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诠释语言魅力,近年来国内各个幼儿园不断在语言领域中深入研究,发现研究教师指导策略,并已经取得了不错成效。在语言探索研究过程中,它希望切实体现幼儿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以及语言思维灵活性,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展开探究,深度挖掘幼儿思维,帮助幼儿掌握探究学习特点。为此,教师应该提出诸多有创意的指导性措施,引领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创新思维,为发展幼儿未来语言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一、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与实施可能性
(一)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促进幼儿语言交流、提倡个性化教育创新
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鼓励幼儿思考,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鼓励幼儿思考教育问题内容。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它主张以好奇兴趣作为前提,避免幼儿受到客观事物限制,建立良好的语言活动探究式环境、条件,确保探究式教学过程有效推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永远是动态的、发展的、更多强调幼儿自身发展与个体价值,同时更加注重过程而并非结果。总体来讲,就是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掌握幼儿主动探究式学习特征与学习策略,培养幼儿成为未来语言创新、综合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这是目前幼儿园阶段教育所十分渴望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它鼓励幼儿园教师选择幼儿语言主要课题建立子课题,大胆尝试,顺利开展课题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经验内容,进而取得一定收获[1]。
(二)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提高幼儿语言学习兴趣、匹配幼儿学习能力
在幼儿语言探究式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提出具体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确保幼儿能够在相对轻松、平等交往的环境中学习,并在生活经验基础之上运用各种探究材料主动深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发现新知识、新事物,结合包括语言在内的多种表达方式体现探究式教学活动创新,为幼儿提供各种丰富的语言学习机会,这对于提高幼儿早期的语言学习兴趣,匹配幼儿的学习能力帮助很大。
(三)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凸显幼儿个性
就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所讨论内容“每个人所显示的认知特征都是独特的,而某些人在某个特定领域则能够展现创意。”只有鼓励幼儿讨论交流与表达,才能显示幼儿无限的探索思维,所以语言与思维培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缺一不可。教师在引导幼儿表演语言、展示自我的过程中也希望挖掘他们与众不同的思维模式,深度挖掘每一名幼儿的自身潜在创造创新意识,凸显幼儿个性,体现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价值。
(四)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符合幼儿园整体发展需求
在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以语言活动作为切入点,结合语言、多媒体来展开相应策略研究,幼儿园可以尝试语言跨学科教育,例如与美术、音乐等等艺术活动结合起来,展示更丰富教学策略。而在利用文学作品游戏化手段展开教学策略设计与研究过程中,幼儿则要选择字、词、句、篇,结合语言游戏、故事倾听、儿歌创编等等帮助幼儿理解、联想教学形式,让幼儿探索发现语言乐趣所在,帮助幼儿了解语言学习的良好方法,主要要运用一切符合幼儿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去表达幼儿意愿与思想,激发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大胆探索、尝试语言交流与表达,确保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满足幼儿园整体的教育发展需求[2]。
二、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与教师指导措施
(一)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目标
要在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理解发现幼儿的探究学习特征,并在主题活动中指导幼儿创新语言运用,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倾听习惯与探究式学习能力。就以语言活动载体为例,它鼓励幼儿的创新思维发展需求,发现探究学习特征并寻求不同策略,积极指导幼儿,培养他们良好的好奇心与个性,鼓励他们敢想、敢说、敢做、大胆自信并敢于创新。
(二)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思路
在幼儿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中,首先教师要抓住幼儿的探究学习过程,凸显他们的年龄特征,确保探究式学习环境有效渗透,并为幼儿提供探究材料,同时也为幼儿语言创新提供更多机会。
1巧设提问、引领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过程
在指导幼儿发现问题过程中,教师要展示多种设计提问形式,确保引导幼儿深入学习,为幼儿拓展创新思维创造条件。大体来讲,首先要运用启发式提问模式,帮助幼儿合理利用过往生活经验,激发幼儿良好的探究欲望。再一点就是教师要大胆运用开放式提问策略,帮助幼儿不断拓展创新思维,这对优化幼儿的语言思维发展路径是有利的,它希望基于灵活的表达方式与语言组织运用来培养幼儿,鼓励幼儿发展进步。比如说,教师要学会“巧问”幼儿,展现提问艺术,引导幼儿进入到语言活动探究式学习氛围中。“巧问”就要突出角度新,因为长期以来幼儿语言教学都存在着明显的模式化倾向,提问的角度明显是根据固定的思路展开联系知识点的,相对模式化,这非常容易降低幼儿的语言学习敏感度,甚至造成他们的学习审美疲劳,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是相当不利的。所以教师必须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尝试寻找一些新的提问立意角度[3]。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一个“巧”字,要保证提问具有启发性,可实现举一反三,突出故事教学的主线和次序等等内容。第一要抓住主线,要抓住幼儿最为感兴趣的一点内容展开提问,生成提问主线,延伸拓展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内容完全串联起来。比如说在《会唱歌的生日蛋糕》中的蛋糕就非常神奇,教师要抓住蛋糕神奇的特点提出拓展性提问内容,以期待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提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蛋糕?”、“蛋糕是谁做的?”、“蛋糕除了会唱歌,还有什么神奇本领?”教师所给出的提问问题要有逻辑性,首先让幼儿了解这是一块怎样的蛋糕,然后了解蛋糕的制作者,最后再思考蛋糕的神奇功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深入了解蛋糕,避免为幼儿造成误解。当然在提问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语调、语气的抑扬顿挫控制,充分发挥语言教学的魅力所在。
再一点就要抓住次序,要保证提问的逐层深入和环环相扣,适当增加提问问题难度,首先利用描述性问题展开教学,然后在判断、推理、分析和想象问题内容,最后逐层推进,解答幼儿疑问[4]。
2创设情境、深入幼儿语言探究式学习过程
幼儿在语言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遭遇困惑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师应该尝试采用激励策略,增强幼儿良好的探究学习自信心与探究学习意志力。比如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建立语言探究情景,不断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语言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也要设计幼儿参与具有激励性质的竞争活动,运用幼儿的好胜心理来培养他们的探究认知能力,让他们活跃起来,进而希望获得相当良好的学习体验效果。
比如说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情境引导结果创设幼儿语言交流氛围,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提高语言能力,这也是一种情境化创新教法,且其中充满了生活意趣。考虑到2~5岁恰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绝佳时期,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幼儿营造一个相对规范的语言氛围,耳濡目染中规范矫正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正确训练他们的汉语语言书写与表达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学会讲文明用语的好习惯。如果从专业角度来讲,幼儿园教师应该做到语言表达规范,可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因为幼儿在语言学习初期会模仿教师的语言习惯与发音,包括教师的遣词造句。特别是在教授幼儿一些带有汉语特征的语言内容时一定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结合情境引导结果令幼儿融入到正确标准的语言氛围中。举个例子,结合幼儿园的日常规范,教师就可以为幼儿编写一首儿歌,让他们边唱儿歌,边学规范,边说汉语。例如“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问声好。小水杯,要端牢,稳接水,有礼貌。”这首儿歌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幼儿学唱。客观讲,这种反复性的刺激就是对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激发过程,当幼儿的身心得到熏陶后,他们的汉语水平自然也就会有所提高[5]。
3评价激励、总结幼儿语言探究式学习过程
最后要运用语言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教师评价激励来再次渗透语言情感内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机理幼儿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深入到语言探究学习活动中,并能够学以致用。比如说,教师在区域活动讲评过程中专门在图书区评价激励幼儿表现“你讲得非常棒,连老师都没有想到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小伙伴们听一听?”用这样的激励评价语言来鼓励幼儿,确保将图书阅读与幼儿语言表达联系起来,丰富语言活动内容。当然,在跨学科语言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尝试将美术与语言联系起来,通过幼儿的绘画作品来展示一些激励幼儿思维的话语,比如说“你说得很棒,如果能将画的内容加进去就会更棒!愿意再来尝试一下吗?[6]”这样的引导式激励方式对于鼓励幼儿创新是非常有帮助的,如此一来幼儿也会更加敢想敢说,更愿意深入探究语言魅力,学到更多知识。
三、总结
在引领幼儿感受语言艺术魅力过程中,教师要善用、巧用语言探究式学习活动,在早期就培养幼儿良好的探究学习兴趣与习惯,教会他们正确的语言学习与表达方法,尊重并积极推动幼儿的语言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相当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李舟舟. 幼儿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J]. 山海经:打拼, 2019, 000(001):P.31-31.
[2] 蔡益阳. 幼儿园探究式科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1):240.
[3] 白梅. 利用语言活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策略探究[J]. 成才之路, 2020, 000(003):24-25.
[4] 陶迎. 探究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教学策略[J]. 人文之友, 2020, 000(004):294.
[5] 仲春香. 幼儿园语言游戏有效指导策略探究[J]. 启迪与智慧(下半月.儿童版), 2020, 000(005):P.38-38.
[6] 杜海宁. 探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语言活动的整合策略[J]. 家长, 2020,323(01):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