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电气系统及各大工业企业中,电气自动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以此为依据,本文对配电气自动化应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对电气工程和电气电气自动化有关技术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正确地使用电气自动化的有关策略,以此可以有效地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控制。
1、关于配电设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1.1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气自动化改变了传统的手动机械设备,显著提高了配电设备的操作、使用、维护效率。同时,配电设备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也为社会整体配电项目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的同时,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也应用于医疗设备的运行和管理,推动医疗设备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不断前进。它的应用解放了大量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利用配电设备的电气自动化应用,可以让有关设备的运作效率得到明显提升,还可以将其应用到配电设备的日常运营和维修当中,并运用到电气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和数控技术,可以让相关工程的智能化建设得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系统的维修工作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电气系统的工作状况及操作过程也得到了及时的监测。该系统能在发现装置出现问题的时候,自动报警、切断工作电源,切断因电气故障而产生的连锁效应,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告知有关人员,对装置进行维修。
1.2应用范围
为了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范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2.1智能技术的应用。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已应用于配电系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网络系统中,可以积极利用智能技术来完成传统技术无法完成的工作。使用智能技术后,它可以首次准确识别故障并解释故障原因,提出适当的故障解决方案,减少电气工程正常运行的问题。
1.2.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配电系统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配电系统的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电网的技术水平,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中,分类系统的信息处理技术提供了更好的平台,网络技术的信息分析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数据解决问题,存在于分类系统中。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配送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工作流程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适应性。
1.2.3建模技术
随着配电系统应用的普及,配电系统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方向,自动化促进了建模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配电系统的发展,仿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配电系统开发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有效解决多个系统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问题。
1.2.4PLC技术的应用。
PLC技术不断改进和深化,PLC技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继电器控制技术,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它具有适用性高、资源消耗低、安全稳定等优点,在配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借助PLC控制系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存储和分析配电系统,使管理和控制更加有效,为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采用适当的技术来管理配电系统并处理相关程序,可以避免配电系统故障的问题,也可以使配电系统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PLC技术和配电系统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一致性[1]。
2、做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的意义与优势
2.1电气工程供配电自动化的意义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对电气工程配电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使用电气工程供电和配电自动化已经对生产、人民生活和相关能源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良好的电气工程供应和配送自动化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电气工程的需求也在增加。如何减少电气工程浪费和增加相关工作效率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首要任务,根据相关研究,控制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使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对电气工程配电系统的操作起到监督作用。目前,一旦供配电系统老化或故障,不仅会降低运行效率,还会大大增加电气设备的日常功耗,增加电气设备运行成本,并减少其他开发项目的电气资金。因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项目面临巨大挑战。另外,尽管中国有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但其大部分能源依赖于燃烧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储量有限[2]。同时,燃烧过程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威胁人类健康。
2.2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自动化应用的优势
为了分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优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2.1.1舒适的服务
现阶段,随着电气工程需求的增加,必须维护供配电系统,以确保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持传统的电气工程供应和分配系统需要大量设备,但结果并不理想。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护和管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数据。
2.1.2智能管理
通过电气自动化,配电系统可以以计算机技术的形式将系统中的每个设备相互连接。同时,使用电气自动化可以显著降低供配电系统的人工维护成本,并加强对供配电系统控制。例如,变压器可以并联或单独运行,网络的某些部分可以在同一环境中运行,相同的区域负载可以切到变电站A或变电站B[3]。有效控制电气工程的供电和配电系统。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策略
3.1提高电气工程能效的无功补偿
随着中国电气工程行业不断提高对电气自动化和供配电系统相关技术的推进,电气技术和节能措施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电气工程师正在推动供配电系统技术的创新,利用电气技术通过无功功率实现电气设备供配电系统的节能,在对供配电系统节能措施的调查和统计中发现,认为将电气无功补偿和供配电系统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可以显著提高电气工程的循环电流,大大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效率。由此可见,无功补偿与电气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效果。
3.2引入动态无功补偿线路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除了采用无功补偿提高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水平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动态无功补偿线路来提高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率。动态无功线路补偿线路主要是对供配电系统变压器无功损耗的局部补偿。常用的应用方法是使用一个变压器向多个开关设备供电,以提高一个开关变压器的效率[4]。通过对电气设备供配电系统动态无功补偿线路的统计分析,从实际效果可以看出,动态无功补偿线路对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作用更加明显,简化了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的管理。
3.3变压器的节能运行
除了无功补偿和动态无功补偿线路外,变压器的经济运行也是节能技术的核心,简而言之,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是通过控制变压器电流和调节电压来提高供配电系统的整体性能,采用变压器并联运行与电气设备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同时,电气工程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工作调整最大负荷,从而有效提高电气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变压器调整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节能变压器可以为设备提供一定的支撑,以稳定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3.4降低线路功率损耗,制定单位能耗标准
根据电气工程的实际需要,采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降低供配电系统的线路输出损耗,通过确定能耗比标准,设计出更高水平的经济、安全的输出线路,在线路设计中,必须避免高压和低压电池之间的电流损失,以减少线路运行期间的电流损失。此外,考虑到发电企业的特殊情况,必须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控制,以避免输出线路末端的冗余电路,从而浪费能源资源。此外,为了有效控制电气工程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有效控制能源,以确保电气工程的电力消耗。
3.5广泛推广节能照明,提高能效
在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应用过程中,采用较高的照明系统进行节能管理,可以提高整个电气工程的节能效率。由此可见,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照明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供电和配电系统的能源效率。随着现代电子科学的结合以及电气自动化和数字控制技术的有效使用,改善配电系统和室内照明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可以从根本上控制相应的节能。在配电箱内安装原有的节能控制元件照明系统,可以保证节能灯配电的正常运行,提高能效,降低能耗。
3.6提高节能控制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节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中的电能,相应的控制和检测系统设备必须具有高灵敏度。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满足这一要求,由于该技术的应用,如果工程配电系统中存在节能问题,工作人员可以首先研究问题的位置和原因,并基于现有的历史问题数据库快速研究解决方案,它还可以及时切断供电系统的电源,防止设备停机和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影响整个供电系统的运行,避免电力浪费。此外,医疗设备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快速传输报警信号,提醒员工在报警现场进行维护,快速发现系统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这不仅有助于员工在第一时间控制问题。同时,它简化了节能管理的流程和步骤,大大缩短了故障检测时间,快速恢复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正常状态,大大节省了投入的财力和人力资源,也有助于提高供配电的能效。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工程及电气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节能是现代社会电气工程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以电气自动化为基础,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的优势及应用原则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策略,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陶仁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供配电系统节能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2,12(36):189-192.
[2]卞锦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05):21-23.
[3]蔡永鑫.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03):225-227.
[4]刘冠荣.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探析[J].石化技术,2019,26(0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