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针对RC高龄患者首推手术治疗,由于RC高龄患者较为特殊,不管是身体机能,还是免疫能力均进行性降低,这也导致该类患者需要承受较多的手术风险[1]。围术期护理干预的质量直接影响RC高龄患者的手术和预后效果,因此引入新型护理模式如RRN等提高围术期护理服务的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2]。本研究分析了围术期将RRN用于RC高龄患者的效果,阐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RC高龄患者中随机抽取150例,双盲法分组,A组(75例)年龄70-90岁,均值(78.23±2.45)岁,体重45.84-87.53kg、均值(65.24±6.58)kg,男/女(32/43);B组(75例)年龄72-89岁、均值(78.81±2.53)岁,体重45.72-87.75kg、均值(65.59±6.52)kg,男/女(38/37)。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1.2.1 A组
A组采用术前通过口头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流程以及禁饮食时间、引导患者完成常规检查、术中做好保温等措施、术后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肛门排气后(术后3-5d)可食用流质食物等常规护理。
1.2.2 B组
B组:RRN。(1)采用一对一方式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RRN方案、手术流程、注意事项等,予以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避免患者在术前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为手术顺利实施奠定基础。(2)叮嘱患者术前1d食用少渣食物,术前6h、2h禁食、禁水,口服葡萄糖(术前10h、2h)。(3)术中做好全麻,限制输液的总体数量,做好体温护理,加温冲洗液。(4)术后为了降低感染率预见性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术后当天鼓励患者在床上简单活动如翻身、坐起等。术后1d患者病情稳定,拔出尿管,鼓励患者尽早下床简单活动。拔出胃管后,患者即可少食多餐进食流食,排气后可食用半流质食物,术后5d可正常饮食。
1.3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2 结果
2.1 对比临床指标
B组临床指标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临床指标[n(%),x̄±s]
3 讨论
目前临床治疗RC高龄患者的首选方案是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虽然该手术具有诸多优势如对机体损伤小、术中小量出血、术后轻微疼痛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但是由于高龄患者由于全身脏器功能均进行性退化,围术期需要面对更多的潜在风险因素,再加上反应能力降低,术后难以向护理人员主诉不适感,导致护理难度增加[3]。因此围术期予以RC高龄患者高质量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提高预后的关键。
本文结果:B组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组(P<0.05),证实围术期将RRN用于RC高龄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RN的理论基础是循证医学,并将多门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用于临床护理服务中,以达到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护理人员术前一对一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全面了解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叮嘱患者术前2h禁水、术前6h禁食,做好心理干预,避免患者对手术充满恐惧,为手术顺利实施奠定基础。RRN不建议术前做肠道准备,提高患者舒适感[4]。术中使用全麻,提高镇痛效果的基础上,有利于缩短术后进食、排气、下床活动时间。术中限制补液数量,降低低血压、术后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术后鼓励患者尽早进食,缩短胃肠道恢复正常功能时间和肠麻痹时间[5]。术后当天鼓励患者简单翻身、坐起,术后1d病情稳定后拔出尿管,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围术期将RRN用于RC高龄患者能缩短康复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迮露,李芸,彭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患者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24):88-90+108.
[2]张敏,张亚宁,刘圆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贵州医药,2021,45(8):1311-1312.
[3]史婷婷,徐鑫星,朱彬彬.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患者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122-123.
[4]吴宝华.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51):126-127.
[5]孙叶飞,张敬浩,周禹晗.快速康复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9,48(9):848-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