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文书是指护士在护理活动中记录的文字、符号、图案等资料,不仅能反映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关于医疗事故的界定和对病人权益的明确以及“举证责任倒置”政策的出台,这对医疗护理工作必定产生重大影响。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可使护理人员在举证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2]护理文书质量的好坏反映护理人员的理论、业务水平以及责任心,也能够体现医疗组织的整体管理及护理质量。[3]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2021年1月~6月,随机选择本院精神科2个病区抽取共25名为研究对象,一个病区为实验组,选取12名护士,另一个病区为对照组,选取13名。选取的护士①自愿参加本研究者。②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两组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性差异。(P>0.05)
表1 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线比较
2. 方法
2.1 对照组 根据病区培训计划,以常规方式施教,由责任护士以口头方式讲解护理文书的概念及意义、要求。
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思维导图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2.1了解现状,提出合理化培训建议。病区召开护理文书专题讨论会,总结护理文书缺陷共性问题,使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书写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提出改进的想法。最终会议讨论思维导图的可行性,经讨论病区护士全票通过。
2.2.2成立思维导图护理文书小组。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护理文书质控要求,结合本单位特点,同时针对现状抽查所存在的问题,在立足现状的基础上成立思维导图护理文书小组,成员由护士长、2位护理责任组长组成。
2.2.3进行思维导图理论知识培训及实践应用 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我院护理文书书写要求,由思维导图护理文书小组成专项小组负责护理书写的理论培训。内容包括文书定义及意义、书写原则,精神科的病历书写特点及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工具的应用指导,并根据思维导图中的 8大项内容(体温单、医嘱单、护理安全告知、出入院评估单、各类评估单、健康宣教、一般护理记录、危重护理记录)进行讲解、应用实例讨论说明。授课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每周1-2次,为期二个月的培训。
2.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护理文书理论考核:由护理部出试卷,分别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2周内考核。试卷类型包括选择题 30题,填空题10题,判断题10 题,案例分析题2题。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文书知识掌握越好。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x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实施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运用思维导图方式培训后,护士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文书质量督查评价得分高于培训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与各维度高于培训前,与对照组相比,批判性思维、领导能力、总分,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能力、专业发展、教育培训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护士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
注:培训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护士培训前后护理文书质量督查评价得分比较(分)
注:培训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1 P>0.05
4 讨论
4.1 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可提升护士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个月的培训,护士理论考核成绩及护士文书质量督查评价分数高于培训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2 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护理文书书写培训可提升护士核心能力。本研究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与各维度高于培训前,与对照组相比,批判性思维、领导能力、总分,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能力、专业发展、教育培训有统计学意义。
5小结
本研究对基于思维导图模式的护理文件书写培训模式,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护士文书质量以及核心能力。该模式对于护士护理文件的书写培训具有较好的效果。
6 参考文献
[1]张萍,夏黎瑶,桂筱玲.等级医院评审中护理文书的依法规范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03):227-228.
[2]梁少敏.“举证责任倒置”与产科护理管理新思维[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88-90.
[3]谭秋荣.护理文书质量缺陷的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