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口腔颌面部最为严重的一种肿瘤就是口腔鳞癌。患者如果在确诊时处于晚期,则死亡率较高,治疗难度是非常大的。对患者进行手术,能够将患者病灶进行切除[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鳞状细胞癌有着浸润性较大的特点。因此,彻底治疗痊愈的难度是十分大的[2]。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确诊时,就已经出现了口腔溃烂、口腔肿块以及淋巴结肿大的情况。所以,对患者开展单纯性的手术,并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患者在手术之后依旧存在着较高的复发率[3]。在本文研究中,选取在本院接受口腔鳞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探究对口腔鳞癌患者采取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口腔鳞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分别为50例。
在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学历均为小学及以上,年龄在30—80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57.45±1.34);在对照组中,男30例,女30例,学历均为小学及以上,年龄在31—79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57.12±1.6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可以进行接下来的对比。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在本院被确诊为口腔鳞癌;②患者的意识清晰,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排除标准:患有其他严重肿瘤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手术治疗,医护人员为患者静脉滴注0.9% NaCl 溶液加平阳霉素,每天滴注一次。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做进一步检查,指标正常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观察组:在化疗过程中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T1、T2、T3 期患者的剂量 分别为 100 mg、200 mg、300 mg。在患者手术之前,将药物置入到肿瘤以及肿瘤周围的组织中,之后对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做进一步检查,指标正常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
(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包括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脱发。
(3)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包括0—6个月、7—12个月、13—18个月、19—24个月。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文研究中,计量资料使用的是卡方检验。使用SPSS19.00软件进行了本次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统计学分析。经过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则为56.00%。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脱发等方面差异并不显著。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2.3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00%;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n%)
3讨论
在临床上,对口腔鳞癌患者进行治疗最常规的一种方法是手术治疗。患者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将原发病灶与其淋巴结一同移除[4]。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手术刺激下,血液内的肿瘤血细胞会出现转移的情况,手术的效果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5]。患者在手术之后,原发肿瘤的抑制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等都会消失,在这一阶段就会有可能导致癌细胞的增殖,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对患者采取间质化疗,能够消除微转移灶,可以最大程度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延长患者的生命[6]。
综上所述,对口腔鳞癌患者采取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复发率降低了,值得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