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环境下基于产出导向法对小学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甘烨 闵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甘烨 闵芳,. 信息环境下基于产出导向法对小学古诗词意境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文学研究,2022.5. DOI:10.12721/ccn.2022.157081.
摘要: 诗词是最美的语言,中国古诗词词的美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它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但古诗词距离人们的生活遥远,以其隐晦的意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以小学古诗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信息技术下小学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81
基金资助: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在教学过程不会对书本知识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忽略课外知识的讲授,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一定是缺乏趣味性的。因为没有新鲜的内容,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内容仅局限在课堂上,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缺乏丰富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且以自我教学为中心,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没有和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使本该活跃的小学语文课堂变得非常沉闷,学生完全参与不进去,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最终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发挥诗词跟读模块作用,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小学的古诗词教学中,认字、识字和写字是学习的重点,首先要做到字字读正确。若只注重背诵,为了背诵而背诵,很难实现古诗词教学的真正目的,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便失去意义。教学软件能正确发声,它设置了诗词跟读模块,利用音频,学生既可整首诗词跟读,也可分句跟读,读准字音。例如,教学唐代诗人王维的古诗《画》时,学生由于正处于学习拼音阶段,对诗中较多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生字,仍存在一定的认读困难。这时,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中的整首或分句诗词诵读,让学生跟读,做到字字读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初读环节,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诗句。小学古诗词学习以五言和七言绝句为主,平仄交替,抑扬顿挫,有相对稳定的节奏,诵读起来很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有顿挫之美。教师不必过多讲解韵律、声律、节奏方面的知识,通过教学软件中的诗词跟读示范功能,让学生在认真聆听、反复朗读中揣摩,悟出朗读方法,感受诗歌和谐的音韵美。如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等时,教师利用教学软件声文并茂的特点,播放诗歌吟诵视频示范,让学生一边看诗一边跟读,读准字音,感受古诗诵读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诵读效果。

(二)基于信息技术,描绘文章画面

古诗的独特魅力在于意境之美。所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诗中意境转化为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在声音、色彩中去感知,这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诗词,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用画面展示,诗歌十分注重画面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诗中形象和现实中的实物联系起来,将诗中描绘的画面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咏柳》这首古诗包含了丰富的形象,有柳树、风、剪刀等,但如果单凭教师的口头表述不能传达作者对柳树的情感,根据诗中意境笔者绘制了一幅画:画面中一对对燕子正在随风摇曳的柳树上歇息,图中燕子的惬意、春风的荡漾、柳树的高大相映成趣,为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学生很轻松地进入到了诗的意境中。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传达诗中情感,有利于学生带着情感去思考问题。

(三)基于信息技术,体会古诗语言

作诗讲究词、句、平仄,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主词,利用信息技术逐步推敲,体会诗人用词的妙处。例如《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这个“吹”字用得十分巧妙,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述学生无法理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就可以让这一问题轻松地得到解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问学生“吹”字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诗人此处用了“吹”而不是“来”。接着出示课件: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不见一株植物,而春风微微吹过,小草焕发了新的生机。课件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画面,让学生感受了生命的顽强与活力。学生此时兴趣正起,他们通过观察看到了微风拂过的大地,小草露出了脑袋,通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了文字表面的含义,而且深刻体会到了文字蕴含的色彩。

(四)综合运用软件功能,训练巩固,拓展积累

小学的古诗词学习,应聚焦“喜欢”和“诵读”。古诗词学习过程中,理解、拓展、巩固和积累很重要,必要的练习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增强古诗词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教学软件中的每首诗词都配有“诗人介绍”“诗词背景”“诗词跟读”“诗词背诵”“理解拓展”“巩固练习”六个模块。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模块,设置题目、题型、题量等小练习。当学生认真观看“诗人介绍”“诗词背景”的动画后,就能正确完成相关小练习,拓展知识积累。“诗词跟读”模块中,学生可多读多练,熟读成诵。“诗歌背诵”模块下,有看图选诗意、按顺序排列诗意图片、诗句排列和看图片、听音频、背诗句等小练习,富有趣味性。教师可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需要,运用教学软件的相关模块功能开展古诗词教学,即课前预习,课中运用,课后巩固与延伸。借助教学软件开展古诗词教学活动的一个优点是,可以统计学生的提交和答题情况,包括全班正确率、每人正确率、做题用时、订正等。教师一目了然,能清楚、明确地了解学生对诗歌的掌握情况。此外,教师还可对学生及时评价,激励学生学习,从而更好地优化教学。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课堂任务,而且是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指标。教学软件中,还有许多课外精选古诗词,学生亦可在课外学习。学生在积累和摸索中能找到课外古诗词学习的乐趣,更能找到课外古诗词学习的钥匙。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的那么难,重在教师能正确把握小学低年段古诗词教学的关键点,让现代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效融合,合理并充分利用其音频性、直观性、发展性和包容性,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感知诗词韵律,掌握古诗词的深层次内涵,将诗词和生活联系起来,架起一座通向诗词宝库的桥梁,让古老的诗词“活”起来。

参考文献:

[1] 罗笑. 谈信息技术资源对小学生品味古诗词"意象"的促进[J]. 教育现代化, 2017, 004(037):343-344.

[2] 夏裕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古诗词的教学效果分析[J]. 读写算, 2019, No.1138(27):26-2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