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疾病一种,发病具体原因目前无法明确,患者诱发此病后多伴有认知和行为以及情感障碍等,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社会功能下降,进一步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家庭均造成严重影响[1-2]。精神分裂症伴有妄想和幻觉,导致精神分裂症后期患者发生焦虑等状态,临床中多采用药物稳定病情,但是较多药物导致患者烦躁等情绪加重。而利培酮能够平衡拮抗剂进而降低患者复发率,丁螺环酮属于抗焦虑药物的一种,能够改善患者焦虑状态[3-4]。因药物单独使用治疗效果不是最佳,所以本院在2021年1月-2023年4月之间,选择50例在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期的焦虑状态的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样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抽样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涉及样本共计50例,均为在我院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编入参照组和试验组,N=25例,参照组: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男性占比56.00%,女性占比44.00%,患者年龄从低到高依次为28岁-67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2.16±5.17)岁;患者病程从低到高依次为1个月-8个月,患者平均病程为(5.14±1.23)个月;患者接受教育时间从低到高依次为5年-14年,患者平均接受教育时间(9.15±2.66)年;患者述情障碍量表得分从低到高依次59.61分7-85.98分,平均量表得分为(74.51±7.53)分。试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男性占比60.00%,女性占比40.00%,患者年龄从低到高依次为31岁-6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2.45±5.12)岁;患者病程从低到高依次为1个月-9个月,患者平均病程为(5.26±1.31)个月;患者接受教育时间从低到高依次为5年-16年,患者平均接受教育时间(9.28±2.76)年;患者述情障碍量表得分从低到高依次60.62分7-85.78分,平均量表得分为(74.62±7.49)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基本资料P值>0.05,无突出差异,有可比性。
入组要求: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HAMA评分大于14分;患者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同意参与。剔除要求:患者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肝脏功能异常;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药物过度依赖;患者药物过敏;患者患有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中途放弃治疗。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利培酮治疗,厂家为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南阳天衡制药厂,国药准字为H20061072,规格为1mg*20片,患者口服,一天2次,一次1mg。
试验组实施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利培酮和参照组相同,丁螺环酮厂家为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02,规格为5mg*10片*4板,患者口服,一天2次,一次5mg。
1.3观察指标
(1)对比分析组间患者PANSS评分[5-6]。通过PANSS量表评估患者精神分裂症恢复状况,涉及7项阳性症状和7项阴性症状以及16项一般精神症状,评分为1级-7级(总计270分),级别越高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
(2)对比分析组间患者焦虑改善状况[7-8]。焦虑情绪应用HAMA量表进行评定,标准值为14分,高于14小于20则有焦虑情绪;高于21小于28分为明显焦虑;高于29焦虑严重,大于7小于13则可能存在焦虑;小于7则无焦虑。
(3)对比分析组间患者认知功能。认知功能即通过WAIS-RC评定,数字符号测试和数字广度测试分值上限分别为90和22,评估后分值趋向于90,则认知功能较好。
(4)对比分析组间患者治疗效果[9-10]。患者治疗效果由PANSS评分和HAMA量表的减分率来判定,显著为100%-75%;有效为74%-50%,良好为49%-25%;较差为0%-24%。治疗有效率为减去较差百分比的和。
1.4统计学分析
SPSS19.0系统对研究数据进行收录整理,(x̄±s)及[(n)%]体现计量数据及计数数据,依次采用t、X2实施核查;P值<0.05时,说明差异明显,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间患者PANSS评分
经统计分析了解,治疗前,试验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PAN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表1为统计数据。
表1.组间患者PANSS评分比较(x̄±s,分)
2.2分析组间患者焦虑改善状况
经统计分析了解,治疗前,试验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焦虑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焦虑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表2为统计数据。
表2.组间患者焦虑改善状况比较(x̄±s,分)
2.3分析组间患者认知功能
经统计分析了解,治疗前,试验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表3为统计数据。
表3.组间患者认知功能比较(x̄±s,分)
2.4分析组间患者治疗效果
经统计分析了解,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表4为统计数据。
表4.组间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根据相关统计85%以上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6%左右患者疾病伴终生,所以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等均有较大影响,同时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焦虑,影响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中需要药物治疗,但是一种药物治疗干预,无法缓解患者改善患者病情,所以应联合用药[11-12]。
利培酮是抗精神病药物,属于新一代,是苯丙异噁唑衍生物的一种,该药物常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急性和慢性时期,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尤其能够改善患者阴性和阳性症状伴有的情感症状,同时该药物属于D2受体拮抗药,所以对阳性症状改善更明显,同时该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较符合患者长期服用。丁螺环酮具有抗焦虑功效,该药物是氮杂螺环葵烷二酮类化合物的一种,能够起到刺激5-HT1A受体的作用,同时该药物无镇静效果,所以患者不会产生依赖,以及无戒断反应,副作用少,因此患者服用该药物后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丁螺环酮主要机制是促使5-HT能神经递质作用降低,无法对GABA受体产生直接作用同时利于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递质增加,所以该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联合使用,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同时降低焦虑状态,利于稳定病情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3-14]。研究证明,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焦虑改善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PANS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利培酮合用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期的焦虑状态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勇航,黄史青,黎雪松,等.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社会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2):119-121.
[2] 蒲新,王应,凡唐,等.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对血清BDNF、S100β、IL-6水平和认知功能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22,34(4):585-589.
[3] 苏晨. 丁螺环酮、阿立哌唑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1):3750-3751.
[4] 唐本玲,沈尤兰,田雪入,等. 利培酮联合盐酸丁螺环酮片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认知功能[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14(3):153-155.
[5] 张长春,王绍礼,程伟,等. 丁螺环酮、阿立哌唑合并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9,46(3):460-462.
[6] 杨青翠,陈健,许锦泉,等.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2020,33(2):367-369.
[7] 蔺华利,姚艳,张海艳,等. 盐酸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研究[J]. 中国药业,2021,30(23):89-92.
[8] 景鹏,刘宁. 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对存在阴性症状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2019,17(9):138-139.
[9] 陈晓芹,牛娟,陈珍利,等.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9):122-124.
[10] 陈晓芹,牛娟,崔翠翠,等.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9):84-86.
[11] 范丽娜. 丁螺环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21,41(6):23-24.
[12] 朱永,刘颖. 利培酮联合丁螺环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4):85-87.
[13] 孙艳红. 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J]. 哈尔滨医药,2022,42(4):82-83.
[14] 张鹏. 丁螺环酮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8):1231-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