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科治疗疾病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其中主要心理疾病表现为焦虑和抑郁。焦虑是指患者有持续的紧张和担忧情况,表达患者对某件事情没有发生过度关注;抑郁是指患者情绪波动性出现反悔或者是委屈心理状态,表达患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过度关注。临床对患者心理疾病关注中,主要是对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关注,而且在传统的心理疾病关注中,也将抑郁作为心理疾病评估指标。但是随着心理疾病的不断研究和发展,许多学者认为,心理疾病不仅仅包括抑郁状态,还包括焦虑状态。内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发生抑郁和焦虑心理疾病,这种病症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还会因为心理问题影响疾病治疗,增加患者疾病治疗难度。因此,在临床上开展疾病治疗医生,除了关注患者疾病治疗情况,还需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且对患者心理疾病引起变化原因分析,再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治疗,以此来保证患者心理健康,使其疾病快速恢复[1-2]。基于此。本组比较探讨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科治疗的疾病患者128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在参与研究工作时,需要符合内科疾病诊断相关标准,并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对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本次总共选择128例患者,其中女性68例,男性60例;对患者年龄分析,年龄在60岁以上,平均75.35±8.24岁。
1.2方法
1.2.1回顾资料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使用时,需要对患者临床资料收集,为了保证收集资料准确性,开展资料收集时,需要对收集资料工作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其掌握熟练的资料收集技术。资料收集完成后,是进行信息化技术处理,并且储存在医院计算机中心,以便本次研究时使用。
1.2.2调查问卷法
这种方法在使用时,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心理疾病情况。心理疾病采用SAS量表和SDS量表评价。本次总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128分,分析工作开展时,主要对128份有效问卷开展分析。
1.3观察指标
1.3.1焦虑
患者焦虑状态使用SAS量表评价,该量表以50分为分界线,50分以上为有焦虑状态,并且分值越高患者焦虑状态越严重;50分以下为健康心理,并且分值越低心理越健康。
1.3.2抑郁
患者抑郁状态采用SDS量表评价,该量表以50分为分界线,50分以上为有抑郁状态,并且分值越高抑郁越严重;50分以下为健康心理,分值越低心理越健康。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0.0处理数据,(x̄±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t值与x2 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疾病与年龄关系
心理疾病与年龄关系统计中,60岁--70岁、71岁--80岁、81岁以上焦虑占比分别是17.77%、17.39%、18.91%,(x2=0.256,p=0.857),组间数据无差异。
心理疾病与年龄关系统计中,60岁--70岁、71岁--80岁、81岁以上抑郁占比分别是20.00%、21.73%、21.62%,(x2=0.271,p=0.836),组间数据无差异。
表1心理疾病与年龄关系统计
2.2心理疾病与年龄关系
心理疾病与性别关系统计中,焦虑心理疾病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在表2呈现:
表2心理疾病越性别关系统计
2.3心理疾病与文化程度关系
心理疾病与文化程度关系统计中,中学以下、中学、大学及以上抑郁发生率在表3呈现:
表3心理疾病与文化程度关系统计
2.4不同科室与心理疾病关系情况
不同科室与心理疾病关系统计中,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呼吸内科焦虑发生率在表4呈现:
表4不同科室与心理疾病关系统计
3.讨论
在内科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这类疾病患者容易发生心理障碍疾病。有研究表明,正常群体中发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疾病发生率在5%左右,而有疾病患者中发生焦虑和抑郁的几率为20%--45%,由此可见,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内科患者治疗时,如果患者发生心理疾病,这种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还会因为心理疾病因素,影响疾病治疗,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因此,在内科治疗疾病患者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心理状态关注,然后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以此来保证患者心理健康[3-4]。
内科开展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发生,可以考虑和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发因素:(1)心身疾病因素:患者发生疾病后,疾病和心身是一个交互作用的过程,内科治疗疾病中,心身交互作用比较多,患者会因为心理疾病因素增加病情,比如心血管内科发生的急性心梗,容易因为患者情绪紧张增加病情,最终导致患者死亡。(2)心理障碍因素:心理障碍严格分类为精神类疾病,但是这些疾病患者也会引发身体类疾病,患者身体有疾病后,会到内科治疗,这种情况,会出现患者内科治疗时出现心理疾病问题。(3)心理社会因素:患者在内科治疗过程中,需要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但是患者在社会生活中自身功能不同,导致其经济条件有差异。内科治疗患者中,由于疾病、治疗费用等因素,造成患者心理压力,最终导致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4)季节气候因素:内科治疗患者多数自身免疫力差,导致患者对季节性变化敏感度高。有些患者会因为季节的性的变化引起患者情绪波动,最终引发负面情绪的发生。(5)社会发展因素:社会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在快节奏生活中,容易引发负面情绪,导致其心理不健康[5-6]。
内科治疗疾病患者中,影响其心理疾病因素除了和以上因素有关系以外,在本次研究中,还与性别有关系。首先是对心理疾病与性别关系统计中,焦虑心理疾病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是13.33%、22.05%,(x2=11.231,p=0.015),组间数据有差异。再对心理疾病与性别关系统计中,抑郁心理疾病男性和女性发病率分别是15.00%、26.47%,(x2=13.675,p=0.013),结果有差异。从以上两组数据中分析获得,在内科患者引起焦虑和抑郁心理疾病中和患者的性别有关系。分析数据显示,女性内科治疗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高于男性患者,分析其原因可能和女性的生理结构有关系,多数女性心思细腻,容易多愁善感,这种生理性结构,容易导致女性在内科治疗过程中出现负面情绪,最终影响患者治疗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内科开展疾病治疗工作中,需要增加对女性患者关心和鼓励,在精神上支持女性患者,使其感受社会对其关注,以此来预防女性患者心理疾病的发生,使其心态更加健康[7-8]。
内科治疗疾病患者中,影响其心理疾病因素除了和以上因素有关系以外,在本次研究中,还与文化程度有关系。在本次研究中,对心理疾病与文化程度关系统计中,中学以下、中学、大学及以上焦虑发生率分别是33.33%、17.50%、6.12%,(x2=12.783,p=0.014),组间数据有差异。再对心理疾病与文化程度关系统计中,中学以下、中学、大学及以上抑郁发生率分别是41.02%、20.00%、6.12%,(x2=14.796,p=0.012),组间数据有差异。从以上两组数据中分析获得,内科治疗疾病患者后,影响其心理变化因素和文化程度有关系,并且患者文化程度越高,发生心理疾病几率越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系。首先是高文化程度患者对心理疾病知识了解多,可以使用知识预防心理疾病发生,因此高文化程度患者发生负情绪低。其次是高文化程度在一定情况下受到社会支持率高,其经济负担小,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发生负情绪低。针对内科患者发生负面情绪和文化程度有关系,可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特别是对心理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知识来预防心理疾病发生,使其心态健康[9]。
内科治疗疾病患者中,影响其心理疾病因素除了和以上因素有关系以外,在本次研究中,还与科室有关系。本次研究中,对不同科室与心理疾病关系统计中,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呼吸内科焦虑发生率分别是55.55%、11.42%、10.00%、2.77%,(x2=16.309,p=0.009),组间数据有差异。再对不同科室与心理疾病关系统计中,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内科、呼吸内科抑郁发生率分别是70.37%、14.28%、6.66%、2.77%,(x2=17.830,p=0.008),组间数据有差异。从以上两组数据中分析获得,内科发生心理疾病和科室有差异,特别是神经内科,其患者发生负情绪几率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在神经内科治疗患者中,由于疾病因素导致患者神经受损,因此该类患者容易发生负面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综上所述,医院内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的发生和性别、文化程度、科室有关系,需要临床上增加对患者关注和心理支持,并且开展好患者健康教育,对疾病因素容易引起负面情绪患者,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以此来保证患者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赖针珍.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特点与影响因素[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1):150-151.
[2]田爱弟.心理干预对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1):1543-1545.
[3]袁庆,史冬梅,余力生,柯星星,张华.不同周围性眩晕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比较[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29(08):729-732.
[4]郭宝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实践,2016,23(11):872-874.
[5]贾小霞.神经内科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5(15):3552-3554.
[6]谭清澈,张家堂,崔荣太,徐全刚,邢小微,孙婷婷.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2(05):667-670.
[7]莫翠英,赖惠芳,潘红珊.不同内科疾病老年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8(12):234-235.
[8]冯春燕,严谨,张朝霞.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5(18):3-5.
[9]庄南,王静.心理干预对不同妇科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5(1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