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循环改进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应激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曹艳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曹艳春,. 研究循环改进护理对膀胱癌患者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应激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 心理学研究,2021.5. DOI:10.12721/ccn.2021.157024.
摘要: 目的:观察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期间予以循环改进护理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将常规护理及循环改进护理应用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中,对以上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术后应激状态予以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应激指数NE(去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皮质醇)均较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P<0.05;与对照组患者情绪评分(SAS焦虑评分及SDS抑郁评分)相比,观察组患者分数明显较低,其差异检验P<0.05;比较组间生活质量评分(物质生活,躯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以及社会评分)的差异,数据更具有优势的为观察组,且P<0.05。结论:循环改进护理对改善膀胱癌患者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予以临床推广和实施。
关键词: 膀胱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应激状态;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1.157024
基金资助:

膀胱癌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极高,一旦未及时接受治疗,极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目前,临床治疗膀胱癌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作为首选术式,适用于单发、分化较好的非浸润性肿瘤[1]。为此,我院特选取68例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分析其生活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及术后应激指标来判断何种护理方法更具有应用效果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以随机择取的68例膀胱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本次研究采用分组形式,分组标准为随机数字表法,其中34例观察组患者中,有男24例、女10例,年龄35-85岁,年龄均值为(45.25±5.36)岁。对照组中患者共计34例,其中男30例、女4例,年龄34-89岁,年龄均值为(45.53±5.12)岁。以统计分析软件检验比对组间患者以上基础资料,所得结果为P>0.05,即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疾病确诊为膀胱癌,具有与相关诊断标准一致的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2];②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手术指征与患者临床症状相符;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且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同时患有其他恶性肿瘤;②患有严重心脏、肝、肾及免疫系统等其他类型疾病;③女性患者处于哺乳或妊娠期;④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或无自主意识行为的患者。

1.3方法

将循环改进护理方法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围术期:①首先,患者入院后,护士需要及时的、热情的与患者进行沟通,拉近护患距离,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信任,调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并展开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稳定患者负面情绪,使其治疗的信心得以建立,同时帮助患者将治疗依从性提高。②第二,患者在实施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后,易出现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和失眠等情况。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向患者解释病情,以便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饮食以易吸收、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为主。避免高脂肪饮食,多食新鲜果蔬,戒烟戒酒。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保持切口的清洁,及时更换敷料,确保引流管通畅和固定。③医务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对护理方案进行分阶段的评估[3],并予以调整和优化,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断的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同时将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要求其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1.4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接受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及不同护理干预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应激指标NE(去甲肾上腺素)、E(肾上腺素)及Cor(皮质醇)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价护理干预前后所有患者的心理状态,即抑郁及焦虑情况。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量表(GQOLI-74)[5]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评估

准确记录,归纳并整理观察指标中提及的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类型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于SPSS 21.0软件中进行数据录入及检验,t检验后若P<0.05,则证实两项数据之间不仅具有差异,并且差异显著,统计学参考价值存在。

2 结果

2.1 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术后应激指标

两组患者分组实施不同内容的护理干预后,组间各项应激指标经检验,均产生了显著性差异,P<0.05。

表 1   分析不同组别患者术后应激指标image.png2.2 组间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在护理之前的差异,P>0.05,无显著性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工作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及SDS评分存在显著降低,数据由表2可见,P<0.05。

表  2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image.png2.3 评估两组患者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以及社会功能四项内容,比较观察组及对照组以上分数,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差异的统计学意义具有参考价值,即P<0.05。

表  3   组间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image.png3 讨论

有报道指出[6],循环改进护理是在PDCA循环管理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循环改进,对护理方案进行不断评估和优化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效果,循环改进护理可以保证延伸护理服务的全面性,高效性,及时性以及完善性,并提高患者疾病预后,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广泛且意义重大。另外通过本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实施循环改进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皮质醇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优,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较比对照组明显更低,且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稳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信心和依从性,从根本上提升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循环改进护理模式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满足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进而更好的减轻术后应激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姜玉娟,杨喆,杨俊.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效果分析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40.

[2] 赵庆云. 循环改进护理对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应激状态、心理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6):670-673.

[3] 刘晓敏,狄桂萍. 循环护理对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膀胱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4):1699-1702.

[4] 杜坤俊,冯振华,杨红. PDCA循环管理对膀胱癌术后机体应激、心理状况及性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1):73-75.

[5] 刘敏,申琳. 亚专业护理小组对膀胱癌患者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干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8):2300-2303.

[6] 李倩. 循环改进护理模式在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9,33(3):253-25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