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传输量的暴增,网络传输方式和网格的复杂化,整个网络系统的结构正以几何倍数的规模增长,当然与之而来的就是网络故障的发生率。在依靠网络传输的信息化社会当下,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网络信息传输安全性越来越重要,加强通讯网络信息优化,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1当下我国电力通讯网络的不足之处分析
1.1电力通讯网络本身的可靠性较差
从我国的电力网络运作现状来看,电网的主体部分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成的基础电网,很多设备和线路的运作时间都较久,出现超负荷运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再加上行业从事人员数量和经验的不足,很多具有潜在隐患的节点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排查,这很容易导致电力通讯网络出现各种问题。
1.2网络结构和划分层次不合理
网络系统的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结构本身的不合理性很容易导致通讯成本的提升。我国当下的电力网络系统就存在很多的不合理之处。很多人都知道,通过升级改善传输单板承载量能有效提升网速,但是同时让单一线路同时满足多线路的网络通信需求,这会大大提升通信线路的负担,复杂无序的拓补结构,让子系统出现崩溃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引起大面积的网络故障。从层次结构方面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的三级别的管理模式中,每个级别的划分层次并不合理,这很容易导致传输中,因为划分界限模糊的问题,大大提升识别鉴定的传输时间,从而引起较为明显的卡顿和延迟的情况。在划分层次不合理的背后,实际反映的就是架构设计上的不合理。在我国,一般将电力通信网络分为三个级别进行管理,不同机构及部门使用不同级别的网络通信系统,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出现网速卡顿或延迟等的情况,这与其系统结构划分不清有关,从而导致了网络通信线路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架构需要重新设计和修改,以减轻网络信号延迟等情况。
2IMS互联互通方案
在电力系统中,IMS行政办公交换网互联互通方案主要包括3种方式:(1)核心网之间互联互通;(2)与现网互联互通,如调度交换网和原行政交换网等;(3)与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2.1核心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在电力系统中,各个省公司的IMS核心网之间主要通过IP数据通信网承载业务并进行互联互通。ENS服务器全国分两级部署,当进行跨省呼叫时,通过对用户SIP号码进行格式转换和域名解析,在ENS服务器中查询与上述域名相匹配的它省ICSCF的地址,通过综合数据网路由转发至对端ICSCF,进而完成整个呼叫过程的接续。
2.2与现网之间的互联互通
由于当前利用IMS技术新建的行政办公交换网与现网的行政办公交换网需要并行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采用IMS技术建设的核心网需要和目前的程控行政交换网进行互联互通;程控交换网汇接设备接口与IMS核心网的互联互通主要采用其E1数字电路中继来实现;而物理链路的互联互通,主要通过行政交换网汇接局设备将呼叫数据转发至IM-MGM设备所处的局向,并通过E1链路与C3、C4汇接局对接而实现的;IMS核心网在与调度程控网互通时,需遵循几个原则:(1)单向互通;(2)IMS用户只能作为被叫;(3)如果想直接互通,需经过行政电路交换网的转接;同时,如果IMS要实现与其他电力企业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1)需要通过现网电力交换网的转接;(2)如果现有的汇接局被IMS核心网取代,需要在IM-MGM设备中配置对应的链路数据。
2.3与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
IMS核心网的建设,最终将实现号码资源的统一整合及管理,随着IMS核心网的建设的持续推进,各省公司,地市公司及下属单位将逐渐不会与三大运营商的公网进行互联互通,而是将根据相关单位的具体情况,统一采用公网运营商集中出入局的的方式。IMS核心网与运营商的的控制层和业务层面的互联互通一般是通过E1数字电路中继方式来实现的,但是这些必须在做好相应的信息安全的工作前提下进行,同时,针对已经建设好软交换系统的单位,也可利用SIP中继的方式实现。IMS核心网在建设过程中,如果IM-MGW设备位于省公司,地市公司与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的中继链路可以由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1)通过传输网连接到省公司的IM-MGW设备;(2)将IM-MGW放到地市公司,以便于相关业务的对接;如果将IM-MGW设备放置在地市公司,互联互通点也放置在相应的地市公司,IM-MGW设备可以直接与运营商的中继链路相连实现互联互通。
3IMS技术的应用
目前IMS技术在电力通信实际运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电力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等两个方面,随着IM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通信系统深入的推广,将会为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提供强力的支撑。
3.1电力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科学的持续进步,电力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和发展。IMS技术的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应用,就是很好的证明,直接推动了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将常规化办公推向着便捷化办公。IMS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合理运用,将网络办公、视频通话以及语音通话技术有效结合,改变了传统办公对办公网络空间和时间的的限制,工作人员可以忽略办公的位置和时间上的影响,有效打破传统办公网络的的限制,同时也可以保证员工在非工作区域的办公质量、提高效率。IMS技术虽然在电力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为电力通信系统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3.2安全生产方面
电力通信系统的数据网和光纤通信在保障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IMS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弥传统中的数据网以及光纤通信方面的不足,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操控工作和配网自动化管理,这也是实现遥感、遥测以及遥视的重要途径。IMS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加强原有通过输电线路进行通信传播的安全性,使电力通信过程更加安全高效,而且能有效解决配电网站站点分散造成配网建设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在配电网站站点分散的问题上,为了实现对配电网络建设管理的遥控,通过对公网的使用,加上合理的措施,进而可以实现传输数据的稳定安全性。IMS技术已经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随着IMS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应用,IMS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应用一定可以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结束语
IMS技术是在本世纪初期提出来的,经过短短的几年的发展,其应用成果已经得到各通信运营商的认可。结合IMS技术发展的近况,介绍IMS技术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介绍IMS行政办公交换网互联互通实现的方案,讲解IMS技术在电力通信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方面的应用。随着IMS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解决行政交换网的生产办公、运维管理以及相关业务支撑等多方面需求,为电力通信网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张达,张婷,戴国华.终端VoLTE与RCS融合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4,(14):28-31.
[2]王辰,李志锋,刘钧.基于IMS的VoLTE语音业务实现方案的研究及优化[J].电信技术,2015(1):86-89.
[3]刘俐利.IMS系统在电力通信网的应用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4(03):26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