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与优化
姚子文1 陈冠坤1 高伟旭1 张诗荟1 李默涵2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姚子文1 陈冠坤1 高伟旭1 张诗荟1 李默涵2,. 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与优化[J]. 传感器研究,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摘要:
据估计,农业消耗了世界约70%的淡水资源,因此高效灌溉对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将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农作物灌溉当中,借此实现有效灌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与优化进行研究,旨在将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优势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农作物灌溉应用优化
DOI:10.12721/ccn.2023.157084
基金资助:

传感器网络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项变革性技术,这些网络由互连的传感器组成,可以收集、传输和分析现场数据。在农作物灌溉的过程中,传感器网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提供实时和精确的数据,传感器网络使农民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从而达到优化用水、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目的,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1.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应用

1.1监测土壤湿度

土壤湿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关键因素,根区充足的水分对于植物的养分吸收、光合作用至关重要。水分不足会导致水分胁迫、作物品质下降,甚至歉收;相反,过多的水分会导致根部疾病并减少植物根部的氧气利用率[1]。传感器网络在有效量化和管理土壤湿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湿度传感器部署在田间,连续监测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含量,这些传感器可以提供土壤湿度水平的实时数据,使农民能够准确评估作物的实际需水量。

1.2利用传感器收集天气数据(温度、湿度、降雨量)

传感器网络在收集实时天气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方面可以发挥关键作用,天气传感器被战略性地放置在现场以监测这些参数。将实时天气数据与灌溉调度算法相结合是优化灌溉实践的有效方法,其工作原理如下:(1)数据收集:天气传感器不断收集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中央控制系统。(2)数据分析:控制系统处理天气数据并将其与网络中其他传感器的土壤湿度数据相结合。(3)灌溉决策:系统使用复杂的算法确定何时需要灌溉以及需要多少灌溉。例如,如果预测高温和低湿度,系统可能会启动灌溉以防止作物缺水。(4)自适应灌溉:通过整合天气数据,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天气条件动态调整灌溉,这确保了在必要时进行灌溉并在条件有利时进行节约,从而提高了用水效率[2]

1.3检测作物水分胁迫

当植物没有获得足够的水来满足其生长需求时,就会发生作物水分胁迫,从而导致一系列明显的症状,识别这些迹象对于早期干预和有效的灌溉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检测和监测作物水分胁迫,可以部署传感器网络来测量植物的各种生理参数,这些传感器可以为评估作物的健康和水分状况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测量的一些关键生理参数包括:(1)叶子水分含量:传感器可以测量植物叶子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在水分胁迫下会降低。(2)气孔导度:该参数表示气孔(叶子上的小开口)打开和关闭的速率,气孔导度降低是水分胁迫的标志。(3)叶子温度:由于蒸腾作用减少,缺水的植物可能会表现出较高的叶子温度。

2.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优化策略

2.1网络设计与部署

首先,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和数量。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成功取决于为特定应用选择正确类型和数量的传感器。选择考虑因素包括:(1)传感器类型:不同的传感器是为特定目的而设计的,例如土壤湿度、天气条件或植物生理参数,传感器类型的选择取决于有效灌溉管理所需的信息。(2)准确性和精密度:传感器应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具有低测量误差的高质量传感器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其次,采用现场最佳传感器覆盖的放置策略。传感器的战略布局对于确保农业领域的全面和代表性覆盖至关重要,可以采用多种放置策略:(1)基于网格的放置:传感器以网格图案均匀分布在整个场地上,这种方法确保了均匀的覆盖范围,但对于大的或不规则形状的区域可能需要更多的传感器。(2)基于区域的放置:传感器根据土壤类型、地形或作物品种等因素分为区域,这允许在每个区域内进行定制的灌溉管理。(3)传感器深度:在土壤湿度监测中,传感器可以放置在不同的深度以捕获根区的湿度变化,这有助于优化不同土层的灌溉。

2.2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方面,引入数据聚合和融合技术。从农作物灌溉网络中的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可能是巨大且多种多样的,有效的数据聚合和融合技术对于管理和理解这些数据至关重要。为此,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将来自特定区域或区域内的多个传感器的数据组合起来,以提供现场条件的整体情况,这有助于识别局部问题。(2)聚合一段时间内收集的数据以分析趋势和模式。例如,每周或每月的总结可以突出显示土壤湿度或天气条件的长期变化。另一方面,解释传感器数据并做出明智决策的算法。算法在将原始传感器数据转化为灌溉管理的可行策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灌溉调度算法:这些算法使用土壤湿度、天气条件和作物类型的数据来确定何时需要灌溉以及需要多少灌溉,它们可以基于规则或基于机器学习,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2)水分胁迫检测算法:算法分析植物生理参数以检测水分胁迫的早期迹象,及时触发灌溉调整或警报以防止作物受损。(3)预测模型: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土壤湿度或天气状况,从而实现主动的灌溉规划[3]

2.3能源管理与维护

首先,加强对传感器节点电源的合理选择。为传感器节点选择合适的电源对于确保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灌溉中的持续运行至关重要。电池供电的传感器由于易于部署和维护而被广泛使用。然而,电池类型和容量的选择取决于传感器能耗和所需运行寿命等因素。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为偏远或室外环境中的传感器提供可持续的电源,它们将阳光转化为电能为电池充电,延长传感器节点的使用寿命。另外,一些传感器可以利用周围环境的能量,例如振动、温差或风,能量收集系统可以提供可再生能源,减少更换电池的需要。其次,加强对传感器的定期维护和校准。为了确保传感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定期维护和校准至关重要。为此,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传感器校准:传感器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漂移,导致读数不准确,在现场或受控环境中进行定期校准可以纠正这些错误。(2)电池更换:对于电池供电的传感器,需要定期更换电池,以防止传感器节点意外耗尽电力。(3)传感器清洁和保护:清洁传感器并保护它们免受灰尘、碎片和极端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准确性。

3.结语

综上所述,传感器网络通过提供实时数据来监测土壤湿度、跟踪天气状况和检测农作物的水分胁迫,极大地提高了农作物灌溉的质量和效率。通过数据处理、分析以及与灌溉系统的集成,这些网络可以实现精确、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传感器网络在农业可持续水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优化其应用,能够更好地实现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对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帆,廖桂平,李锦卫,刘航.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作物环境信息监测中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08,14(03):55-56.

[2]王宁.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灌溉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杨国威.面向农业精准灌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7.

第一作者:姚子文,男,2004.04.30,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

第二作者:陈冠坤,男,2004.08.17,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汉,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

第三作者:高伟旭,男,2004.11.24,河北省安国市,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

第四作者:李默涵,男,2005.5,河北张家口,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软件工程专

通讯作者:张诗荟,女,1990.4,河北张家口 ,汉族,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图像处理

课题:202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农作物灌溉及施肥智慧决策平台,项目编号:S2023100920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