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有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分,恶性肿瘤一般被笼统的称为癌症,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是几乎不受身体控制的,在人类的疾病史上,恶性肿瘤一度被认为是不可以被治愈的。但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也在逐步提高。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方式是使用化疗。化疗所使用的药物能够破坏癌细胞,使癌细胞停止分裂和生长。但是目前的抗癌药普遍最大的不足就是副作用太强,不仅会杀死癌细胞,也会杀死身体正常的组织细胞,是许多患者的化疗过程苦不堪言[1]。
1概述
1.1化疗间歇期
化疗间歇期指的是患者在进行化疗以后到下一次化疗的时间,临床常见的化疗周期为21天,间歇期是21天减去化疗的天数。这个时间段在两次化疗之间起着缓冲作用,化疗造成的身体正常组织细胞具有可再生功能,身体在化疗后需要一定时间恢复、调整状态用以迎接下一个化疗周期。
1.2症状管理理论
症状管理理论原型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在经历过21是世纪初的两次更新后正式被命名为症状管理,简称SMT,为实施症状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
1.3症状管理
对患者化疗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进行预设,提前制定一些措施或者采取一些手段来阻止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或者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后果,有研究显示,患者化疗后的不良症状如若过于严重且的不到缓解,不仅会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会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提前终止治疗。
2化疗间歇期常见不良症状
骨髓抑制是化疗后常见的不良症状之一。人体血液要维持在正常的量,就必须及时补充血细胞,血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化疗的药物针对快速分裂的细胞,造血干细胞就容易被一并打击,从而发生骨髓抑制[2]。
消化道不良症状。许多抗癌药物会对患者消化道造成刺激,如顺铂、伊立替康等,容易引发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口腔溃疡或者是腹痛腹泻等。
肝、肾毒性:患者化疗以后,肝区或者肾区会出现不适,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或者血尿等症状,引发肝毒性的常见药物有紫杉醇、阿糖胞苷,引发肾毒性的药物有环磷酰胺等药物。
脱发:患者使用环磷酰胺、紫杉醇、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化疗后容易出现头发、睫毛或者眉毛脱落。
静脉炎:患者因为大量的穿刺或者医师操作技术、药物刺激等原因,输液处出现静脉肿胀,或者全身酸痛、皮下出现淤青。
心脏不良症状。使用了柔比星、表柔比星等蒽环类药物后容易造成心脏毒性,继而引发心力衰竭甚至是血液肿瘤等不良反应。
不良情绪干扰。肺癌相比其他癌症更具有治疗的难度和不确定性
3化疗间歇期的症状管理策略
3.1使用表格工具
使用表格对癌症症状进行评估是进行症状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表格主要分为普适性症状测评量表和专用测评表格。前者主要包括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简称MDASI、记忆评估量表,简称MSA、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后者专用的测评表格包括了专用于肺癌患者的症状评估量表(LCSS),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开发的特异板块:脑癌板块、胃癌板块等[3]。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基于其他类型的工具所构建的评估体系。如:以COSMIN为方向,构建的专用于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自我管理测评的表格,从多方面让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能够进行自我评测。再比如我国部分学者制作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测评问卷、肺癌患者术后症状评估量表等。以上问卷表格都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但能否普遍应用在恶性肿瘤患者的化疗间歇期评估中,还需要更权威的实验。
3.2症状干预
3.2.1症状预设
在患者化疗后,将化疗间歇期见可能会出现的不良症状、以及调节措施传达给患者,给予信息支持,提前让患者做好面对不良症状的心理预设。
3.2.2药物干预
针对不同恶性肿瘤患者使用不同药物后容易出现的症状,给予针对性的药物干预,如使用了伊立替康后容易引起体内乙酰胆碱异常堆积,导致患者出现腹泻、呕吐、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临床上使用阿托品可以有效减少胆碱能综合征的发生。
3.2.3非药物干预
有研究证实,使用中医穴位按摩可以缓解肺癌患者的疲劳、睡眠障碍等问题;使用情绪疗法、干预认知、运动指导可以对多种癌症化疗间歇期的不良反应起到缓和或抑制作用。
3.3将远程管理与居家休养相结合
化疗的一个周期通常是21天,但化疗一次的过程一般只需1—2天,间歇期出于节省医疗资源和患者的生活经济需求,患者会选择居家修养,在此期间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与医护人员联络,以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处理状况。
4恶性肿瘤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存在的不足
目前的症状管理覆盖面相比以往方式更加多元化,覆盖面积更广,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远程管理依赖于网络和电话,一旦通信出现问题,难以进行及时的救治;使用的表格多样化、范围广,精确度存在争议等。
小结
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的间歇期会出现多种不良症状,症状管理是化疗间歇期缓解患者痛苦的重要手段,使用表格工具、进行药物和非药物干预以及远程管理都是现今症状管理最有效的策略,目前这些方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综合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和进一步的实验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吴媛媛,李春燕,周静倩,等.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症状管理的研究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5):113-116.
[2] 胡俊,蓝冰.肺癌患者化疗期症状群管理的难点及对策[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10):71-74.DOI:10.19792/j.
[3] 傅伟伟,胡南南,张晓莉,等.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非计划入院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护理学报,2019,26(20):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