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单纯性肥胖作为现代儿童较为常见的问题,对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不但会导致患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患儿肥胖可能导致后续的生活中肥胖逐渐严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升,最终导致患儿的生活质量降低[1-6]。儿童单纯性肥胖作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日渐上升,在对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研究当中能够发现,儿童的单纯性肥胖往往是由于机体代谢存在问题而导致的,因此通过对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应用内分泌检测的措施,对儿童的内分泌各项指标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患儿的各项指标采取调节措施,使患儿的内分泌失调情况得到缓解[7-10]。本文通过对内分泌检测应用于单纯性肥胖儿童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作出了如下的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20年至2021年之间收治的单纯性肥胖的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纳入与排除的方式从中选取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前来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从中随机选取120例儿童对照。将单纯性肥胖患儿作为研究组,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并整理为表1的数据。其中两组儿童各120例,对照组当中男性儿童68例,女性儿童52例,平均年龄为9.8±1.6岁;研究组当中男性儿童64例,女性儿童56例,平均年龄为9.6±1.8岁。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本次研究可以进行。研究组患儿纳入标准:患儿经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肥胖,患儿不存在严重并发疾病。排除标准:患儿家属拒绝本次研究;患儿依从性较差,存在血液类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儿童健康,前来我院采取体检措施;排除标准:患儿家属拒绝参与本次研究,患儿经临床诊断存在内分泌类疾病。本次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认证,并且参与研究儿童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
2. 方法
对两组儿童进行静脉采血,两组儿童均处于晨起空腹的状态进行静脉血的采集,采集4mL,并将血标本及时送检。通过检验科对采集到的儿童血清进行检测,将检测的结果进行整理,对比两组儿童血糖、胰岛素、血脂、促甲状腺激素等水平,从而分析单纯性肥胖患儿与健康患儿的指标差异。
3. 统计学方法
通过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儿童血清标本的检测,将结果进行整理。其中对两组儿童的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进行对比,得到表2的数据。能够发现,研究组当中的单纯性肥胖的儿童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对比对照组的健康儿童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儿童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对比
对比两组儿童内分泌激素水平,整理为表3的数据。能够发现研究组患者生长激素水平对比对照组健康儿童明显较低,促甲状腺激素以及游离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儿童内分泌激素水平对比
将研究组当中患儿在采用内分泌检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得到表4的数据,能够发现,在应用内分泌检测的情况下,可以使单纯性肥胖的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
表4 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
三、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现阶段的儿童而言,出现单纯性肥胖的概率逐步提升,根据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单纯性肥胖儿童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在不采取控制手段的情况下,会导致单纯性肥胖的儿童数量超过发达国家,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11-17]。单纯性肥胖作为对儿童成长发育影响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出现的原因主要以饮食以及锻炼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儿童出现肥胖的情况。在儿童出现单纯性肥胖时,会导致患儿的成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会导致儿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提升,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育。儿童在出现单纯性肥胖时,不但自身的身体机能受到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不利于患儿的成长发育[18-22]。
目前研究表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出现原因主要与儿童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内分泌代谢出现问题时可能导致患儿出现单纯性肥胖,同时内分泌与肥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对于内分泌的研究需要重点研究。儿童在存在单纯性肥胖的情况下,在婴儿期出现时会导致关节承受的重量增加,导致患儿出现股骨损伤等疾病,同时肥胖程度较高的患儿发生皮肤感染等疾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对于存在单纯性肥胖的患儿,应当及时的采用内分泌检测的措施,对患儿的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患儿的内分泌指标为患儿采取干预措施与治疗手段,从而使患儿的肥胖情况得到调整,使患者的内分泌指标恢复到正常的水平,保障患儿的健康成长与发育[23-25]。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存在单纯性肥胖的患儿与健康患儿之间进行对比,同时采用内分泌检测的措施对两组儿童的相关激素指标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单纯性肥胖的患儿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水平对比健康儿童明显较高,同时存在单纯性肥胖的患儿生长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差异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单纯性肥胖的患儿与健康儿童促甲状腺激素与有利甲状腺激素之间的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为患儿采用内分泌检测后可以根据患儿内分泌激素的情况为患儿采用适当的治疗措施,为患儿调整存在的内分泌紊乱的情况,从而使单纯性肥胖患儿的症状得到改善,使患儿的肥胖情况有所调整,进而使患儿能够保持健康成长,避免心血管疾病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师伟佳,万乃君,张骞,商然,张勍烨.单纯性肥胖儿童实施延续护理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刊,2021,56(12):1380-1383.
[2]崔一帆,董明明,胡丹,马贤芝,肖绪武.血清趋化素、瘦素、脂联素浓度与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脂代谢的关系[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2,30(05):548-552.
[3]谭咏,王玉洁.单纯性肥胖儿童骨密度、25(OH)D_3水平与炎症指标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42(21):2601-2605.
[4]王婷,潘嘉严,夏维.青春期前单纯性肥胖儿童骨龄、血清胰岛素生长因子-1水平与BMI的关系[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0):1302-1304+1318.
[5]马欣,王艳,王官利.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05):664-667.DOI:10.19568/j.cnki.23-1318.2021.05.0026.
[6]马佳,施瑞.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对糖脂代谢和下肢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05):751-752.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1.05.015.
[7]刘娅,李杏红.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神经行为异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指标[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05):775-776.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1.05.025.
[8]陈卫芳.单纯性肥胖儿童干预与健康指导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1,40(29):178-182.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1.29.178.
[9]郑怜玉.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与微量元素水平的关系[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03):395-396+401.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1.03.013.
[10]林莉.单纯性肥胖学龄期儿童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03):154-156.
[11]王诗佳,刘庆阳.儿童单纯性肥胖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21,13(02):108-111.
[12]李毓清.营养和运动综合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11):205-207.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1.11.075.
[13]史梦丽. 肥胖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和甲状腺功能关系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21.DOI:10.26921/d.cnki.ganyu.2021.000522.
[14]刘凯林. 儿童单纯性肥胖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骨代谢间关系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21.DOI:10.27258/d.cnki.gnxyc.2021.000471.
[15]骆晓燕.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症与代谢综合征[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01):211-213.
[16]张蕾. 单纯性肥胖儿童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炎症指标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21.DOI:10.26994/d.cnki.gdlyu.2021.000040.
[17]胡俊龙. 单纯性重度肥胖儿童钙卫蛋白水平的变化[D].大连医科大学,2021.DOI:10.26994/d.cnki.gdlyu.2021.000057.
[18]魏璐璐.单纯性肥胖症儿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06):147-148.
[19]吴琼,严维.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血脂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5):779-780.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5.055.
[20]卢欣,王杨.血清炎症递质与单纯性肥胖儿童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592-594.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4.048.
[21]羊小华,何炜,黄旭峰,谢忠罗,黄正国.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水平分析[J].浙江医学教育,2020,19(04):58-60.
[22]高新颖,常宇娟,石凤英,王岩.综合干预前后肥胖儿童体成分变化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2):186-187.
[23]刘俊闪,崔宁华.单纯性肥胖儿童血糖、血脂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3):438-439.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3.049.
[24]殷侠,白景芝,邱丙平.学龄期儿童单纯性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2):219-220.DOI:10.19937/j.issn.1671-4199.2020.02.020.
[25]王会角,庞随军,高永伟.单纯性肥胖儿童内分泌激素的变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07):1073-1075+1070.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0.0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