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评价
陈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宏,.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评价[J]. 神经科学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665.
摘要: 脑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上是指由于大脑功能出现障碍而引发的系统性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情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病情进一步恶化时会出现器质性病变。虽然该疾病的主要特点与大脑的功能活动有关,但是在进行常规医学影像学检查的过程中却可能无法发现异常,因此需要针对性的检查措施以及及时的治疗。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的前提下,副作用越小的治疗方案越对患者有利,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可以精确地量身定制,在保证治疗范围的情况下维护周围正常组织功能,因此在需要对脑功能性疾病进行“器质性”手术时具有很大的优势。
关键词: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脑功能性疾病
DOI:10.12721/ccn.2024.157665
基金资助:

一、前言

脑功能性疾病在临床也称作功能性脑病,是患者出现非器质性病变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当患者大脑皮层功能失调而引发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时则会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但是在使用医学影像学检查时往往不会发现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头晕、头痛、认知、情感以及运动功能障碍等,其发病机制包括神经递质学说、神经回路学说等,其中当神经递质为主要罪魁祸首时有些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脑器质性干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SRS)为临床较为精确的放射治疗技术,治疗原理为使用高能量的射线,如伽玛射线或X射线,聚焦在病变组织上,可以摧毁或缩小病变组织[1]

二、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和脑功能性疾病

1.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概述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疾病的原理是采用高能量的射线如伽码射线或X射线,将射线聚焦在患者的病变组织上,摧毁或缩小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而帮助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该技术不仅结合立体定向原理以及医学影像学技术帮助患者进行精准定位[2],而且采用微小的切口或穿刺技术进行手术操作,这不仅可以减轻传统开颅手术中的大面积组织损伤,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正常的脑组织以及神经结构,降低患者手术的风险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于传统手术,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可以为患者提供非侵入式以及高精度的临床治疗,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清理病变结构,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的损伤,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满足患者的临床治疗需要,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同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形成综合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2. 脑功能性疾病

2.1概述

脑功能性疾病,也称为功能性疾病,它是与器质性疾病相对而言的。它主要是由于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这类疾病通常不涉及组织结构的改变,虽然影像学上看上去病情相对轻微,但是有时严重影响患者工作或者生活等导致严重的后果。常见的脑功能性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其症状包括头疼、头晕、虚弱、失眠等,但脑细胞并无实质性损害,CT扫描和显微镜下脑结构也未见异常。另外,功能性脑病还可能引起神经衰弱,影响学习、工作、生活等。治疗脑功能性疾病时,通常建议趁早治疗,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神经元修复,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喝水、多锻炼,也有助于疾病的恢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脑功能性疾病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如脑梗塞或脑出血,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2.2.脑功能性疾病的类型和临床表现

脑功能性疾病涵盖多种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神经官能症、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认知障碍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能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失眠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三、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1.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在脑功能性疾病中的应用实例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一种利用高精度立体定向技术和放射线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定向,将高能量的放射线准确地聚焦在病变组织上,从而破坏病变组织的功能或结构,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对于某些类型的神经官能症或焦虑症,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副作用明显,可以考虑使用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定向,将放射线聚焦在引起症状的特定脑区,从而调节脑内的神经递质平衡,改善患者的症状。

2.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疗效评估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疗效评估通常包括临床症状的改善、影像学检查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在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等。同时,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来观察病变组织的变化情况。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脑功能性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疗效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讨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密切的监测和调整。

四、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脑功能性疾病的优势与限制

1.优势

(1)高精度定位: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采用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定位设备,可以实现对病变组织的高精度定位,确保治疗精确无误。(2)非侵入性:与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不需要开颅手术,因此具有非侵入性的优势,减少手术风险和患者的痛苦。(3)副作用小:由于治疗精确,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因此治疗后患者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相对较少。(4)适用范围广: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可以应用于多种脑功能性疾病,包括一些传统手术难以治疗的病变。(5)恢复快:由于治疗过程非侵入性,患者的恢复时间通常较短,可以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

2. 限制

(1)设备和技术要求高: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需要先进的影像技术和定位设备支持,因此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可能限制其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2)治疗周期长:与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治疗周期通常较长,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预期效果。(3)对某些疾病效果有限:虽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可以应用于多种脑功能性疾病,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脑肿瘤,其治疗效果可能有限。(4)可能的并发症:虽然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放射性坏死、水肿等,需要密切观察和处理。(5)费用较高:由于设备和技术要求高,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治疗的费用通常较高,可能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五、结论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脑病的发病率以及检出率越来越高。经过正规的诊疗以及调整生活习惯等一般都会得到较满意的预后,但是一部分功能性脑病在药物、心理等治疗无效且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相应脑功能区域的手术,这时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相对于传统手术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它靶向性强、创伤小、副作用小,恢复快,它在治疗周期内可分析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帮助患者解治疗有效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患者的治疗时间进行调整,最终改善患者的脑功能评分但相对而言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将在脑功能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3]。但是它同时也对手术评估者以及操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在将来的临床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究明确其手术指征以及不同治疗方案。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