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癌痛的治疗进展
张新伟 张静娴 周姿含 于忠和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新伟 张静娴 周姿含 于忠和,. 难治性癌痛的治疗进展[J]. 肿瘤研究,2024.8. DOI:10.12721/ccn.2024.157086.
摘要:
难治性癌痛主要是指肿瘤或者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而引起的中度、重度的疼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癌痛的发病机制复杂且诱因不明确,因此临床上常采取多种治疗方式联合治疗,因为单个的药物或者单一的治疗方式效果并不显著,大多数患者都选择药物联合微创介入治疗。本文阐述了目前难治性癌痛的治疗进展,可以为后续难治性癌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难治性癌痛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西药治疗
DOI:10.12721/ccn.2024.157086
基金资助:

恶性肿瘤常伴随着癌性疼痛,可发生于肿瘤发展的各阶段,根据临床数据表明,大约有69%的癌症患者会出现癌痛,在进行系统治疗后,会有80%-90%的癌症患者的癌痛得到缓解[1],但是依然有20%的癌症患者出现难治性癌痛。难治性癌痛会释放多种激素,导致患者出现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治疗计划,加速病情的恶化。

一、难治性癌痛的治疗

恶性肿瘤种类多、发病机制不明确、诱因复杂,所以使用单一的治疗方式治疗癌痛效果不佳。所以临床上会采取药物治疗、特定类型疼痛的治疗、介入治疗等[2]

1.1基础药物治疗。

1.1.1阿片类药物:将阿片类药物与阿片受体结合,可以发挥良好的镇痛作用,所以阿片类药物被广泛运用于癌痛治疗,目前常见的阿片类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3]

1.1.2麻醉类药物。临床上常采用的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主要是通过阻断电压门控钠通道,达到组织细胞膜去极化的效果。有学者研究发现,对于阿片类药物难耐受的难治性癌痛患者,注射利多卡因更有助于缓解疼痛,镇痛效果明显且疼痛缓解的时间也长[4]

1.2特定类型疼痛的治疗。

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对于出现神经性疼痛的难治性癌痛患者,仅仅使用阿片类药物难以缓解疼痛[5],因此经常在此基础上添加抗癫痫或抗抑郁药物去辅助镇痛。他喷他多药物不仅具有u-阿片受体刺激作用,还可以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作用,对于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需要大量使用阿片类药物或者胃肠道应激反应严重的患者,他喷他多是最佳的选择[6]

1.3介入治疗

放射性I粒子植入术。放射性I粒子植入是将放射性的粒子植入到肿瘤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方式,剂量分布根据患者体内的肿瘤形态和大小调整。将放射范围尽可能控制在病灶内,I粒子植入杀伤半径为1.7cm,剂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可以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损伤[7]。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I粒子植入术已经逐渐受到患者的信赖,加上3D打印模板,大大降低了穿刺难度,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1.4神经阻滞

通过CT或者B超,使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破坏传入神经通路或者交感神经结构,从而减少患者的疼痛,目前常运用于晚期胰腺癌患者。有学者进行对胰腺癌患者进行研究[8],发现给患者的肿瘤中央及其附近血管内皮细胞注入无水乙醇后的3个月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第一个月的治疗效果最佳,进行5个月的治疗后,可以减少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剂量,但是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变。因此使用神经松解术能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否缩短患者的生存周期仍需要大量专业的研究进行实践探索。

1.5中医药物治疗

阿片类药物虽然具有比较强的镇痛作用,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为明显,中药则具有不良反应小、无耐药、无成瘾性等优势。之前就有报道华蟾素胶囊联合奥施康定胶囊治疗癌痛有显著效果[8],两者联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奥施康定,同时还减少了患者对奥施康定的依赖性,减少了不良反应。而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阿片类药物治疗癌痛也有不错的效果[9],明显改善了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针灸、艾灸等中医疗法治疗癌痛的显著效果受到广泛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认可,但是仍需要进行深一步的研究,探索出更有效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造福广大癌痛患者。

二、结语

难治性癌痛依然是癌痛治疗领域难以攻破的难题,目前临床上治疗难治性癌痛的依然是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剂为主,但是这种单一的药物治疗方式效果不佳且患者不良反应严重,随着中医学的兴起,临床上也开始采用中药治疗难治性癌痛,为减轻患者的癌痛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近些年来微创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I粒子植入术、神经阻滞技术日益成熟,其针对性强、止痛效果好,为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目前关于难治性癌痛的研究数据不多,我们仍需探索出更多可以有效缓解难治性癌痛、控制肿瘤生长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式。

第一作者:张新伟,男,1979.9,汉族,籍贯湖北,副主任医师,硕士,肿瘤科,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通讯作者:于忠和,女,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肿瘤科,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医院。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