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行更多的关注,同时强调了人才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艺术教育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培育学生审美和创新创作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艺术教育越发重要,因此,对于加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1完善艺术教育的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现在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学条件已经和以往的完全不同了,教学的设施设备也日趋完善。对于艺术类教育设施设备来说,钢琴、古筝、毛笔、笔墨等等各种艺术设施以及从事艺术活动的教室是完善的也是充足的。学校对于艺术教育所使用的设施设备投入也逐渐增多。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管理者应该提升从事艺术教育的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要鼓舞他们去自由的制定和设计一些符合自身教学特点的,符合学生们的需要的艺术设施,以此来弥补某些教学设施存在不足的缺憾。另外学校还需要积极的获得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合作,要广泛地吸引投资,改善农村地区的小学艺术设施条件,完善艺术教育的设备,从而为艺术教育做好充分的预备和物质准备。
例如,我们学校在开展音乐课的时候。每个班级的音乐课上都可以自由的选学一些乐器,如葫芦丝、巴乌、口风琴、陶笛等中的一种特色乐器进行学习,在音乐老师引导和带领下,进行细致的教学。我们学校尽力来保障每个学生在结束六年小学学习生活的时候,都能至少能够熟练的演奏四种乐器。而且学校也会定期的根据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更新乐器,调整或增加全新的乐器种类。这样的设施设备投入能够确保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2打造高效的艺术教学课堂
很多小学会把音乐和美术这些艺术类课程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学科教育。即使是划分了课程,但是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也没有真正的发挥出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音乐和美术课时很多时候都会被其他的基础性学科霸占,或者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直接带着学生们玩,这样形式下的艺术课程是毫无意义的。学校领导部门应该按照艺术类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进行课程的制定和规划,要活跃和丰富艺术课堂的教学气氛,彻底转变艺术教学课堂的模式。艺术教学课堂应该使用更现代的教学方式,用科技化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们创建情境教学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我们学校致力于构建高效艺术教学课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永恒追求和目标,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理想形式。所以,我们学习以“361”高效课堂模式作为主要的形式来开展艺术教学,按照学区“七课一反思”的教学模式,在准备课程、讲授课程、规划课程、听课、评析课程、修改课程的过程中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各位老师的不断努力,我们学校的艺术教学课堂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教学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校荣获了白银市“高效课堂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增加艺术类活动
随着艺术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农村小学应该设立一些让学生们自己去自由选择的课外艺术兴趣组织。比如可以构建一些唱歌小组、画画小队、舞蹈小组、书法展示、乐器学习、朗读比赛等等艺术类的组织,然后要求学生们去自由的挑选,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来参与到各个兴趣小组当中。而且在这些艺术活动中也可以融入一些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比如戏曲、剪纸等等艺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自由的选择和挑选。学校也需要定期的开展一些组织内部的活动,让学生们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自己的训练成果和学习成果,也让学生们拥有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这样的艺术类活动能够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校园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
例如,在组织开展朗读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学校制定和设计了国学经典朗读的方案,设计了每个年级的在进行朗读时候的诵读内容,然后结合学校的上课时间要求每班需要开展二十分钟晨读活动,这能够让我们学校的国学经典朗读比赛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各个班级依照学校的朗读方案和任务再去详细的设计和规划自己班级的朗读活动,在完成一个阶段的班级朗诵活动训练之后,学校再集中的举办朗诵比赛。这样的朗诵活动是为了检查学生日常朗诵的情况如何,而且每学期组织一次老师和学生的经典诵读比赛,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高涨,丰富校园的文化氛围,而且我们学校在“农信杯”景泰县首届青少年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4加大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力度
小学对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创新实践性。另外,小学在艺术作品选择过程中,要融汇古今中外,同时在讲解时要关注内容美和形式美的赏析,教会学生对艺术作品怎样欣赏,怎样将美元素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进行灵活应用,促进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艺术教育目标,保证选择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典型性,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要加大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力度,清晰正确地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重视。小学领导者要积极转变思想理念,将艺术教育课程归纳到教学计划中,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增设专门艺术教育课程,组织多元化艺术教育活动,充分发挥该课程的重要优势和价值。另外,小学结合自身育人和学生特点,建设合理有效的课程内容,更加强调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小学可以充分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作用,创建网络信息平台,在小学网站、微博、广播等多种媒介上加大艺术教育宣传力度,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该艺术教育课程,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受到艺术潜移默化的熏陶。小学要建立艺术教育科研室,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有效引领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发展,同时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农村地区的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领导者需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形式、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方法的规划与设计,从而在艺术教育中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艺术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一定要高度的重视和有效地落实。
参考文献:
[1]于秀娥.加强音乐艺术教育 提高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J].衡水学院学报,2007(02):120-121.
[2]李保霞.加强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学人才——谈高师开设公共艺术鉴赏课程的意义[J].美与时代,2003(04):84-85.
[3]黄婉莹.浅谈艺术教育对身心健康的特殊功用 关于加强艺术教育提高学员心身健康素质的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03):88-89.
[4]李亮.初级中学的美术教育要加强工笔花鸟画的教学[J].南平师专学报,2001(03):116-119.
[5]唐圣菊,杨旺生.加强舞蹈艺术教育,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高等农业教育,2000(1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