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弱精子症概述
1.1什么是少精弱精症
少精症就是男性精子数量较少,弱精症则是指男性的精子没有较强的活动能力或者没有活动能力。少精弱精症引起男性不育或者生育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少精弱精症的程度对男性的生育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轻度的弱精症不会对男性的生育力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严重的弱精症则需要进行深度的检查,获取引起弱精症的原因,在查明引起病症的原因之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2少精弱精症的主要病因
第一,少精弱精症因为附睾、前列腺等器官存在炎症影响精子的存活及活动力。第二,睾丸、静脉曲张引起的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缺氧造成的精子活动力降低。第三,病人缺少必要的微量元素导致精子缺少活动力。第四,病人睾丸发育存在问题,睾丸存在发育不成熟或者受损情况影响精子质量和活力。第五,部分病人的精液量较少,不利于精子的活动。第六,部分病人的体内存在抗精子抗体,导致精子制动或者凝集。第七,染色体异常会对精子的活动率、形态以及密度等产生严重影响。第八,中医认为少精弱精症由肾肝脾功能失调引起,肾虚会引起生精功能障碍,存在弱精、少精、死精以及阳痿等症状,肝脏亏损也会造成少精或者弱精的情况,因此中医主张辨证治疗,随着病人的症状变化进行标本兼治。
1.3少精弱精病症的危害
少精弱精症的主要危害之一就是男性不育,让女性怀孕的概率较小,因此一旦发现少精弱精症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少精弱精症会影响优生优育,少精弱精症的精子质量较差,即使与优秀的卵子结合也很难实现优生。另外,少精弱精症还会造成孕妇的早产或者流产,孕妇会在妊娠期间出现早产或者流产的现象,都有由于精子质量不高造成的。
二、中医临床治疗少精弱精症状的优势及意义
中医治疗少精弱精症已经具有悠久的历史了,现阶段,中医也开展了对少精弱精症的临床治疗和研究,相对于西医治疗少精弱精症,中医药具备较高的优势。患者一般会口服中药,并同时进行按摩或者针灸治疗,不仅能够全面调节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等,还不会对患者产生毒副作用,治疗过程比较轻松舒适,能够获取较佳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少精弱精症更加重视对患者身体以及脏腑气血功能的调节,既能够调节患者的内分泌,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殖系统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精子数量和质量,增加受孕概率。
三、中医临床治疗研究少精弱精症状的进展
3.1补肾填精
中医认为肾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促进发育、生殖以及生长,一旦肾出现虚弱等问题就会影响到男性的生殖能力,出现不育的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肾与精子活力具有紧密关联,中医会通过益肾生精的方法获取良好的临床治疗成果。一般情况下,患者会进行2~3个月的治疗,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的黄体生长素显著提高,睾酮也得到提高。
3.2补肾疏肝
肝肾二者是调节男性生殖功能的关键,少精弱精症患者需要通过调节肝郁肾虚提高精子数量和质量,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为补肾疏肝法,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精液量和精子质量。
3.3益肾健脾
中医临床治疗中,还会使用补肾健脾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精子浓度和质量,肾脏与脾共同促进精子的发育与成熟,中医临床治疗中在补肾的同时也兼顾脾的调节,从而获取良好的中医治疗结果。
3.4补肾益气
补肾益气是指中医会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进行补肾的同时进行气血的调节,并且会对瘀血、湿热等问题进行治疗,已经具备了比较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同时,中医会以利用六味地黄丸作为基础药方,并利用其他中草药进行调节清热,能够提高患者精子的活动率和精子的密度。
3.5补肾活血
肾亏会影响患者的气血通畅,严重的会造成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紊乱,因此中医认为可以在补肾的同时治疗患者的气血淤堵,进而促进患者的气血通畅,改善患者的精液质量。一般治疗肾虚血瘀患者的周期为3个月,与西医治疗成效对比现实中医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精子质量和活力。
3.6针灸疗法
中医治疗少精弱精症的特色疗法之一就是针灸疗法,并且具备极好的治疗效果,已经纳入到少精弱精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中。其中,通过对患者百会穴、三阴交、内管、足三里、太冲、阴陵泉以及气海等穴位进行针刺对患者的睾丸功能进行调解,释放性腺激素的同时提高患者精子的存活率、数量以及护理。针灸治疗既能够有效改善少精弱精症,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殖能力。
3.7中成药治疗
中成药是中医临床治疗少精弱精症的重要成果,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节奏较快,患者没有时间进行中药的熬制,中成药则能够便利携带和简单服用,也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的中成药包括生精胶囊、养精胶囊、麒麟丸等,各类中成药具备不同的临床治疗优势,需要医生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择。
结语:综上所述,引起男性少精弱精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中医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根据临床治疗少精弱精症总结,现阶段中医临床治疗少精弱精症已经成为社会及医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并且现代社会已经认识到中医治疗少精弱精症的独特优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医生殖医学理论的学习与创新,不断增加新的治疗思路,从而获取更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腾铎,崔云,吴骏等.144例少弱精子症致不育患者的中医体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47(07):778-783.DOI:10.16466/j.issn1005-5509.2023.07.013.
[2]盛文,何清湖.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中医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08):12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