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道疾病中较常见症状之一,通常情况下咳嗽属于正常反射性保护动作,用以排出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无病理性原因无需治疗。而过敏性咳嗽属于变异性哮喘,是在患者接触一些过敏原后形成的咳嗽反应,在过敏体质影响下诱发疾病,其中儿童是高发人群之一。过敏性咳嗽患儿因机体发育尚不成熟,呼吸系统易受到过敏原应激刺激而咳嗽,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咳嗽迁延不愈。常规的治疗多选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但患儿年龄较小、易哭闹,疗效不理想。故开始择选新的高效治疗药,其中以新一代抗组胺药西替利嗪药效和安全性较为突出[1-2]。基于此,本研究针对西替利嗪的治疗表现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挑选78名过敏性咳嗽患儿参与2023.04—2023.12统计研究,利用数字抽签法分出两组,分别提供不同治疗方案,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情同意。
常规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19例;年龄1-12岁、均值(8.41±2.00)岁;病程20-40d、均值(33.00±4.05)d。实验组:男患儿21例、女患儿18例;年龄1-11岁、均值(8.37±2.05)岁;病程22-40d、均值(32.59±3.91)d。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患儿已确诊“过敏性咳嗽”,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相关标准;②研究资料已通过伦理委员会审批;③近期呼吸道感染病史明确。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对研究用药过敏者;③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其他原因导致慢性咳嗽者。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患儿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治疗,选用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润沛”,批准文号H20203124,规格5mg;或者Organon Pharma (UK) Limited“顺尔宁”,批准文号HJ20181208,规格4mg。口服用药,≤5岁的患儿选用后者,每天1次,每次4mg;5岁以上患儿选用前者,每天1次,每次5mg。每日均睡前服用,持续治疗5d。
实验组:在常规组用药基础上加用盐酸西替利嗪,选用UCB Farchim SA(瑞士)“仙特明”,批准文号HJ20171304,规格10mg。口服用药,≤5岁的患儿每次给药5mg,每天1次;5岁以上患儿每次给药10mg,每天1次,持续治疗5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1.4统计
本次调查数据纳入SPSS23.0软件中,分析计量、计数资料并以(x̄±s)、率(%)形式表示,通过T、X2检验,统计值(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下表1中,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
表1:治疗有效率比较表(n %)
2.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下表2中,实验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
表2: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表(x̄±s)
3.讨论
过敏性咳嗽作为非特异性的慢性气道炎症,多发于秋冬季节交替时期,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机体不适应便很容易患病,尤其小儿群体因机体免疫力较弱,在加上接触过敏原的诱病机制常会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针对此病的治疗之所以会选择盐酸西替利嗪,主要因此药为组胺类特异性受体拮抗剂,能够在拮抗白三烯、抑制炎性细胞活化释放等方面具有很优秀的抗炎功效,并且在用药安全方面明显比第一代抗组胺药更为出色[3]。以口服给药西替利嗪让患儿减少了静脉给药带来的穿刺疼痛,使其哭闹行为明显降低,并且避免了静脉给药致不良反应频率,还能有效发挥抗炎作用。孟鲁司特作为传统用药具有抑制气道高反应性、调节血管通透性等左右,与盐酸西替利嗪共同使用不易对患儿造成给药负担,而且改善其过敏反应的协同作用理想[4]。
结果可见,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以盐酸西替利嗪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凯乐. 西替利嗪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疗效观察[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 35 (05): 732-734.
[2]江秋连. 西替利嗪的药理作用与临床使用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 (31): 74-75.
[3]杜琳, 尚益峰. 西替利嗪联合孟鲁司特钠在过敏性咳嗽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 19 (06): 73-74.
[4]赵健, 贾正民. 过敏性咳嗽患儿应用盐酸西替利嗪联合氯雷他定的治疗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 31 (14): 2152-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