美技巧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促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声乐艺术。因此,在声乐作品中,有效融入审美内涵,可以提高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增强声乐作品的整体效果。
1.2情感共鸣
在声乐艺术当中充分体现审美观念,能够将声乐创作者的情感集中融入到乐曲当中。在日常听歌的时候,受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乐曲类型,然后跟着音乐的旋律就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仅能够提高受众对音乐的喜爱程度,还可以激发受众的创作热情。从中发现自己身上的音乐细胞,提高受众对音乐的兴趣,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到声乐学习和创作的过程中,为声乐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3艺术推广
声乐的艺术种类有很多,除了流行歌曲之外,一些戏曲、京剧,都是我国文化的精粹。所以,进行声乐的推广和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之美。这需要从现代化视角去解读不同声乐种类的美学价值,然后研究放大这些价值的有效方法。
2.分析声乐艺术中应具备哪些审美内涵
声乐有许多组成部分,通常是要通过曲调、歌词、人声及伴奏共同结合来创作音乐。要根据这些不同组成部分的特点,分析每个环节应具备哪些审美内涵,并充分研究美学艺术如何在声乐当中体现出来。
2.1韵律之美
声乐是通过音乐的手段和表现方式,给人声注入艺术生命,是音乐具有审美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声艺术化的歌唱。所以,由节奏、旋律、节拍、力度、速度、调式、调性等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流动音响是声乐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而且声乐艺术的基本形态也完全借鉴了音乐的表演形式,从而形成独唱、合唱和重唱等类型。因此,只有当人声与音乐相融合时,才能被称为“歌唱”。而作为最直接的情感表达方式,声音具有感染力,能够深刻地传达出人们内心的思想感情,进而引发他人的情感共鸣。
音调、音色和音律是声音的三大要素,音调的高低可以刺激到听众的听觉感官;音色可以凸显出表演者与他人之间的差异,而音律则反映出表演者的心理活动。所以,音乐表现力可以体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例如,声乐作品《七月的草原》,整体上的音调较高,会给听众以大气磅礴、婉转清丽的感觉,令人联想到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象以及威武雄壮的草原英雄形象,并且作品通过花腔高音巧妙的音响处理,将生机盎然、美丽壮阔的草原七月美景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2.2歌词之美
歌词的创作会突显出一个人的文学水平,要关注音律上的平仄之分,要通过歌词来加深受众对音乐的印象。一般来说,歌词当中的句子应当简练,不能过于复杂,要便于理解,便于记忆。同时,歌词当中要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对音乐进行升华。比如,曲词中有些绘景的语句,大多呈现出借景抒情的倾向。创作者着重通过文学语言的形式,开启了人们从感觉、知觉开始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激活了大脑的形象思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领域。
2.3人声之美
歌词虽然有独特的韵律,在朗读的时候能够觉得朗朗上口,而且有许多的修饰词,受众在听音乐的时候都会关注歌词的内容。不过,想要突显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还需要通过人声演唱的方式,根据音乐的旋律特点,确定音乐的类型,分析这首歌曲适合男生演唱还是女生演唱,然后由音乐专业的人才,结合声乐技巧,将歌曲演唱出来,才能突显出这首歌曲的独特魅力。有些爱国主题的音乐自身具有磅礴的气势,想要体现审美内涵,仅凭一位演唱者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设计合唱、重唱等演唱形式,再加上民族、美声、原生态、通俗等唱法,来表达声乐之美。
2.4伴奏之美
在声乐艺术领域,不仅保留着纯人声表演的声乐品种,而且还出现了很多由乐器、音响等伴奏的声乐作品,甚至许多原生态的演唱也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乐器,以求能够更加有效地体现出艺术魅力。虽然伴奏只是声乐的外部“包装”,不会介入到歌声内部,很少会干预到歌唱的旋律。但是,从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来看,伴奏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在技术层面上,伴奏不仅可以提示表演者歌曲的节奏、音高和速度,让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能够合乎韵律和曲调,而且能够营造出合适的氛围和意境,让表演者更加投入地进行演唱。在内容方面,伴奏可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2.5创新之美
目前,很多创作者都会在原创乐曲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见解,修改音乐曲调、配乐节奏和演奏乐器。比如,把二胡演奏的乐曲改成用钢琴弹奏。这可以重新诠释声乐的美学定位,让声乐受到更多人的喜爱。不过,在创新时应尊重原创,要取得原创作者的许可。
结语:从声乐的组成结构来看,包括音乐曲调、乐器的选择、歌词创作、人声演唱以及伴奏等多个方面。要注意根据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确定声乐的类型,考虑是否需要在声乐表演环节创新演唱方式。这才能真正突显出音乐艺术的审美内涵,让受众能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了解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杨颖.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与造型特征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4):97.
[2]邹萌.论艺术审美特征在钢琴教育中的体现[J].当代音乐,2020,(5):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