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手术患者,尤其是非全麻患者,由于其对手术未知的恐惧以及对环境的极度陌生,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显著升高,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五行音乐疗法是指按照五音与机体内脏的对应关系,对患者施加有针对性的音乐治疗,通过体液和神经调节,可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以达到转移其注意力、改善恐惧状态、放松心情、减轻疼痛敏感性的目的[1]。本研究提出给予本院手术室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进行非全麻手术的38例患者基于五行音乐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基本资料
本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开放床位550张,术间开放5个,月均手术量335台,包括骨科、普外、妇产科等常见手术。非全麻方式下的手术占35%,现选取本院手术室2017年7月-2018年8月期间进行非全麻手术的患者7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甲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9岁,平均年龄(50.14±6.22)岁,局部浸润麻醉15例、神经阻滞麻醉18例、椎管内麻醉5例;乙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0.18±6.20)岁,局部浸润麻醉16例、神经阻滞麻醉16例、椎管内麻醉6例。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且符合手术治疗标准,排除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式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给予甲组常规的心理护理,包括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式、时间等,减轻患者紧张心理。乙组患者实施五行音乐疗法,具体措施为:按照五音通五脏理论,需根据患者手术脏器和部位的不同,并结合五行中根据人体体质及人格的分类,进行辩证施乐。金乐是以商调为基本,商音可入肺,因此,其对改善中医肺功能系统有明显的作用。例如《黄河大合唱》、《高山流水》等。木乐是以角调为基本,角音可入肝,主要作用于中医肝功能系统。例如《草木青青》等。水乐是以羽调为基本,羽音可入肾,对中医的肾功能系统有显著作用。例如《渔樵晚唱》等。火乐是以是以徵调为基本,徵音可入心,对中医的心功能系统有显著作用。例如《苏武牧羊》、《喜相逢》等。土乐是以宫调为基本,宫调可入脾,对中医的脾胃功能系统有显著作用。例如《马兰开花》等[2]。每次音乐播放30-60min,利用音乐来刺激患者听觉,以达到促进内脏和肌肉活动,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正常循环的作用,让患者能够轻松、平静的进行手术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甲、乙两组护理实施前后15min的心率、血压情况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但乙组改善强度更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甲、乙两组护理实施前后15min的心率、血压情况对比 (x(-)±s)
注:与甲组相比,1)t=2.462,p<0.05,2)t=2.323,p<0.05,3)t=2.271,p<0.05
3结论
五行音乐疗法属音乐治疗范畴,是在其基础上与中国的“宫、商、角、徵、羽”五音融合而成[3]。并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将五音与火、木、土、水、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应心、肝、脾、肺、肾[4]。其是通过中医理论为依据,利用乐曲、乐音、歌曲等方法,通过辩证施治,给予患者相对应的曲目,调节患者的脏腑经络、气血以及情志,使机体恢复往日的平衡状态。本研究将其应用与非全麻患者的手术心理护理干预中,结果显示,甲、乙两组护理实施前后15min的心率、血压情况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但乙组改善强度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五行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紧张状态,使得手术过程中的心率、血压维持在较平衡且安全的状态,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将基于五行音乐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在非全麻患者手术过程中,可使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利忍,王文静,李晓博.五行音乐疗法结合手术室陪伴对初产妇术中疼痛度、出血量及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01):107-108.
[2]孟昕,汪卫东.中医五行音乐疗法的理论和应用探析[J].环球中医药,2017,10(10):1218-1221.
[3]潘燕军,张雅捷,谢静涛.五行音乐疗法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5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10):60-62.
[4]卜娜分,黎玉明,邹丹.五行音乐疗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J].新中医,2015,47(04):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