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应用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效果及价值研究
刘芳 姜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芳 姜阳,.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应用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效果及价值研究[J]. 肿瘤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80.
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消化道肿瘤在化疗间歇期开展肠内营养延续护理所呈现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来自2022年8月-2023年8月接收的消化道肿瘤患者,经过随机抽签分组,最终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各20例,对比两组营养指标。结果:观察组的ALB、TRF、TP、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过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干预,能够在较大限度上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营养状态。
关键词: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消化道肿瘤;化疗间歇期
DOI:10.12721/ccn.2024.157080
基金资助:

消化道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肠癌等,多数需要经过化疗,以辅助清除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在化疗过程中会存在间歇期,在此期间患者可以加强营养,以便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化疗副作用[1]。有学者提出,以延续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能够改善其胃肠道功能,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2]。故本文就肠内营养延续护理的实施情况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消化道肿瘤患者,研究例数:40例,分组方法:随机抽签。对照组(n=20)男14例、女6例;年龄50-65岁,平均(57.84±4.13)岁;病程1-6个月,平均(3.38±0.12)个月。观察组(n=20)男13例、女7例;年龄51-65岁,平均(57.96±4.26)岁;病程1-7个月,平均(3.45±0.11)个月。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检查明确为消化道肿瘤;②具备化疗指征;③个人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肾脏疾病;②对化疗药物过敏;③伴随血液系统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解答患者的疑问,创建健康档案,告知患者合理作息,叮嘱患者定期复查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将患者的出院当天营养状况、疾病史、用药过敏情况等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向患者发放健康联系卡,在卡片上记录医护人员的信息;告知患者院外按照30~40/kg·d-1的剂量服用营养乳剂(华瑞制药;H20040188;500ml),间歇期连续用2-3d,叮嘱家属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指导与监督,每天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提醒患者按时用药,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后的营养指标,包括ALB(白蛋白)、TRF(转铁蛋白)、TP(总蛋白)、Hb(血红蛋白)。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水平均偏高,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x̄±s,g/L)

1.png3.讨论

消化道肿瘤的发生与遗传、饮食、长期吸烟饮酒、幽门杆菌感染等有关,对患者的机体造成较大的影响,可出现腹部隐痛、血便、乏力、呕血等症状,多数需要实施化疗。而化疗对患者自身也有一定影响,为了减轻化疗损伤,让患者的身体得到修复,需经历间歇期[3]。在间歇期间,是患者营养状态恢复的好时机,因此,可加强对患者的肠内营养干预,让患者在院外按照要求使用营养剂[4]。如以上结果所示,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在肠内营养干预期间,能够让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得到提升,预防出现肠内菌群失衡的情况,同时还能够提高机体对脏器代谢的调控能力,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肠内营养护理的实施为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创造更好的条件,能够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等情况,促进化疗药物的吸收、代谢,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5]

综上所述,发生消化道肿瘤接受化疗时,在间歇期配合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对其营养状态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周丽娇,郭莎莉. 肠内营养延续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2, 26 (32): 117-119.

[2]丁洋. 对接受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在化疗间隙期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的效果探讨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 (23): 257-258.

[3]王佳. 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放化疗结合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J]. 心理月刊, 2019, 14 (21): 175.

[4]侯双雁,黄世庆,龙华,等. 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现状及营养支持治疗的调查 [J]. 右江医学, 2019, 47 (07): 535-538.

[5]王玉涛. 肠内营养治疗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应用探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24): 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