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朱乙檀 刘霁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朱乙檀 刘霁汉,. 社会资本研究综述[J]. 交叉科学研究,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摘要: 社会资本是指除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以外的另一类资本。20世纪8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皮尔·布迪厄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成为了此后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做了大量不同的阐释,但由于社会资本自身的复杂性,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并没有得到学界统一的结论。本文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理,对社会资本现有理论、发展趋势和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空白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关键词: 社会资本;发展趋势和现状;问题和空白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基金资助:

一、 国外定义

1. 社会网络论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资本随笔》一文中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认为社会资本是指除人力资本、物力资本以外的另一类资本[1]。这种资本数量的大小与人们掌握的关系网络多少有关,社会资本可以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的数量集合体。这样的资本与社会关系网络中个体所在的位置相关,社会能够认识到社会资本并且相信其在社会中的稳定性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每一位网络成员都可以使用社会网络资源,它们构成了社会资本,为网络成员提供便利。同时,个体在与其有密切联系的个体中所获得所有资源也是衡量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标准。社会资本对于个人来说,是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规模和数量,也就决定了个人利益的大小。

2.社会权威论

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认为个人拥有以社会结构为重要特征的资本,在形成社会关系中会将自己的资本让渡于他人[2]。这样的资本就是社会资本,因此可以说是人际关系构成了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构成了社会关系,同时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提供帮助。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物力资本都具有可再生性,因此社会资本可能被集中于少数的个体手中。拥有越多的社会资本,也就意味着控制社会关系的权利越大,更有利于达成个人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控制社会网络。权威关系论认为人与人之间对人力资本、物力资本的权威控制关系是社会资本的表现形式,权威来自于社会关系中长期的信任和资本交换。

3. 社会参与论

美国社会学者亚历山大波茨提出:社会资本的本质就是社会参与,基于社会参与从而达到互信、规范、合作的目标[3]。所有政治、经济、社会活动以及在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中形成的社会关系,都需要社会参与。波茨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个人在关系网络中获得短缺资源的能力,这种能力个人无法占有,而是在人与人互动中所共有的。这种资本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果,在社会参与中嵌入社会资本的理念,社会资本嵌入不是个体的行为,而是社会关系网络中资源的一种共享。个人通过嵌入的本质,也就是社会参与,形成社会群体,融入社会关系,从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共享资源。

4. 社会规范论

社会资本领域的著名研究学者罗伯特·D·普特南将社会资本的概念与政治学、经济学研究相结合,并指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4]”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合作行为提升社会效率。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中各群体之间达成的一种规则和价值观[5],这种规则和价值观是非正式的,个体之间由此产生信任,进行合作,并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除此之外社会规范也必不可少,通过人们共同相信和维护的社会规范,个体才会认为其他个体的行为会是可靠的,是值得信任的,才能产生社会信任。社会规范论实际上更强掉个体之间的信任和精神内涵,而不是作为资本这一属性。

二、国内定义

1.社会结构主义论

张启仔博士将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与研究成果相结合,认为结构主义是社会资本得以发展的基础。张其仔在批判西方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指出人的理性不但要考虑经济因素,还应该考虑人际关系、个人价值以及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利益。由于文化不同造成的价值观不同,西方更加考虑经济利益和个人导向的价值观,中国则更加强调集体利益,崇尚关系导向价值观,这是社会资本在中国更多发生作用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以成员之间的建立的社会关系为基础,将共同的社会、文化价值以及社会结构作为支撑,以提高整体的利益为目标。另一方面,社会资本会存在作用的边界,受到资产特性和产权制度,网络构建费用和网络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如果不是在内部建立信任的同时将其扩大至外部,社会资本在相当局限的范围内,也不好发挥正向作用。

3.社会资源说

社会资源说认为,个体通过自身在社会结构中获取所需资源的能力就是社会资本。在企业管理中,学者徐延辉认为社会资本是以管理者与各级员工的行为道德为基础,形成的获取企业需要的各种资源的能力。杨永福将社会资本单独进行讨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可以促成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并且这种社会资本是结构性资源,是以社会结构为基础形成的。周建国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以信任、规范等形式存在于整个社会当中,会对人们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向作用的同时也可能有反向作用,这取决于行为主体,并且可以改变其发生作用的方式和流向。企业可以使用社会资本,在商业中获得所需要的人才和信息,通过双方的信任程度提升工作效率,这是他们通过实际调查得出的结论。

三、发展趋势和现状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各有不同,衍生出了社会网络学说,权威关系说,社会参与说,价值观念说等诸多流派[5]。社会资本理论自正式提出后一直备受关注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正如帕特南所说:“当《使民主运转起来》出版时,人们几乎对社会资本这个词闻所未闻。那时候,每过两三年,也许会有一篇关于社会资本的论文发表出来。而现在,每两三个小时就会有一篇社会资本的论文发出来[6]。”由此可见,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学者对社会科学的研究逐渐深入,社会资本理论不断呈现着新的发展趋势[7]

1.从理论自身来讲

帕特南大大拓展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将研究对象拓展到多个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主要研究对象是八个实行代议民主的现代国家[8]。在理论层面,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对于他所区分的社会资本,即连接型社会资本和粘合性社会资本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定义的区分,帕特南表示连接型社会资本是开放的、普遍的、无区别的,而粘合性的社会资本则是封闭的、特殊的、排他的[9],这是社会资本概念的又一个重要阐述。而日本学者福山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最新研究主要是在概念层面,他将对社会资本研究的重心放到社会规范上来,特别强调了社会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对于社会资本定义来讲是又一次重要发展[10]

2.从和互联网关系层面来讲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人们的沟通媒介、通讯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研究证实,互联网能够提高使用者的沟通能力、社会参与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线上社会资本”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又一革新。“线上社会资本”是指由于沟通媒介的变化,个体通过互联网建立起来的社会链接,其构成包括纽带型社会资本和桥梁型社会资本[11]。区分“线上社会资本”和“线下社会资本”具有必要性,并且线上和线下两个社会资本互为补充,为这一研究领域增添了新的活力,拓宽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发展道路。对于两种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的影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互联网使用转化为社会资本、互联网使用削弱社会资本和互联网使用补充社会资本。至于后续有关互联网方面“线上社会资本”的研究进展,还有待考察,并且其研究动向和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沟通媒介的进一步改变具有较大的关系。

3.当前社会资本应用的主要领域

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和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不同,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研究社会资本存量对该地区经济的影响,而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主要对象是个人,它关注行动者所在的社会网络的结构性特征及网络间的互动对个体社会资源[12]获取能力的影响。由于社会资本概念由宏观向微观拓展,学者对于微观概念的理解逐渐加深,对于社会资本的应用逐渐延伸到了劳动就业与移民,教育与家庭,社会转型和发展,社会参与,科学进步等多个领域。未来随着社会资本概念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本相关理论应用的领域也会进一步拓展。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资本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理论自身的特殊性和研究的局限性,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定义不成熟

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至今,专家学者对它的定义可谓是十分丰富,虽然海尼凡,布迪厄,科尔曼,帕特南等人都提出了对于社会资本的定义,但是社会资本理论发展至今还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或者说被大多数专家学者广泛接受的定义。而我国本土的社会资本理论研究更是大多引进国外的概念和定义,在理论层面显得尤其不足,不能使该理论更好适应我国的具体国情。

2.数据难测量、易混淆

首先是测量工具缺乏准确性和系统性,指标数据也缺乏普适性,由于不同学者关注重点不同,对社会资本的定义不同,切入的维度和选择的指标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与此同时某些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的指标又缺乏普适性,这都加大了社会资本指标数据的测量难度和调查的最终效果。其次是社会资本成分与其影响结果的测量相混淆,在实际操作中大量研究只能通过替代指标测量社会资本,很多指标会在研究中重复出现,降低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最终造成研究范围的无限扩大。

3.中国在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层面还需要完善

虽然近些年来中国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应用一直在扩大,但是我们在理论层面还是极大程度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由于每个国家面临的发展状况不同,基本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学术研究也应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具有和其他国家不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根源,这对人际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对于未来的研究方向,首先,在信息化网络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不再单单限于有形的社会关系网络,拓展了社会资本的内涵,因此要加大对“线上社会资本”的研究;其次,要将本土化、中国化继续纳入我国社会资本领域的研究范畴,结合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发展程度,尤其是文化特色、社会结构特点进行发展,从而更好得应用于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最后是社会资本测量工具和数据处理的改进,对于社会资本指标数据的优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际调查两个层面找到更加准确且普适的道路,改变社会资本测量数据难测量、易混淆的现状,提升研究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段星吉,鲁逸楠,胡家旻.社会资本测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10):10-13.

[2] 崔元起,楼超华.关于社会资本及其测量的综述[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9,14(03):245248.DOI:10.16117/j.cnki.31-1974/r.201903016.

[3] 陈静,田甜.社会资本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2):22-25+35.

[4] 贺琛,鲁逸楠,付文婷.社会资本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7):19-21+67.

[5] 张远为.社会资本的含义、测度及作用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9(24):1-2+11.

[6] 美.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使民主运转起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7] [18]姚福喜,徐尚昆.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展[J].理论月刊,2008(05):143-148.

[8] 罗伯特·帕特南, 孙竞超. 社会资本研究50年[J]. 探索与争鸣, 2019(03):40-49.

[9] 美. 罗伯特·帕特南 Robert D. 独自打保龄[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10] 宋祖豪. 帕特南社会资本理论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 2021.

[11] 潘雨欣. Soul App用户行为与用户社会资本的关联性研究[D]. 湖北文理学院, 2022.

[12] 陈静,田甜.社会资本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02):22-25+35.

[13] 赵雪雁. 社会资本测量研究综述[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22(07):127-133.

[14] 吴军, 夏建中.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J]. 学术界, 2012(08):67-76.

[15] 张姝. 线上社会资本对社区在线集体行动的影响[D].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19.

[16] 美. 唐·科恩 Don Cohen. 社会资本[M]. 商务印书馆, 2006.

[17] 帕萨·达斯吉普特 Partha Dasgupta. 社会资本[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8] 美. 林南 Duke University. 社会资本[M]. 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005.

[19] 杨亮军, 王艳. 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前沿问题分析——基于CSSCI来源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38(06):84-89.

[20] 张洪武.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社区治理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 2022(12):56-63.

[21] 双艳珍. 重构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一个分析视角[J]. 理论学刊, 2023(01):153-16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