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灯艺术是我国北方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展现形式,起源时间较久,但是到二十世纪初期阶段的时候,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影响,冰灯文化传播出现了一定的断层,到近现代时期,人们为了重新发扬该们艺术,广大冰灯艺术爱好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特别是近五十年来,冰灯艺术精力了从兴起到繁荣的重大阶段。
1哈尔滨冰灯艺术的兴起阶段与特征
冰灯的兴起最早就是在北方哈尔滨闻名的,起初是民间游园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主要是利用日常的容器工具,比如水桶或者脸盆等,制作具有一定形状的模具,比如是动物模具或者立体几何等,然后再向这些模具容器中倒入冰水,在室外天然冰冻出各种造型冰块,最后再经过人为进行打磨美化处理,加上装饰物,就成为一幅幅绝美的冰灯艺术作品,供人们观赏。最开始的冰灯作品因为无论制作工具还是打磨工艺等方面都比较简陋,所以制作出来的作品造型也都相对单一,属于原始冰灯状态。
2哈尔滨冰灯艺术的探索阶段与特征
在冰灯的探索阶段,虽然冰灯制作仍然以传统人工浇制方式为主,但是在冰灯原料方面却所有了更好的选择。以哈尔滨冰灯为例,在探索阶段人们发现可以直接从松花江凿取天然冰块,不仅省却了制作原料的环节,而且冰块资源可以说是十分充裕,克服了传统人工制作模具的的困难。而且相比较于人工制作的冰块而言,天然江水所形成的冰块透明度也更高,更具可观赏性,这为哈尔滨冰灯作品的质量的提升,提供了可靠方法。与此同时,说过你天然冰作为原料进行冰灯作品雕琢,雕刻师的可作为空间也更加广阔,无需再受到冰块体积大小的限制而控制设计思路,这种情况下给了设计人员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该阶段冰灯产品形态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甚至还有部分雕刻技术较好的设计人员甚至可以在在冰雕基础上使用各类辅助元素,比如使用冰灯桥等,有效克服了冰灯设计的局限性问题,大大丰富了冰灯作品的种类,使得每年的冰灯节变得不再重复单调。除此之外,在设计思想方面,冰灯艺术在探索阶段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提升性,由原来单一、简单的结构形式,向着更加复杂胡、具有思想内涵的作品改进,比如会雕刻具有地域特色的雕塑,像是冰雕麦穗,北方草原英雄等,这代表着冰灯艺术真正从原始状态走向成熟的开始。但是即便如此,受到雕刻工艺以及实践经验的限制,该阶段的冰灯作品在题材范围以及线条试样上也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哈尔滨冰灯艺术的恢复阶段与特征
经过五到七届的冰灯艺术活动积累之后,我国以哈尔滨为主要代表的北方冰灯艺术逐渐进入到水平恢复阶段。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作冰灯过程的用冰量由以往的300-500m³规模拓展到900-2500m³,作品工艺也更加成熟,作品数量显著增加。在第五届冰灯展示活动中,以一个两米多高大象造型滑梯赢得人们的高度认可。第二,灯光的动态技术在冰灯游园会里有了较多的应用。第6届的“向四化进军”冰塔尖端,由三个交叉圆环组成的原子核符号模型里,分别设有红、黄、蓝三色灯泡依次明灭,不停的滚动。其他冰灯如“火箭”“四鱼戏珠花坛”等用光,也运用了动静结的合灯光效果。第三,艺术水平提高,无论是飞禽走兽、果蔬花卉,还是仙佛怪道、仕女名人的冰灯雕刻,造型轮廓清晰,具象写实,富于变化,不落俗套。
4哈尔滨冰灯艺术的成熟阶段与特征
20世纪末期,哈尔滨冰灯进入成熟期,其发展特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其一,冰展规模继续扩大用冰量由第8届的2800m³递增到第1 6届的1 6000m³。用电量由过去的20kW·h增加到450kW·h。其二,选题广泛且风格多样题材选取的范围由古代扩展到现代及未来,由中国延伸到世界,冰雕塑风格多样化,有圆雕、透雕,有具象的和抽象表现的冰雕,还有中国古典冰建筑,艺术风格异彩纷呈,彰显魅力。其三,工艺精细且结合声光每件冰雕作品都精雕细刻。雕刻的工具在不断改进,充分调动了游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官,突出了冰灯全方位的观赏效果。其四,增强游人的参与性在注重冰灯的观赏价值的同时,也考虑增加其实用价值,如建滑梯,造迷宫,滑冰道等娱乐性设施,制造既能观赏又能游乐的冰景,给游人创造更多的参与冰灯会的氛围,体验冰灯带给游人的快乐。
5哈尔滨冰灯艺术的繁荣阶段与特征
第1 7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至今,这期间的哈尔滨冰灯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无论是在规模、规划设计还是工艺制作等各方面都具有前所未有的突破。这期间每届冰灯会的用冰量已达到了20000m 3以上,制作了1 500余件冰灯作品,1 400kW·h的电量,将整个冰展园区装点得琳琅满目、色彩斑斓、气势宏大。1 999年建造的48.62m长的巨龙飞舞冰灯又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在冰灯规划布局上更趋系统化。根据主题需要,围绕其中心思想,在一定的空间设计建造出相关的冰灯景观,构成不同特色的景区,形成新颖别致的冰造园林,与公园整体环境有机的融合一体。冰灯的主题内容更加注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艺术设计立意新颖,造型结构不断变化和创新。电脑绘图设计和电气化的运用,使施工的效率与工艺制作的质量大有提升。加工后可达到冰面光滑和接缝严密,雕刻工艺也更加精细,电动的雕刻工具的更新与制作技术的提高,刀痕交错丰富,镂空效果更加显著,在灯光的映照下玲珑剔透,可视性和观赏性大有增强。
6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发现,我国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冰灯艺术发展经历了丰富的发展历程,表现出了明显的阶段发展特征,随着冰雕技艺的提升以及人们对冰灯文化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冰灯艺术发展越来越向好。相关冰灯艺术文化传播领域的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积极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创新冰灯作品创作方法,促进该领域的长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雁. 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回顾与特征解析[J]. 工业设计, 2020, No.164(03):140-141.
[2] 施蕙雨. 传统灯工玻璃的艺术特征及现代灯工的演变[J]. 文化月刊, 2017, 000(008):156-157.
[3] 祝劲松. 基于工艺美术视野下谈哈尔滨冰灯艺术发展历程[J]. 天工, 2019, 000(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