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
余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余涛,. 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国儿科杂志,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8816.
摘要: 分析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比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关键词: 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不良事件
DOI:10.12721/ccn.2024.158816
基金资助: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引起。物质的缺乏会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影响肺部的通气功能。患儿在出生后不久(通常在4~12小时内)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呼吸衰竭[1]。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与胎龄密切相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同时体重越轻病死率也越高。这使其成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病理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会出现肺透明膜的形成,因此也被称为肺透明膜病[2-3]。主要通过药物及呼吸机进行治疗。预后依据病情而定,多数新生儿经过积极治疗后可存活。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简称HFNC)是通过未密封的鼻导管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高流量空氧混合气体持续输送给患者的氧疗方式。由空氧混合器、加湿器、简易的热循环装置组成。通过鼻导管实现给氧,无需密封的鼻塞导管直接将一定氧浓度的空氧混合高流量气体输送给患者[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4.51±2.66)d。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6:14,平均年龄为(4.21±3.54)d(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呼吸机治疗:(1)评估与准备:初步诊断确定患儿存在呼吸窘迫情况,且无先天性缺陷、不患有感染性或呼吸性肺炎等情况。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如年龄、体重、病史等,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确保呼吸机及相关设备(如氧气源、管道、鼻塞或气管插管等)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合适的鼻塞或气管插管型号。(2)操作过程: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佩戴鼻塞进行通气。对于病情较重的患儿,应进行有创机械通气,即进行气管插管。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无菌操作,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如呼吸频率、潮气量、吸气时间、呼气末正压(PEEP)等。初始参数设置后,需要持续监测患儿的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3)监测与调整: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根据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患儿得到最佳的呼吸支持。在呼吸机治疗的同时,可以采取其他辅助措施,如纠正酸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等,以改善患儿的病情。(4)撤机与过渡:当患儿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自主呼吸并维持良好的血氧饱和度时,可以考虑撤机。撤机时可以采用逐渐降低呼吸机参数的方式,如减少呼吸频率、降低潮气量等,使患儿逐渐适应自主呼吸。在撤机过程中,仍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确保撤机安全。撤机后,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继续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儿的康复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1)评估与准备:确定患儿需要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如年龄、体重、病史等。准备高流量氧疗设备,包括空氧混合器、加湿器、简易的热循环装置以及合适的鼻导管。(2)操作过程:选择适合患儿鼻孔大小的鼻导管,轻柔地插入鼻孔中,确保鼻导管放置正确,避免对患儿造成不适。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设定合适的氧流量、氧浓度和温度。通常,氧流量设置在8-80L/min之间,氧浓度根据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设置和调整,温度则控制在31-37℃之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氧疗设备的运行情况。(3)注意事项:在治疗前检查氧疗设备是否完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在氧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儿的氧饱和度,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氧中毒。定期检查鼻导管是否通畅,避免分泌物堵塞鼻导管影响治疗效果。(4)撤机与过渡:当患儿病情稳定,呼吸功能明显改善,能够自主呼吸并维持良好的血氧饱和度时,可以考虑撤机。撤机时可以采用逐渐降低氧流量和氧浓度的方式,使患儿逐渐适应自主呼吸。在过渡期间,仍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呼吸功能。

1.3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治疗有效率[n(%)]

截图1741916123.png2.1对比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不良事件发生率[n(%)]

截图1741916158.png2.3对比生活质量评分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生活质量评分(x̄±s,分)

截图1741916177.png3讨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又称为成熟不足肺症或透明膜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胎儿肺部未成熟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或功能异常所致。NRDS发生的原因是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这会导致肺泡表面张力增高,使得肺泡容易在呼气时塌陷,难以再张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早产儿,因为他们的肺部未能在足够时间内发育成熟。氧疗方式作为无创呼吸支持的形式,能迅速地改善氧合。与传统低流速氧疗相比,高流量氧疗提供了额外的加热湿化功能。流量、氧浓度及湿度稳定且在一定范围内可控。因其具有送气流速高、湿化效果好、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5-6]。适用于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拔除气管插管后的呼吸支持、心脏或胸部手术后高危和/或肥胖患者术后呼吸支持等多种临床呼吸支持情况。高流量鼻塞可持续为患者提供可以调控并相对恒定的吸氧浓度、温度和湿度的高流量吸入气体。患者在吸氧期间不要随意更改氧气的浓度,以免出现氧中毒的现象。在进行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之前,需要检查氧气装置是否有漏气的现象,也要做好防火工作,远离明火,以免出现爆炸情况。氧疗期间患者家属要记录吸氧的时间和浓度,方便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的状况,也要多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是通过鼻导管为患者提供高流量、高浓度、高湿度的氧气的治疗方式,具有多种优点和临床应用场景[7]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为:HFNC能够提供较高浓度的氧气,并通过湿化作用减少氧气输送时的温湿度损失,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水平。HFNC通过提供足够的气道流量,减少呼吸道阻力,降低肺泡内压力,有利于避免肺塌陷,改善通气。这种作用有助于改善NRDS患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的肺部通气不良问题。高流量气流可以提供气道持续正压,有助于保持肺泡稳定,防止塌陷,减少呼气末肺容积。这种持续正压的作用对于NRDS患儿来说尤为重要,能够有效改善其肺部通气状况。通过高流量气流的作用,能够清除鼻咽和呼吸道内的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滞留,促进呼吸道康复。这对于NRDS患儿来说,有助于改善其呼吸功能和预后[8-9]。HFNC作种非侵入性的呼吸支持技术,与机械通气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对于NRDS患儿来说,这种治疗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HFNC通过改善氧合、减少气道阻力、提供持续气道正压、减少二氧化碳滞留以及提高安全性和耐受性等方式,能够显著提高NRDS患儿的治疗有效率[10]。HFNC允许在空氧混合仪的调控下精确控制氧浓度,避免了过多氧的吸入可能导致的氧中毒、肺损害等不良事件。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进行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评分。

4参考文献

[1] 胡小珏,曹婧,熊月娥. 高流量经鼻导管氧疗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支持下不良事件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22):4133-4136.

[2] 李蓓,何莲.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管拔管后序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2):35-37.

[3] 曾丽婷.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辅助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保健文汇,2022,23(8):7-8.

[4] 李天颂,邓文力,王清. 两种不同通气方式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医药,2023,36(4):786-789.

[5] 戴春才. HHFNC与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1):6-7.

[6] 张静,王静,杨清,等.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联合咖啡因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J]. 山西医药杂志,2022,51(5):483-486.

[7] 叶文钦,吴长池,吴鸿斌. 气管插管滴入猪肺磷脂后联合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6):119-121.

[8] 霍欢晓.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3):176.

[9] 漆雯,周伟.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治疗效果观察[J]. 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8):3418-3420.

[10] 肖扬,秦运俭,洪斌,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间歇性俯卧位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成功的四例报告[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20(4):274-27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