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以人本教学理念为核心,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密切观察学生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素质,使学生能够在优良的氛围下成长。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领导者和组织者,其管理方法影响着学生发展,因此教师要实施正确的管理模式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茁壮成长。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高中生的学习及生活会产生重要影响。简单地说,班级管理工作就是班主任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需求出发,通过组织和开展各项班级活动,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高中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一)营造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发挥着组织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班风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承担着教育与引导学生的责任,需要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教育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二)指导学生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高中生的身心发育、学业发展及思想成长等方面,都与班主任的指导息息相关。尤其在新时期,高中生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这样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而这些都需要班主任的参与和指导。由此可见,班主任的有效管理十分关键。
(三)架起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
尽管高中生多数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但其学习和成长也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会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这其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仅靠学生自己是无法清除的,必须有外界的参与。因此,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来消除对学生的不利影响。班主任的这种桥梁作用,能够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新时代利用网络创新高中班级管理方式
网络环境下,高中班主任要主动转变观点,树立信息意识,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营造一种网络文化氛围,充分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工具与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让师生之间多一些相互了解的机会,从而使班主任在师生互动中了解不同学生的差异化生活和学习需求,也让学生在交流中改变对班主任的固有看法,看到班主任做出的改变,从而愿意主动向其倾诉心中之事,并利用各种网络平台积极向班主任反应各种问题。如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会逐渐得到化解,和谐的师生关系也由此形成。
巧用社交软件,搭建网络沟通平台。高中阶段,由于师生平时的关注重点都在高考上,时间对学生来说非常宝贵,相对初中、小学生而言,高中生更成熟一些,学生们很少在班级中出现矛盾,或者故意给老师制造事端。因此,班主任在平时也很少关注学习之外的事情,这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监督学生的学习。但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少,除了学习之外,几乎不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这让一些内心较为敏感的学生感到孤独,心理上出现了问题,长期得不到慰藉,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学习。
以往的班级都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情,其他任课教师没有意识参与班级管理,只管上好自己的课。学生家长也无从得知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以及孩子在班级中的真实表现。家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完全可以借助网络搭建家校沟通平台,让家长参与进来,让其他任课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共同为更好地班级建设建言献策。
(二)注重管理的公平性、避免厚此薄彼
教育管理工作跟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也就是都要面对人的管理,人是特殊的被管理对象,因为人具有情感和心理上的要求,不是简单地使用硬性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措施就能做好对人的管理。现代企业领域提出了人性化的管理思想,要求在组织管理上尽量营造公平的组织环境,这样才能让组织成员认同管理纪律,注重遵守管理制度。教师只有有意识地营造出无论对谁,都秉持一颗爱心,以公正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印象,教师的权威才能在学生中真正树立起来,学生也才能真正认同教师的命令和管理,才能让教师的管理工作达到更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德育教育
学生在学校只有和同学、班主任交流时间多,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则,通过自身行为带动学生养成规范的优良行为。学生以教师作为榜样,根据教师的言行去规范自己,从而使自己能够和班级更好的融为一体,并且养成优良的思想品德。班主任也需要和学生多加的交流,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若是学生出现问题,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及时的纠正,班主任应在课外安排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的活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隔阂和距离感,使学生和教师能够一起欢笑娱乐,互诉衷肠。但学生也要尊重班主任,从而使师生间融洽的相处。班主任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路人,需要在学生犯错误时耐心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主动开展学习,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有勇气处理生活难题。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鼓舞和夸奖,若是学生违反班规或者不遵从教师的管理,则教师不可伤害学生自尊,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茁壮成长。
(四)培养优秀班干部
为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班主任应该加强对优秀班干部的培养,使其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帮手,协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班主任应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辅助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在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中,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班干部选拔合理,班级里的同学才能够团结一致,在有效解决班主任负担的同时,改善德育工作的执行力。班主任只有将精力用于新知识的学习上,才能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研究,了解学生在思想上的困惑,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具体来讲,高中班主任在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的过程中应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认真物色班干部人选。等到对学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学生的性格、能力有了初步的估测之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公布班干部职务及人数,由班级公开投票选举,这样才能将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和民主两者合一,一方面保证了班干部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学生的民主管理要求。第二,明确班干部职责,打造分工清晰、权责明确的班干部队伍。
总之,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要优化教育观念,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并采用创新型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点: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定期开展班级实践活动,培养优秀班干部。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关永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7):62-63.
[2]张迪.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45-46.
[3]张聪,于伟.高中班主任的教育责任及其限度——责任伦理的视角[J].基础教育,2014,11(06):63-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