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媒体交互艺术的综合应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表现的新媒体互动艺术主要是计算机与人的交互,所以人工智能下的新媒体交互式艺术表现主要是人机交互技术。以交互设计为代表的人机交互艺术是一门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实现正常的人机交互,而且能通过人体的各种感官和心理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艺术体验。随著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互动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
一、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一)数字媒体的艺术性与科技性兼容
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字媒体艺术融合了多门学科,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了解前沿科技发展,熟练掌握各项媒体和传输技能是学好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功。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字媒体艺术的教学工作时,要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将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统筹进行调整,让科技和艺术能够协同作用于学生。
(二)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伴随着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过数学技术,可以将大量的信息快速、便捷传播出去,并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反馈[1]。如进行在线交流和沟通。从新媒体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来看,它更加具有交互性,直接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实现了人机交互,加强了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联系。相比于传统的艺术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聚焦的范围更广,它从各个方面关注了艺术创作,较为全面地从不同的领域诠释了艺术的美感,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价值。此外,受众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经验和理解,对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在受众之间以讨论沟通的形式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作,加强了整体层面的互动沟通,让人们爱上艺术世界,在艺术中领略美,创造美,形成对艺术追求的内驱力。
(三)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融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以传统艺术设计为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将数学技术融入了艺术之中,形成了新的艺术教育形式[2]。数字媒体艺术多学科融合的性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动画制作等技能,还要学会沟通,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较高的要求。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将视觉、听觉、意境等合为一体,是一种融合的教育发展趋势。
二、人工智能在新媒体艺术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与新媒体互动表演
新媒体表演是一种跨界融合的表演形式,不同于传统的舞台表演形式,它是借助于led大屏幕和灯光投影技术的配合,运用3D虚拟影像映射、动作捕捉、虚拟现实、后期特效等方式实现人机互动式的表演形式,并以舞蹈表演等传统的肢体表演方式为依托。新媒体互动表演具有交互性、虚拟性、多样性的特点,其互动形式可以是人和屏幕的互动、表演情境的互动、虚拟影像的互动、观众和表演者的互动。在进行新媒体影像表演时,虚拟影像会与表演者相互交错,情感与情境相互融合,观众和表演者的情绪相互感染。人工智能新媒体的互动表演打破了传统表演的界限,重新界定了表演者、观看者、编创者之间的关系,找到了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点。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传统表演无法达到的效果在新媒体表演中得以实现。成立于2001年的日本团队“teamLab”,一直致力于通过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方式来探索人与自然、其自身和世界的关系,他们创作的互动影像作品《花舞森林》基于对日本传统美学的思考,并且这件作品中的每一朵花,都经过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时计算来与观看者进行实时互动,每一朵花呈现的每时每刻都是不同的,并且同一朵花不会重复出现在作品中,teamLab的创作者希望观看者可以通过互动来进行一次精神层面的洗礼,体验这场由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带来的“昙花一现”的表演。
(二)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VR
VR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技术。VR的出现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虚拟现实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媒体的发展。不同于传统的观影方式,VR技术能够带来更为真实和沉浸式的体验。早期的虚拟现实技术受观看设备价格的限制和一些技术上难题的影响,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与虚拟现实技术不断结合,VR将观看者的观影方式从被动改变到了自主选择观看角度,这也给观看者和创作者都提供了更多空间。2017年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对于VR和AR领域的探索。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和高校也开始了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已经取得了在三维虚拟人物建模技术、虚拟人运动等方面的进展,而VR也在新媒体领域产生了很多应用。VR技术改变了传统影像的视听语言方式,VR真实的体验环境和沉浸式的优势,能够给观看者带来完全不同的感受,没有了传统蒙太奇式的影片叙事手法,导演们需要寻找新的叙事方式,需要更强的故事叙事能力和画面表现能力。爱奇艺公司发布了自己在VR领域探索的成果,多人全感大空间的VR体验《机器人争霸》和爱奇艺VR超高清的巨幕观影效果,实现了不同于传统影视的1080P高清编码,实现了4K高帧率的影片播放。同时,在人工智能和VR技术相结合的方面,爱奇艺也实现了AI深度学习的VR-2D转3D技术等等。未来,人工智能会与虚拟现实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它们得结合会带给我们科技与艺术的盛宴。
(三)人工智能技术与电影数字化修复
电影修复一直是困扰电影界的一个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产生了大量的优秀国产电影。但由于早期电影是由胶片拍摄而成,就存在很难保存和低清晰度的问题,很多经典大作无法重现出来。电影修复是一项漫长的工程,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并且完整修复一部电影的成本甚至已经接近一部电影的制作成本,但修复这些国产的优秀电影是对中国优秀历史的传承,具有非凡的意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动修复经典的胶片电影,同时可以通过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低分辨率转向高分辨率的技术。Video Gorillas的研究人员就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大量的胶片电影重制到了4k分辨率;一种名为Big foot super resolution的新型辅助技术,通过使用神经网络计算出低分辨率影片中缺失的像素,成功将电影从480p转换成了4k。经典影片重制成高分辨率后重新上映,这样的技术能够让观众在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中重温旧时的感动,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的传承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也将逐渐发展得更加成熟,也会被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之中。更加优化的智能算法、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技术,会让人工智能更加接近人类智能。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下,新媒体的智能化将更加成熟和稳定,在人工智能技术和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帮助下,新媒体艺术交互式和沉浸式的用户体验将会被优化,人工智能将会与媒体行业结合得更加完美。未来,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媒体时代。
参考文献:
[1]陈鑫.大学美术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的教改思考[J].艺术科技,2019,32(09):217+242.
[2]汪腾.新媒体时代下的创意剪纸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中),2015(04):68-69.
[3]张磊.大学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