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气自动化概述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推动了电气工程科学的进步。目前,电气自动化的应用已经广泛涵盖了各个领域,成为许多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具体而言,与电气工程相关的各个应用领域,如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从本质上看,电气自动化属于电气领域的新兴科学,是以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形成的新型电气工程工作模式。因其重要性,可以将其视为衡量电气工程建设水平的标准。借助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电气工程建设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改善。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的融合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其融合程度将直接影响电气自动化应用的质量。但根据实际情况发现,融合应用不佳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导致电气自动化和电气工程的综合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要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强化融合是非常必要和关键的条件。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的问题
(1)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当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问题较为突出,这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成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身就是较为复杂综合的,为保障各个关键设备都能够发挥应有作用,就必须全面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增强质量管理水平。在现阶段,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多发,这不仅难以优化它的应用成效,也容易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还会造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使用寿命下降等严重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人们缺乏科学且精细化的质量意识,缺乏高效化的安全管理体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这就使得很多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受此影响,很多质量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头上,也没有形成科学的权责意识。(2)能源消耗现象较为严重。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运用中,能源消耗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在实践过程中,一旦出现能源消耗问题,极有可能会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整体运行水平,也难以推动电气工程项目的深入有序开展,甚至还有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消耗与浪费问题。当前,因人们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人们在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并没有关注能源利用问题。再加上,很多人员缺乏科学的节约能源意识与认识,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能源资源整体利用。(3)技术水平与安全系数不高。在实践过程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安全系数也相对不足等,这自然会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科学运用。如在具体运用中,人们并没有运用好科学的技术手段,也没有运用规范化的技术标准等,这自然会影响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运行水平。还有就是,在实践运用中,因会产生比较多的信息数据,人们缺乏对这些信息数据的充分重视以及科学认识,或者人们没有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精细研判以及全面分析等,也容易出现信息数据混乱等问题,甚至容易滋生一定的安全问题。
3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1科学性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第一,聘请电气行业专家,对我国以及国外之间的电气工程质量控制方案进行比对,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优劣点,结合我国电气工程的发展规划,制订符合我国电气行业发展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到专项、专管与专用,严格约束电气工程的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第二,制订质量监管体系后期,应当进行多方会审处理,邀请专业评估机构,对质量控制体系及相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测定,如果存在问题时,应立即进行整改,保证质量控制体系在后期应用过程中,起到相应的质量控制功能。第三,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应深入落实到电气工程基层中,摆脱以往表面化、形式化的质量控制机制,真正从制度、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全面落实企业质量控制机制,保证电气工程后期建设过程中,实现规范化施工,降低工程建设问题的产生概率。第四,质量控制体系逐步完善监管内容。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应具备专业属性,在内容、设备、材料等方面,应充分按照国家设定的基准,进行安全性以及科学性的匹配。
3.2改善电气自动化节能问题
虽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但是,能耗问题依旧比较严重,尤其是在建筑领域进行电气工程施工,电力资源很难进行节约,而且电量的成本比较高,增加了建筑施工的成本。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相关的技术人员就需要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研究,采用科学的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在施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有效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益。
3.3做好外部设备的防护工作
在电气工程运作过程中,设备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由于这些外部设备很容易会受到环境等各因素的影响,使得设备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电气企业的正常运行。例如,温度过低、湿度过高等情况,就会导致设备的零部件出现腐朽的问题,导致这些零部件不能再正常使用,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进行零部件的更换,可能会影响设备的运行,或者是导致故障以及问题的出现,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就要做好外部设备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在设备出现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进行隐患的去除,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4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应该积极组织人员加大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全面了解现阶段国家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业做出的安全规定,在结合企业实际的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性的安全管理办法。其次,在制定好安全管理机制之后,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审,并积极修改专家提出的不合理之处,最大限度保证管理机制的可行性。最后,应该形成企业章程,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进行严格落实,减少形式化问题的发生。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落实安全管理机制,那么这一机制的制定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在安全管理机制的制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相关要求的全面化和具体化。例如,在发电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展开,同时还应该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环保理念,主动创新生产形式,最大限度减少火力发电形式的应用。在电力的输送过程中,还应该结合电压、输送环境以及距离等因素合理制定安全管理机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并积极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在强化设备管理、构建智能化系统以及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保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玉洁.浅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科技资讯,2021,19(04):40-42.
[2]刘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2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