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又被称之为慢阻肺,是气道阻塞性疾病,也是一个病程长、病情反复且并发症多的呼吸道疾病,这种病症的发作对患者呼吸功能存在很大的影响,甚至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特别是在加重期,该病情的加速发展极容易造成患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因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研究十分必要,就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多,有遗传、环境等诸多的因素,这也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带来很大的困扰,文章结合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大内科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某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1年时间内收治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最大的患者78岁,最小的患者24岁,以中老年人居多,平均年龄52.6岁。所有患者均是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而入院接受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些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气短加重、咳嗽、咳痰且痰液呈现出粘液脓性,痰量比平常明显增多,甚至有一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发热的现象。
2、方法
对32例患者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的检查,通过检查患者肺功能明确患者的身体状况,然后根据患者身体条件采取了科学的治疗措施,如早期干预、平稳期治疗、急性加重期治疗等等。在具体诊断和治疗的时候,首先,使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后,1s用力呼气量与用力呼气量比值(FEV1/FVC)< 0.7者可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次,FEV1/FVC > 0.7、FEV1≥80%,患者存在危险倾向;再次FEV1/FVC≤0.7、FEV1≥80%,轻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四FEV1/FVC≤0.7、FEV1 在50%~80%,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后FEV1/FVC≤0.7、FEV1在30%~50%,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⑥FEV1<30%。
二、结果
根据医学统计方法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统计,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不同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的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选择了不同的大内科分离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由此也得出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程度和治疗情况如表1所示,32例患者中30例患者病情好转甚至是痊愈,2例患者无效乃至死亡。
表1 不同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统计表
三、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当前大内科临床中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其出现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不仅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死亡率正在逐年上升,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由此促使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视,并且强烈呼吁做好各项预防措施,进而维护身体健康。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引发原因
1.1吸烟
医学专家研究指出吸烟已经成为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病。烟草中含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造成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支气管粘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自由基产生增多、形成肺气肿。因而吸烟越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就越高。
1.2、环境污染
近些年来,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不仅造成环境收到严重的影响,而且使得空气中粉尘、化学物质的含量大大增多,比如延误、工业废气以及过敏性物质等,这些物质长期在空气中存留,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带来了必要的条件。
除了粉尘之外,目前大气中残留的各种化学物质也越来越复杂,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容易对人体呼吸道黏膜造成很大的损伤,引发细菌感染,进而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除了粉尘、化学物质外,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有害物质,对气道黏膜和造成严重的损伤,削弱了纤毛的清除功能,提高了粘液分泌量,很容易因细菌感染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大内科治疗方法
当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大内科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在其干预、稳定期治疗以及分类手术治疗。在具体临床治疗工作中,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可有针对的进行治疗,具体治疗要点如下。
2.1早期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发病因素分析得出,吸烟是造成病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早期治疗的时候必须要求患者戒烟。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得出,对喜欢抽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戒烟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恶化,并且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在早期治疗中还要强化呼吸道教育和防护措施,教育方法的应用对治疗效果更加明显,能够很大程度上缩短治疗时间。
2.2 稳定期治疗
在稳定期对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氧疗、呼吸康复等等。其中,药物治疗应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通过口服β受体激动剂或者M受体阻断剂、茶碱类口服药;或者将β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联合起来进行治疗,这样可以使FEV1增加。
2.3分类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在医学上是比较直接也通常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进行肺大泡切除、肺减容、肺移植。对于病情出现急性加重的患者,例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比之前更加严重的患者需要分级治疗。Ⅰ级门诊治疗,Ⅱ级住院治疗,Ⅲ级ICU抢救。
四、结论
总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存在病情复杂且容易引起众多并发症的特征,因此在治疗的时候必须要结合患者实际以及发病原因,有计划的设定科学的大内科临床治疗方案,然后根据患者康复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措施,保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茂华, 赵云, 杜虎城,等. 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研究[J].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 34(5):3.
[2]李雨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例大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年20卷29期, 63,65页, 2020.
[3]张晓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的临床观察研究[J]. 人人健康, 2019, No.505(20):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