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路径
范开妍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范开妍,. 探究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路径[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1374.
摘要: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教师需勇于自我革新,坚定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致力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识字知识,为他们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这一转变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信且独立地完成识字任务,进而全面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创新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1374
基金资助:

现代教育着重于提升识字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不仅关注识字数量,更要注重高效深刻的掌握方法。为此,教师需创新教学手段,摒弃枯燥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知识记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分层教学或游戏设计,旨在营造轻松愉悦环境,促进学生有效掌握汉字,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多感官、多维度体验,学生不仅提升识字效率,还能全面锻炼认知与思维能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

(一)学生识字兴趣低下

小学识字教学面临学生兴趣缺失的挑战。课堂上,学生往往被动接受,缺乏主动发声练习,对识字任务缺乏热情。传统教学环境过于拘谨,易使学生产生反感,逐渐削弱其识字积极性。机械式教学法与重复书写练习,未能加深文字理解,反而可能加剧厌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识字热情大减,甚至对语文学科产生抵触,影响学习效果。

(二)教学形式较为枯燥

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推进,但“填鸭式”教学仍普遍存在,与现代语文教育趋势相悖。此模式下,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急于让学生大量识字,却忽略记忆方法的培养,限制了语文教育的长远发展,影响教学质量提升。语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师需采用更多创新和灵活的教学方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推动语文教育迈向新台阶。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路径

(一)设计游戏活动,增强学生的识字动机

小学生心理与认知尚处初级发展阶段,单一或严肃的教学模式易削弱其学习热情,长时间识字训练易致疲倦,丧失兴趣。而游戏凭借高互动性和趣味性,将识字与愉悦体验融合,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游戏中,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协同作用,让学生在多维度体验中深化对汉字的理解,将字形、字音、字义紧密结合,避免单一记忆。此外,游戏任务的目标性使学生在完成后获得成就感,这种正面反馈能持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和积极性,助力后续学习。

以二年级上册《拍手歌》为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款围绕其节奏展开的互动游戏,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识字技能。预先准备的字卡上,仅展示与《拍手歌》场景相关的单字,如“鸡”“雁”“虎”“鹰”等。学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他们随《拍手歌》的节奏拍手唱歌。每当歌曲中出现字卡上的字时,持该字卡的学生需迅速站起并大声朗读。正确读出则全班继续拍手合唱,否则教师给予轻微惩罚(如小跳跃),并鼓励其重试。此游戏通过节奏的融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识字,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二)联想识字法,充分发挥想象

鉴于小学生社会阅历浅、大脑发育未成熟且抽象思维正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应持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阅读心理学书籍,深入了解低年级学生思维特性,并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其心理特征。新课改倡导教师打破传统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增强师生互动。针对低年级教材中的象形字难点,教师可运用联想识字法,助力学生记忆与理解汉字。

例如,在讲解“手”字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双手,随后通过电子屏幕呈现甲骨文的“手”字及其历史演变,使学生看到分叉结构时,能联想到自己的手指。同样,在教授“鸟”字时,教师可启迪学生想象鸟类的特征,并在黑板上简单勾勒出鸟的轮廓,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汉字与实物间的紧密联系。联想识字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字的记忆,还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使得教学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笔画教学法。学生易混淆形状相似的汉字,教师可深入讲解其内在含义以助区分。如“型”与“形”,虽形近但意义不同:“型”指器物模子,引申为事物类别;“形”则强调形状外貌。通过阐释字义,联想识字法能显著提升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并记忆这些易混淆的汉字。

(三)分层引导,提升学生系统化识字的能力

识字是系统化过程,教师教学也应具备系统性。应先强调汉字基本结构,如左右、上下构造,再引导学生认识独体字与合体字,详解偏旁、部首作用,深化结构掌握。教学中,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确保识字教学动态灵活,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文字拆分法直观展示汉字结构,并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汉字构造规律。同时,注重反馈与复习,通过强化练习确保知识点被有效吸收。掌握结构后,运用词语构建和语境应用等方法,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促进从字形认知到字词运用的进阶。这种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既提升识字能力,又强化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层级化的识字方法来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利用图示法直观展示“春”“夏”“秋”“冬”等汉字的构造,引导学生观察季节特征与汉字结构的联系。随后,通过文字拆分法,让学生理解汉字的部首与笔画组合,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在掌握基础字形后,教师设计词语构建练习,如“春天”“夏日”等,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新学汉字。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故事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实现从字形认知到字词运用的全面提升。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创新,对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它巧妙地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运用极具吸引力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大幅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与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对此,我们应持续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为识字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雯佳.基于识字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J].新智慧,2023,(35).

[2]张玲.小组分层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J].小学生(上旬刊),2023,(12).

[3]宋婷.让语文课堂游戏化,使教学效果更理想——小学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分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23,(1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