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袁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袁华,. 探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肿瘤研究,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摘要:
目的:阐明食道癌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方法:2023年2月-2024年4月开展研究,从医院胸外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48份,且以上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食道癌,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常规护理,评估可见生活质量、护理评价。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营养干预护理流程的熟悉度及饮食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显著提升了食道癌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对于促进患者生活恢复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饮食护理营养支持食道癌
DOI:10.12721/ccn.2024.157071
基金资助:

食道癌源自食道内细胞的异常增殖和恶性转化,通常早期隐匿性高,至晚期后才显露出患病特质[1]。研究认为食道癌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较高相关性,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等,存在治疗难度大、预后不佳等特点,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限制了治疗选择和效果,在我国一些贫困或偏远地区,受限于疾病认知,患者很难觉察早期症状,导致食道癌的发病率始终降低不明显[2]。随着医疗水平进步和食道癌研究持续深入,已研发出多项针对食道癌予以综合管理的治疗措施,但患者治疗中仍面对食欲下降、消化功能减弱、体重减轻等问题,延长了康复时间[3]。饮食护理通过科学配比,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全面均衡摄入,减轻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康复进程,而营养方案能够针对性地提供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等,经联合应用形式可充分发挥以上护理措施的优势,从而确保患者在得到充足营养基础上,加快康复并预防其他不良反应[4]。本文阐明食道癌的病理机制及护理方式,分析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计划通过审批,于本院执行。确定本次研究期限为2023年4月-2024年4月,以食道癌为筛选要求,纳入48份病例资料,参考随机标准均等分配以上资料,确保单组内样本量达到24例。研究组年龄统计区间:50-82(66.01±2.48)岁,组内男性患者病例总量达20(83.33%)例,女性患者病例总量达4(16.67%)例;对照组年龄统计区间:52-82(67.03±2.29)岁,组内男性患者病例总量达16(66.67%)例,女性患者病例总量达8(33.33%)例,以上基础资料证实两组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通过临床检查,确认患者存在食道癌;(2)患者熟悉各项研究操作,并积极配合研究开展。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癫痫等;(2)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通过营养筛查、评定、制定处方、营养支持、监测,选择时应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种类、消化吸收功能、喂养途径及耐受力等,实施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即饮食护理措施:(1)合理选择食物:饮食荤素搭配合理,多食新鲜蔬菜以补充维生素A、E、C和微量元素等。食物宜细软,少食多餐,避免生、冷、热、硬以及麻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选择浓缩的富含优质蛋白、脂类、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的流质饮食,减少对病变部位的刺激。(2)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减少对食管的刺激并提高消化吸收。尽量避免进食过快、过硬、过粗等不良饮食习惯。不要强行吞咽食物,以免加重疼痛并造成穿孔等病情恶化。(3)不同时期的食管癌采取不同饮食护理:早期食管癌者,每日饮食安排为3-4餐,主食可以选择烂饭、米粉、面条等易消化食物,辅食可以选择瘦肉、蛋、肝、虾等,制作宜软、易消化。中晚期食管癌者,每日饮食安排可增加至6-7餐,主食以粥类为宜,辅食的选择和制作同早期患者相似,但应以半流质或流质为宜。食管癌手术后康复期者,可以选择薏苡仁粥、大枣糯米粥等粥膳进行调理,同时增加进食新鲜瘦肉、酸奶、蛋类、豆制品和新鲜水果。营养支持措施:(1)口服营养支持:经口进食是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最佳途径,充分发挥消化系统功能,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原则。根据患者自身消化情况和食物营养素含量,制定合理的膳食。食道癌患者每日蛋白质需求量为2~2.5g/kg,一般按照50kg体重计算,每日需牛奶0.5kg、鸡蛋2个、豆腐94g、豆浆200mL、瘦肉或鱼类125g等。(2)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对于无法经口进食或口服营养支持不足的患者,可采用静脉营养支持,胃管、十二指肠营养管、空肠营养等管饲饮食,可制备消化直接吸收的的要素饮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机体热量需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蛋白粉等营养素,以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和免疫力,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3)营养素补充:根据不同疾病特征设计的特殊治疗用制剂,如糖尿病、肝病、肾病、肿瘤、创伤病人等专用制剂,以满足个性化营养支持的需要。

1.3 判定指标

(1)评估可见生活质量,评估标准参考于SF-36(健康调查简表),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躯体角色、活力、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情绪角色,评分范围:0-100分,以正相关形式判断分值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变化。

(2)评估可见护理评价,经医院拟定内容后以发放问卷形式获取信息,该项目评估指标分为食物分类、环境管理、健康教育、热量控制、饮食选择、预后指导,评分范围:0-100分,以正相关形式判断分值与护理质量之间的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为研究数据评估的计算标准,组内涉及到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与(x̄±s)表示,若结果为P<0.05,则组间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分析生活质量

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1 分析生活质量(x̄±s,分)

1.png 2.2 分析护理评价

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营养干预护理流程的熟悉度及饮食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表2 分析护理评价(x̄±s,分)

2.png3. 讨论

食道癌起源于食道内上皮组织,根据全球各地区患病概况统计可知,受生活方式调整、饮食习惯等方面影响,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且诊断时病情通常已进展至晚期,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5]。目前,已对现有病例予以分析,了解到吸烟、饮酒、饮食习惯、遗传因素等均为基础病因,以上因素均会对食道组织造成损伤并导致癌变,提示人们在生活中要持续保持健康饮食、生活习惯,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患病[6]。手术为主要措施,但基于食道位置特殊性,该措施难度大且康复周期长,因此常常辅助放疗及化疗抗肿瘤治疗。研究指出,如何在保证营养均衡的状态下进行饮食干预是现阶段讨论热点,认为在基础措施上予以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十分关键[7]

饮食护理对于食道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由于食道是食物通过的主要通道,食道癌患者常常面临吞咽困难、食欲不振等问题,影响他们的饮食摄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方案,可以提供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提高其生活质量[8];营养支持可以帮助食道癌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饮食摄入和营养吸收。通过营养支持,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补充方案,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减轻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耐受性[9]。结论可知,研究组经干预后生理、心理状态的预后恢复速度及各项生活功能在评测中的表现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营养干预护理流程的熟悉度及饮食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

综上所述,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提高了护理服务对于食道癌患者的针对性,同时科学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生活。

参考文献:

[1] 侯璇. 预见性饮食指导在食道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47.

[2] 朱彩云. 预见性饮食指导在食道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 饮食保健,2021(19):167.

[3] 郭红芸. 探究对进行放化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对其营养状况的影响[J]. 饮食保健,2021(11):227.

[4] 王莹莹. 探讨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饮食保健,2021(26):166.

[5] 武丽飞. 饮食护理及营养支持在食道癌护理中的应用[J]. 健|康必读,2021(19):176.

[6] 孔维赟,杨海霞. 预见性饮食指导在食道癌放疗护理中的应用[J]. 妇幼护理,2023,3(23):5746-5747,5750.

[7] 马春婷,赵忠菊. 对进行化疗的食道癌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其营养状况的作用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1,18(1):259.

[8] 曾倩. 饮食护理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J]. 家有孕宝,2021,3(1):199.

[9] 林泓燕,殷芳芳,侯彩霞. 饮食护理对食道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效果评价[J]. 康颐,2021(6):1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