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多种因素而引起双侧肾脏弥漫性免疫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压、血尿、水肿等,严重时会引发肾功能衰竭,该疾病迁延难愈,极易反复发作,随着病情的进程,会对肾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损伤患者的治疗信心,导致其遵医依从性差,因此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极为重要。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的慢性肾炎病例样本82例,对心理和生活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就诊我院的慢性肾炎病例样本82例,编号后随机分组,对照组、研究组,2组病例数一致各41例。对照组男女26:15,年龄23-52岁,均龄(38.26±2.27)岁,研究组男女27:14,年龄26-54岁,均龄(38.574±2.27)岁,采取统计学方法对比2组基线资料,组间差异小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内容:全面评估患者的各项情况,详细了解体质、实验室指标、病史等,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及病情变化,观察输液量、尿量等情况,进行基础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用药等。
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和生活干预:(1)心理干预:a患者因自身病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充足的关心及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疾病治疗信心,使其能够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b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消除负面情绪。针对存在心理问题征兆者,及时给予安慰及劝导,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顾虑。c耐心解答患者疑难问题,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促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d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心情舒适度,可以采取阅读书籍、听音乐、娱乐新闻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改善不良心理情绪。(2)生活干预:a指导患者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针对病情严重者应限制活动指导其休息,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每日蛋白质、盐分等摄入,同时合理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及锌[1]。b注意皮肤护理,定期清洁皮肤,协助患者翻身,对长期受压位置进行按摩、湿敷等,有效预防压疮及皮肤水肿。c出院后给予患者细节指导,讲解注意事项及良好饮食、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参与文娱活动,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 ( SDS) 评测,总分100分,50分为分界,分数越低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均数(x̄±s)录入计量资料,所得数据录入SPSS25.0软件中进行T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差异。
2.结果
SAS、SDS评分评价
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研究SAS、SDS评分更低,P<0.05,见表1 SAS、SDS评分对比(x̄±s)
3.讨论
慢性肾炎病情发展缓慢、极易反复发作,患者需长期进行治疗,同时该疾病容易损伤肾功能,患者及家属负担较大,导致产生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绪,因此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还应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相比对照组,研究SAS、SDS评分更低,P<0.05。由此可见,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及生活干预在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方面效果显著。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在强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及生活干预,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关心与支持,获取患者的信任感,从而提高患者配合度,增强治疗效果,其次生活干预通过饮食、皮肤护理等,减轻患者肝脏负担,改善临床症状,配合出院后的细致化指导,提升患者整体健康程度,改善生活质量[2]。
综上,针对慢性肾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及生活干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志云,王业梅,徐云云.针对性饮食指导结合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炎病人炎性因子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21):3402-3405.
[2]张婉童,靳敬伟,杨振如,芦静,曹雪薇,游道锋.饮食护理干预对肾脏病患者糖代谢异常影响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8,33(03):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