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作用分析
王淑文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淑文,. 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作用分析[J]. 肿瘤研究,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摘要: 目的:探究放疗护理对转移性脑肿瘤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调查的是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例数均是40例,分别进行常规放疗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在放疗护理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将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很好的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放疗护理;转移性脑肿瘤;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基金资助:

转移性脑肿瘤属于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指的是脑组织神经系统以外的其他肿瘤转移造成的,导致脑部或神经脊髓出现占位性的病变情况。对于该病采用的是放疗和手术治疗,但放疗可出现不良的情况,如睡眠障碍、不良情绪等[1-2],因此,需要对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进行重视。临床护理路径是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病情变化为中心,围绕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帮助患者进行治疗,以便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次对80例转移性脑肿瘤的患者在放疗护理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调查的是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将其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病例数均是40例,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33-61岁之间(48.15±2.36)岁,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在34-60岁之间(48.09±2.41)岁,组间数据没有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转移性脑肿瘤的诊断标准,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自愿签署同意书,无精神障碍,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患有其他器官组织严重功能障碍、长期服用镇静类、安眠药物的患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护理,为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介绍医院的布局和环境,保证病房内的清洁舒适,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可适当布置一些饰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为患者进行综合性的辅助检查和临床观察,给予药物治疗。

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包括(1)建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是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护士等,上岗之前对其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并经考核之后才能上岗,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检查报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在护理中严格按照护理流程执行。(2)心理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的相关健康知识,使其对疾病有一定的认知,主动和患者交谈,了解其性格特征,为其进行专业性的心理疏导,以便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3)生活护理:放疗过程中患者常会有不良反应的发生,常见的是恶心呕吐、厌食头晕,可降低患者的身体状况,此时需要按照护理流程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主要是易消化的、低盐低脂低糖、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以及高蛋白的食物,必要情况下可进行肠胃营养支持。放疗中患者还会有皮肤方面的改变,需要密切给予关注,保证其清洁干燥,不可使用酒精、碘伏等清理皮肤。保证病房内的安静,控制探视人数,减少病房内人员流动,确保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为其播放舒缓的音乐,便于入睡,也可以改善患者烦躁的情绪,叮嘱患者睡前半小时可喝杯热牛奶或者是泡热水脚,从而尽快入睡。(4)并发症护理:对放疗中出现的PICC导管脱落的情况进行预防,减少其发生。为患者定期翻身,减少压疮的情况,为患者进行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血栓的情况。

1.3观察指标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分值在0-10分之间,评分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3]。采用SAS和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前者临界值是50分,后者临界值是53分,评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采用自制护理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分是100分,有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之分,分值分别是85-100分、60-84分和0-59分,前两者之和是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所获得的数据进行SPSS26.0分析和处理,给予%或者是(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的是X2或T检验,若是P<0.05,则组间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分,x̄±s)

1.png3 讨论

转移性脑肿瘤在治疗期间需要高度重视护理干预,常规的放疗护理方式不能满足人们的护理需求,临床护理路径属于新型的护理模式,主要以患者为中心展开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其身心健康[4]。临床护理路径包括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等,和患者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给患者介绍关于医院和疾病的有关情况,使患者的陌生感进行消除,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进而积极接受临床护理工作。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积极面对病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发症护理可减少血栓、压疮以及PICC导管脱落等情况,减轻患者的痛苦,生活护理可使患者保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行为习惯[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PSQI评分、SAS评分以及SDS评分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转移性脑肿瘤患者在放疗护理中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将患者不良情绪进行很好的改善,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黄梅.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7):1311-1314.

[2]吴晓霞.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8(33):120.

[3]候方红.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7(26):41.

[4]袁邦.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疗效观察[J].健康之友,2019,10(23):27-28.

[5]刘雪梅,白赫,时玥,等.探讨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应用[J].糖尿病天地,2019,16(4):279.

[6]齐燕,黄艳,范丹丹.转移性脑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19,6(33):218-21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